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型白酒企業產品下沉,大型白酒企業對全國各個市級、縣級的品牌打造工作日益發力,費用投放力度增大、消費者對企業認知壁壘完善,加上區域性中小型白酒企業的企業運作資本逐漸吃緊,出現了“做品牌投入廣告,做事件營銷,一直都在做,但是效果不甚顯著,再加上作為區域性中小型白酒企業因受到區域范圍影響,導致銷售壓力過大、資源不匹配,企業出現了是否要做品牌工作的動搖心態。作為中小型白酒企業能夠拿出對應的品牌投放資源進行品牌工作打造已屬不易,更別說長期堅持,那么這種投入產出比不理想的現象究竟是何種原因,我們進行簡要的分析;
首先分析,全國白酒企業在樹立自有的專屬品牌工程中的幾大特點和特征;
第一:專業性;例如:江蘇洋河酒廠,一直秉承“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比海更高遠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懷”主題語,廣告投放長期且持久,并按照藍色基調和“洋河藍色經典”宣傳詞進行品牌形象打造工作,加之大量央視廣告投放及產品及品牌的下沉工作,并在白酒銷售旺季對全國市場開展的洋河廠區參觀活動,進一步拉近的酒廠和消費者、潛在群體、終端人員的距離,增加各環節粘性,并一直在自己強勢的團購渠道持續性推進,致使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自己的獨有的品牌壁壘,可以說,洋河,一個具有現代氣息的“大白酒家”。
第二:特色性;例如:江西李渡酒廠,“一杯李渡酒,半部江西史”這句話也體現了李渡酒歷史的源遠流長,其中發掘了元、明酒窖,也使得李渡燒酒作坊遺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作為這種世界白酒歷史文化的背書下,李渡酒廠推新前進,打造出一套適合企業生存之道的旅游形式和廠區參觀的品牌推廣及銷售為一體的模式,道路兩側的名人封壇、具有白酒和李渡酒歷史的文化旅游之路和讓人更加深入的互動環節,讓每個來次參觀和旅游的人中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無論是否在次進行消費,我相信每個接觸李渡酒廠的人都會對此酒廠樂此不疲,在朋友、家人、客戶之間都會毫無保留的進行交流和傳播;李渡酒廠的品牌傳播也在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良性循環發展;李渡白酒酒廠具有創新的特色性白酒企業,在白酒企業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第三:地方性;例如:景陽岡酒廠,企業文化背書為“三碗不過崗”,“武松打虎”;文化歷史典故突出,膾炙人口,深入老百姓內心,也使得景陽岡酒在百姓們的消費慣性中保留一席之地;景陽岡酒廠出品的產品和品牌推廣貫徹著企業文化背書,產品外包裝和瓶體上附有“武松打虎”的圖案,品牌打造過程中以“景陽岡酒,英雄的酒”主題語,貫穿整個企業建立品牌工程中,主題明確鮮明,消費者認知度極高。出現“一提到景陽岡,就想到了武松打虎,想到了武松打虎、想到武松打虎,就想到了景陽岡酒”的場景;潛移默化的形成歷史文化、企業產品品牌宣傳的良性傳播現象,也能看出景陽岡酒廠,在做好酒的基礎上,又深挖企業文化和背書,發揮酒廠的地方性的特點,達到建立自有的企業專屬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