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規模性行業幾乎均呈現出“頭部競爭”經濟效應,強者恒強現象愈加凸顯。2017年,在互聯網行業,騰訊、阿里巴巴業績取得50%以上的增長,市值實現翻倍。在汽車行業,奔馳的銷量超越寶馬和奧迪,且增速大幅高于大幅高于對手。在白酒行業,“頭部競爭”時代加速到來:茅臺2017年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增速全行業都是第一,達到50%以上,市值破萬億,成為全球酒王。
2018年,中國酒類市場已完成“頭部競爭時代”的格局
從2017年主要上市酒企報表披露以及非上市酒企市場表現來看,中國白酒呈現出梯次增長特征:名酒龍頭陣營增長速度明顯快于省酒龍頭陣營,省酒龍頭陣營長速度快于區域龍頭陣營;非區域龍頭舉步維艱。之所以出現以上現象,是頭部企業增長和競爭的結果。
中國白酒“頭部競爭時代”來臨,白酒行業聚集效應將會不斷凸顯,從市場表現推演,將會出現三大集中現象:
一是高端向名酒化集中:無論是全國性品牌還是省酒,要想在高端上有所突破,只有一條戰略:名酒化工程塑品牌,除此之外,所有的渠道工作都是徒勞。
二是次高端向省酒化集中:2018年名酒、省酒均會在次高端市場集中火力,但是,2018年次高端將成為省酒“成人禮”,在次高端市場上,2018年省酒將會在所轄省區市場實現在次高端市場定價權、對話權和控制權的三大王權的初步構建,重構“品類王+區域王”的省酒老大雙王模式,2018年次高端市場,省酒勢力的規;瘜浅C黠@
三是區域龍頭從生存線向發展線集中:從全國白酒陣營競爭格局研判,名酒、省酒次高端陣營排序格局基本已定,2018年趨勢清晰,不會出現大的變化。而長期蟄伏百元大眾線的區域龍頭必須在次高端線進行突破,這是區域龍頭的規;t利性市場,應該引起區域龍頭的高度重視,爭奪本地市場的控制權,否則,沒有發展線的區域龍頭將沒有未來。
戰略能力是參與頭部競爭的首要能力。正一堂研究發現,2016年以來從深度調整期能夠率先崛起的企業,均是2012年酒業進入調整期,能夠對未來做出戰略預判、能在當下做出決斷、承接未來趨勢的白酒企業,讀懂未來趨勢成為企業家必修的戰略能力。
茅臺三年前率先對醬酒熱做出預判和決斷,所以出現了茅臺大眾醬香酒全國熱潮,瀘州老窖三年前戰略性預判中國名酒會集中并回暖,所以戰略性的堅定主做國窖,成了新一輪高端白酒的最大受益者;郎酒預判茅臺一定會漲價、醬酒氛圍一定會熱起來,兩年前堅定瘦身,主做青花郎,從2018年來看,郎酒的戰略是對的,江小白對品質光瓶、老白干對省酒新大眾線、仰韶彩陶坊對省酒新品類的布局都是對未來做出的戰略性研判。
企業家最大的能力是戰略能力,企業家最大的挑戰是站在未來規劃現在。
頭部競爭的戰略核心是占領需求山頭,建立戰略位置
1、推動頭部產品線稀缺性品質戰略,提高高品質酒競爭力
如何才能讓品質占位頭部?在經濟學中,有個樸素的價值規律:產品價值和供求關系相關!明確的頭部品質打造,是頭部酒企占位的首要戰略。頭部企業必須率先在頭部價位段,即決定企業未來次高端產品線和高端產品線,必須打造自身品質的稀缺性戰略。
頭部品質稀缺性打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產量的稀缺性,技藝的稀缺性,釀造的稀缺性。1)產量的稀缺性,形成“饑餓營銷”,讓消費者感受到品質的價值感。例如酒鬼內參、衡水老白干1915、花冠甲天下、彩陶坊天時、迎駕貢生態洞藏30、石花霸王醉等都是高品質少量生產,賣一瓶少一瓶”,產量稀缺性為品牌賦能。2)技藝稀缺性,在小批量生存之中運用了獨特的工藝,例如手工,壓窖工藝的運用,讓消費者感到產品是通過更復雜的工藝釀造,以此形成高端品質的認同。3)釀造的稀缺性,更久年份,更久窖齡,更稀缺的調味原酒,更稀缺的釀造因素造就更高品質價值。對于區域龍頭酒稀缺性塑造要特別強調的是要“務實不務虛”。當今高端消費者對于泛化的品質概念已經很難引起共鳴,只有具體的明確的品質支撐,才能獲得高端消費者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