自行業進入深度調整周期后,川酒事實上經歷過一段低潮期。好在2016年以來,以五糧液為代表的川酒軍團開始呈現分化回暖態勢,經濟指標較前幾年有了一定改善。那么今后川酒板塊究竟會有怎樣新的發展趨勢呢?本文將從“年度大勢,起字領銜;主流酒企,戰略定完;全國拓展,再起東山;三核驅動,威力倍添”四個方面進行剖析。
一、年度大勢,起字領銜
自2012年行業進入深度調整周期后,川酒事實上經歷過一段低潮期。例如,五糧液不僅被茅臺拉開距離,后面的洋河還在步步緊逼;瀘州老窖的營收一直都在洋河之下;劍南春、郎酒身陷內部高層風波不能自拔;全興大曲一分為二,外資掌控;水井坊一蹶不振;沱牌舍得一直在改制路上歷經曲折等。
進入2016年以來,在白酒行業漸回暖,尤其是中高端白酒擴容的趨勢下,相較于前幾年行業深度調整期的低潮,川酒板塊呈現出新一輪復蘇態勢,各項經濟指標較之前都有了一定改善,增速大多轉為正增長,東山再起的勢頭明顯。
以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等為代表的川酒企業在2016年整體表現較好,從價格 、銷量到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都有所提升。據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五糧液營收245.44億元,同比增長13.32%。瀘州老窖預計營收規模達8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劍南春營收首次突破80億元,距離百億俱樂部已經不遠。水井坊在全國市場的銷售金額增長在30%左右,利潤增長超過110%。
二、主流酒企,戰略定完
在當前白酒行業強競爭的市場環境下,無論主動還是被動,酒企在戰略上都需要改革創新。就川酒板塊來說,在主流酒企的引領下,川酒主流酒企的戰略重構計劃已經基本制定完畢,勢必將帶領整個川酒板塊重新崛起。
一是,控量提價行動。例如,五糧液在2016年2次提價,瀘州老窖對核心單品提價,郎酒系統性調整終端價格等。這些都傳遞出強烈的發展訊號和反攻意圖,不僅是簡單的價格上漲,更是品牌定位和整個市場經營結構的重構。
二是,布局新興渠道。2016年白酒渠道變革加劇,電商與傳統渠道結合成大勢所趨,跨界整合的價值也進一步體現出來。例如,五糧液與京東強強聯合、與蘇寧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四川中煙跨界合作、與工商銀行聯合發布定制期酒、與長安俱樂部合作等。
三是,品牌傳播升級。例如,五糧液加大開展耀世之旅、高端活動贊助、消費者品鑒會等品牌滲透活動。另外還有郎酒簽約郎平代言、紅花郎啟動全國范圍內的高端醬酒盲品大賽等。
四是,產品重構、聚焦。例如,一方面,川省政府在成都啟動四川新生代酒品戰略,瀘州老窖宣布進軍健康酒領域,一口氣推出5款健康白酒,提前布局酒業大健康戰略。另一方面,五糧液強化了“1+5+N”的產品體系,淘汰30多個弱小產品。瀘州老窖聚焦國窖1573、窖齡酒、特曲、頭曲以及二曲這五個單品上,郎酒明確了集中資源和力量打造青花郎、紅花郎、郎牌特曲以及小郎酒四大單品的戰略。
五是,組織內部改革。例如,沱牌人事調整與內部改革,郎酒將五大事業部變成三大事業部,五糧液領導班子調整等。
六是,戰略目標回歸。例如,一向低調的劍南春亮出了百億藍圖,提出在“十三五”末銷售規模達到100億元,并培育3個10億元、4個5億元的戰略單品,提出了“回歸中國白酒行業第一集團軍”的戰略目標。
三、全國拓展,再起東山
在行業進入調整期后,受限制三公消費、禁酒令等政策性因素的影響,高端白酒市場遇冷,這對主打中高端產品的川酒板塊造成了巨大沖擊,也是川酒一度陷入低潮的重要誘因。
經過4年多的深度調整,一是,在新一輪的消費升級紅利下,中高端白酒市場回暖和擴容跡象明顯,川酒板塊主流酒企的業績也開始分化回暖。二是,川酒向來擁有品質保證和品牌影響力的雙重優勢,尤其是在中高端產品方面。因此當前的消費升級、中高端擴容、消費理念轉變等趨勢,事實上為川酒接下來新一輪的全國拓展與區域下沉提供了強大的助推力。三是,以洋河、古井等為代表的東部酒企的崛起對川酒造成了強烈的沖擊和挑戰,川酒發展的背后也暗藏危機。因此,川酒接下來必將轉守為攻,大舉東征。
在此背景下,從郎酒一樹三花成型,瀘州老窖“濃香國酒”、重回前三的戰略規劃,劍南春目標百億,五糧液人事調整,以及2017年春糖上川酒頻繁亮相新產品、招商會等動作來看,都預示著川酒板塊主流酒企內部的戰略調整已經基本完畢,接下來必將集中精力實施新一輪的全國拓展戰略。這也必然會對全國范圍內的區域性酒企帶來新一輪的擠壓和沖擊。同時,“全國名酒區域化”與“區域名酒全國化”的沖突也將進入正面戰場。
四、三核驅動,威力倍添
一直以來,川酒的核心優勢在于“品質+品牌”的雙核驅動。同徽酒的“渠道”驅動和蘇酒“渠道+品牌”驅動(蘇酒學習并超越了徽酒的“渠道”)相比,川酒在品質(濃香酒質和原酒)和品牌(名酒口碑和基因)上具有先天優勢,然而在對市場的反應、掌控、整合、抗壓等方面,川酒卻相對處于弱勢。
因此,伴隨行業的強擠壓競爭以及川酒新崛起的使命,如同蘇酒當年學習徽酒一樣,川酒應該學習徽酒和蘇酒的渠道運作經驗,從“品質+品牌”的雙核驅動升級到“品質+品牌+渠道”的三核驅動。事實上目前川酒中已經有部分企業開始嘗試“品質+品牌+渠道”的三核驅動。例如,水井坊在2016年的高增長主要原因就源自于市場模式的調整、核心市場的聚集以及市場運作的精細化。首先,在全國市場實行新的總代制,投入了兩三百人的營銷隊伍,深入一線開發市場,并重點聚焦10個核心市場。其次,通過精準廣告投放、舉辦品鑒會、直控3000多個核心門店等舉措,積極進行消費者互動。另外,狠抓營銷策略的落地和營銷隊伍執行力的強化。
綜合來說,川酒若能在品質和品牌優勢的基礎上,把渠道運作也做深、做透、做精,那么對于川酒來說,在“品質+品牌+渠道”的三核模式的驅動下,川酒勢力必將覆蓋全國,罕逢敵手。未來川酒究竟能否強勢崛起?我們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