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7年度,中國酒業呈現出回暖態勢,一方面諸多企業仍在繼續調整,以求適應新時期市場在渠道、消費需求等方面的變化。
另一方面,以名優白酒為代表的高端品類,一路高漲,呈現出價值回歸不可阻遏的趨勢。
一個顯著事實是,白酒第一股茅臺在這一年市值破萬億,體現了白酒行業的巨大發展力。白酒在加速回暖,一路高歌。葡萄酒、啤酒也各有調整,而與之對應的則是,中國GDP增速實現7年以來首次提速,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為酒業升級調整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GDP增速,為酒業發展提供動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827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這是7年來增速首次提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2017年度,中國經濟在多個層面獲得明顯增長。與酒業關系而言,糧食增產、工業增長、商務活動景氣、供給側結構改革都會促進酒類的生產與消費,而消費升級、貿易結構優化、居民收入增長加快、人口增長、城鎮化率提高勢必提升酒業消費指數。
其中,2017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14290億元,增長10.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1972億元,增長11.8%。
業界認為,諸多大眾化酒品深入基層、渠道下沉,與鄉村消費的穩定增長的態勢密不可分。
人均收入的增長,同樣為酒業消費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2017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比上年加快1.0個百分點。
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
高端白酒“漲”字當先
社會經濟蓬勃增長的同時,帶動了酒業的全面回暖。而高端白酒則是首先受益的群體,2017~2018年,中國高端白酒一路高漲。
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諸多名酒“漲”字當先。
2月份,五糧液酒廠發布通知,五糧液1618產品的出廠價調價到769元/瓶,批發價不低于819元/瓶,零售價為919元/瓶;52度“普五”(亞克力盒五糧液)商場供應價為809元/瓶,零售價899元/瓶,最終一路漲到1099元。
劍南春提出,自2月18日開始縮減市場投入費用,縮減額度為10元/瓶,這種變相漲價的比例約為3%。
2017年國慶節前后,洋河、瀘州老窖紛紛提價,其中洋河海之藍上漲超過6元/瓶,天之藍超過9元/瓶,夢之藍約20元/瓶。
瀘州老窖52度國窖1573經典裝的新零售價劍指969元,價格暴漲70元。
12月份,白酒企業更是密集提價,洋河、劍南春、沱牌舍得、酒鬼酒等上演提價接力賽。
12月28日,5年多未提價的茅臺發布公告稱,將于今年上調茅臺酒產品價格,平均上調幅度 18%左右。
華商基金研究員高大亮認為,一線白酒提價,顯示了企業對于白酒行業景氣度有著充分的信心,也給予了市場很強的價格信心。
同時,一線白酒提價,打開了二線白酒的價格空間,對于二線白酒是利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