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全國白酒批發價格作為連接生產與消費的紐帶,其走勢不僅對生產和終端環節產生影響,也反映到一系列相關指標上。通過與相關指標的對比研究,一方面可以更為科學地評估全國白酒批發價格指數的準確性,另一方面也能更加充分地體現全國白酒批發價格對預判行業走勢的重要作用。
第一,全國白酒批發價格的持續下行抑制了行業產量的增長。批發價格通過反映市場需求變化趨勢,影響企業市場預期,進而左右企業的生產計劃。近幾年隨著全國白酒批發價格的持續下行,全國白酒產量增速急劇放緩。可以說,全國白酒批發價格的持續下行對行業產能形成了巨大的抑制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有利于促進行業產能的整合與升級換代,也有利于實現行業的科學發展。
第二,全國白酒批發價格下行帶動終端零售價格下跌。2014年,在上游批發價格下行的帶動下,白酒市場的終端零售價格也出現了進一步下跌。同時由于終端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白酒零售環節的價格跌幅還要高于批發環節。以四川省相關數據為例,2014年,從同比看,四川省白酒零售價格累計下跌6.9%,跌幅高于批發價格2.37個百分點;從環比看,四川省白酒零售價格環比跌幅有8個月超過了1.0%,波動程度大于批發價格;從定基看,年末四川省白酒零售價格指數較年初下跌14.9個百分點,跌幅高于批發價格10.6個百分點。
第三,全國白酒批發價格水平的總體下降壓縮產業鏈的盈利空間,造成行業利潤大幅下降。從之前的描述可以看出,白酒價格下跌的沖擊已經貫穿整個產業鏈,從基酒生產到成品酒生產,再到終端零售環節均承擔著巨大的壓力。更為艱難的是,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各個環節在價格下跌的情況下還必須加大市場拓展力度,人力成本、市場營銷成本不減反增。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白酒制造業成本費用總額同比上漲8.79%。由此可見,2014年全國白酒批發價格的下降進一步壓縮了產業鏈的盈利空間,整個白酒行業的利潤、利稅及上市公司業績都出現大幅回落。
第四,全國白酒批發價格的走勢代表行業整體趨勢,與相關經濟指標變動相吻合。通過與白酒制造業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MI(采購經理人指數)等相關指標的對比評估,可以發現,全國白酒批發價格的走勢與相關指標變動基本吻合、相互印證,這體現出全國白酒批發價格指數對行業趨勢的代表性。以四川省相關數據為例,2014年四川采購經理調查結果顯示,四川白酒PMI均值為45.1%,整個行業總體運行于收縮區;2014年四川省白酒制造業PPI較上年繼續下跌,定基指數呈現前高后低走勢,這些都與四川省白酒批發價格各項指標的走勢相一致。
回顧2012年至2014年瀘州·中國白酒價格指數走勢可以發現,如果說2012年是白酒市場變化的起始,2013年是白酒行業認識到了市場的變化,那么2014年則是白酒行業真正接受市場變化的一年。綜合指數走勢和市場動態來看,2014年全國白酒價格已進一步回歸其合理區間,價格調整的底部有逐步探明的趨勢;名酒價格的下調對穩定行業整體價格具有重要意義,白酒行業價格體系的重塑仍在進行當中;地方酒和基酒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短期內價格仍存在下行空間。同時,由于對市場變化的應對不同,在白酒行業內部出現分化,部分品牌的白酒批發價格已經趨穩或反彈。面對這些新的變化和趨勢,中國白酒行業已經站在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上,中國白酒行業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