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嘆息,啤酒資本市場上,百威英博一直當紅,只是最近這位并購狂人也開始出現收縮戰線的跡象。在剛剛無緣收購中國市場份額最大的啤酒企業雪花啤酒49%股權之后,《華夏時報》記者從百威英博處獲悉,其又將關閉在浙江舟山的工廠,以優化在中國的整體戰略布局。而對于未來,百威英博顯然并沒有就此“罷手”,更是宣稱將繼續投資在華產能,其中高端化是未來的重點發展戰略方向。
舟山工廠關閉
舟山工廠的關閉已有先兆,去年底,百威英博(溫州)啤酒有限公司正式摘牌溫州浙南產業集聚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金海園區、天成墾區兩個地塊,該公司年產120萬噸啤酒項目正式落戶溫州,項目總投資額約20億元,首期出資4000萬美元,占地500畝,是該公司在中國投資的最大項目之一。當時業內就分析,一旦這個項目建成,百威英博在浙江的合資工廠會受到影響。
果不其然,近日,《華夏時報》記者在采訪百威英博時獲悉,其確實關閉了位于浙江的舟山工廠。“關閉舟山工廠是為了優化在中國的整體戰略布局。我們對于中國市場以及合作伙伴、員工、供應商、經銷商和客戶,有著長期而堅定的承諾。未來我們將繼續投資于在華產能。”
據悉,此次即將關閉的百威英博浙江舟山工廠主要品牌就是紫竹林、普陀山。
亞太地區是外資啤酒巨頭爭相涉獵的重要市場,百威英博也不例外。在亞太地區,百威英博有將近50家工廠,在中國大陸分為6個區域,其中超大型工廠4家(年產50萬噸以上),大型工廠6家(年產30萬噸-50萬噸),中型工廠16家(年產10萬噸-30萬噸),小型工廠23家(年產10萬噸以下)。
而此前被百威英博多位高層認為是“全國新廠中推進最快的一個”項目,僅過2年多時間,也突然被取消。去年底,有消息稱,百威英博(昆明)啤酒有限公司年產100萬噸啤酒一期建設項目被當地政府撤消。
雖然百威英博將關閉舟山工廠的原因簡單解釋為優化中國整體的戰略布局,但對于為什么單單選擇了舟山工廠作為關閉對象的具體原因卻沒有闡述。不過,這背后的意圖或能從另外一家啤酒企業最近連續關閉的中國工廠的行為中找到答案。
確實,最近在華關閉工廠的啤酒企業,百威英博并不是首例。其中,被另外一家外資啤酒巨頭嘉士伯收購了的重慶啤酒最近一年一直忙著關閉在華工廠,繼停止安徽九華山公司生產業務,關閉永川分公司、黔江分公司后,近日,重慶啤酒發布公告稱,為優化生產網絡,關閉重慶啤酒集團六盤水啤酒有限責任公司(六盤水公司)。
而這些被關閉的工廠都有一些共同點,首先由于公司所處區域的消費能力原因,啤酒消費總量和售價較其他區域明顯降低,導致競爭更激烈和更高的市場維護成本。同時,公司設備老化陳舊也日益加劇,繼續維持運行將導致產品生產成本昂貴,不利于市場競爭及業務發展,也為公司財務業績帶來負擔。相鄰的其他工廠可供應本地市場需要的啤酒產品。
并購狂人的高端戰略
從近些年百威英博在國內的布局來看,堪稱并購狂人,其中國擴張之路,就是一系列的資本并購。1997年,通過收購南京金陵啤酒廠比利時英特布魯啤酒集團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此后的十幾年過程,雪津啤酒、雙鹿等一系列品牌被其收入囊中。
但由于中國啤酒市場的競爭態勢,百威英博在中國的日子并不那么好過。從全球來看,由于高端品牌銷量的提升,2015年百威英博全年營收增長6.3%,總體銷量較2014年下降0.6%,凈利潤增長7.9%。
在2015年業績說明會上,百威英博高層表示,受到持續的經濟不利因素影響,2015年中國啤酒行業總體銷售量下降約6%,其中最受影響的是低價和核心區間的啤酒。但是,百威英博自有業務更多是聚焦于高端區間等。“發展全球品牌、高端化和重新煥發啤酒活力、提升核心區間的啤酒,是我們在中國最重要的商業優先事項。未來中國的啤酒增長主要會來自核心+、高端和超高端產品,它們目前已經占據了百威英博在華50%以上的整體銷量,這些產品包括了‘哈爾濱冰純’、‘百威’、‘時代’啤酒、Hoegaarden和‘科羅娜’。”
值得注意的是,百威英博表示,旗下中端、高端和超高端啤酒品牌去年呈雙位數增長,而且幾者相加,已經占據整個中國業務一半以上的銷量。百威英博預計,2016年中國啤酒行業銷量將繼續承壓,但是憑借著在高端和超高端品類的布局,百威英博的自有啤酒銷量表現仍會優于市場。
目前國內啤酒市場的集中度比較高,五大啤酒巨頭占據了整個市場80%以上的份額,隨著消費不斷升級,啤酒市場正在逐漸高端化,中高端啤酒市場份額增長迅速。盡管雪花、青島、燕京這三大本土品牌占據了中國啤酒市場6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是在高端啤酒市場上,進口啤酒仍然占主流,隨著國產品牌加快產品高端化,未來國內高端啤酒市場或將成為各啤酒企業相互爭奪之地。
此前,百威英博收購雪花啤酒失敗時,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在低端啤酒市場上,雪花啤酒相對百威英博仍然是具有優勢的,未來二者之間的競爭將主要圍繞中高端啤酒市場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