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年底以來,白酒業步入新一輪調整期,在經過兩年來的考驗之后,迄今為止,仍然未走出低迷。
與2013年相比,2014年白酒業的情況既有對以往的延續,也有新的變化。在宏觀經濟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白酒業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行業增速維持低位,分化加劇,被淘汰者增加,由所謂的“初冬”進入“寒冬”。
一、新政策新規定出臺,重在對行業予以規范和支持
近兩年政府連續出臺了多項關于推行作風建設和加強反腐倡廉力度的政策、規定,對政務消費和高端白酒市場產生了很大的沖擊。鑒于相關的政策規定已經比較明確、完備,影響也比較穩固,2014年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協會相關各方的任務重心主要在政策的監督和落實上,而新政策的制定則重在對行業予以規范和支持。
2014年,國家發改委發布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名優白酒生產”條目取消了中方控股的要求。此外,11月份,政府還取消了酒精消費稅,直接降低了酒企生產成本。以上政策顯示了政府對白酒業其實持比較開放的態度,只不過期望行業能更加理性和規范化發展。2014年6月,商務部發布《關于做好2014年商務系統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做好六方面工作,包括加快推進酒類流通法規標準建設,加強酒類流通行業規劃引導,推動酒類流通體系轉型升級,規范市場經營秩序。與之類似的是,2014年9月,《四川省酒類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提交了第二次審議稿,針對四川省作為白酒大省的實際情況,對白酒產業在生產、流通環節中一些亟待解決的特殊問題,做了一些具體規定,比如允許白酒作坊有條件地繼續存在。
2014年3月25日和4月15日,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名酒收藏專業委員會、中國白酒酒莊聯盟和中國酒業協會名酒收藏委員會先后成立,兩個名酒收藏委員會的成立被認為標志著中國名酒的收藏與投資已經跨入行業化、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而成立中國白酒酒莊聯盟,旨在大力推廣白酒莊園理念,以產業高度指引莊園業態的健康、良性和規范發展。5月29日,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正式啟動全國放心酒服務體系建設活動,并于7月份下發《關于開展創建放心酒工程工作的通知》,推動首批“國家級放心酒示范店”企業申報工作,此舉旨在推動中國酒業誠信經營,規范酒類流通秩序。2014年10月21日,中國輕工聯合會和中國酒業協會共同舉辦首屆“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頒證大會”。“首席白酒品酒師”隊伍的建立,顯示出行業回歸產品品質和注重消費者體驗的趨向。一些地方協會也致力于推動規范流通秩序的工作,如東莞酒類行業協會啟動了酒類“誠信產品”貼標工程。
一些主要白酒產區,則在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紛紛出臺了各種政策法規以支持當地白酒業度過難關。2014年11月,瀘州市出臺《關于金融支持酒類企業持續發展的通知》,制定了十條金融政策支持酒類企業持續發展,包括信貸向酒業傾斜、貸款支持3—6個月延期、放寬酒類企業擔保條件等。當月貴州仁懷也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仁懷醬香酒產業發展的意見》,細化了促進醬香酒產業發展的一系列具體措施,集中體現在財政、稅收、融資等方面的獎勵、扶持方面,當地還在多個城市開展“仁懷醬香酒中國行”系列推介活動,促進當地酒企打開全國市場。12月初,宜賓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促進宜賓市南溪區白酒產業發展的四條措施,包括積極推進原料基地建設;鼓勵引導本土酒企參與兼并重組;支持酒企開展企業文化挖掘、包裝和宣傳;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產業鏈?偠灾,在行業下滑之際,這些白酒產區主動幫扶當地白酒業度過難關,引導行業轉型升級的政策導向十分明顯。
二、酒企業績持續惡化,少數酒企保持穩定或實現逆勢增長
2014年,白酒業的銷售形勢仍然沒有明顯好轉,主要酒企的業績都出現了下滑。
一組數據可以說明2014年白酒業銷售形勢的嚴峻。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14年1-10月1497家規模以上白酒企業中,虧損企業125個,虧損面達8.35%;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額11.4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51%。
再以上市酒企為例。2014年半年報顯示,15家白酒上市公司半年凈利潤同比全部出現下滑,其中僅有茅臺和古井貢實現營業收入的(略微)正增長。2014年三季報進一步顯示,除古井貢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雙增外,大部分上市酒企的業績表現與半年報時大同小異,甚至有業績更加惡化者,如水井坊前三季度凈利潤下滑504.37%,超過半年報時的190.78%。此外,截至目前共有7家上市酒企發布了2014年業績預告,無一實現正增長,酒鬼酒預虧4000萬元,水井坊也做出了繼續虧損的業績預告,洋河股份、青青稞酒均預計凈利潤下降15%,今世緣預計下降10%,瀘州老窖(部分因為銀行存款丟失計提壞賬準備的原因)預計凈利潤同比下滑50%-75%。
此前在此輪調整表現突出的一些區域酒企,業績也同樣出現了一定的下滑。比如,青青稞酒201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下滑11.27%;白云邊2014年實現銷售收入40.69億元,較2013年的48.10億元也出現了15%左右的下滑。這些數據表明,行業調整的影響明顯正在深化,從一線酒企到二三線酒企,從全國性酒企到區域酒企都感受到越來越大的調整壓力。隨著競爭的白熱化,以中低端為主的區域酒企原有的優勢也在弱化。
與此同時,仍有一些酒企業績基本保持了穩定甚至實現了逆勢增長,大概包括兩類:一類是像茅臺這種在高端市場具有絕對優勢的酒企,另一類是生產經營較有特色,在本土市場有牢固基礎且以中低端定位為主的區域酒企。茅臺2014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下滑了0.99%和3.405,可以說業績基本穩定;古井貢同期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上升5.24和3.86個百分點,是少有的實現雙增長的酒企;2014年剛上市的今世緣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下滑幅度均沒有超過7%;牛欄山二鍋頭則可能是此輪調整中增幅最為明顯的品牌之一,順鑫農業最近發布的2014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白酒銷售市場擴大、銷量及銷售收入增加;稻花香酒業公司2014年產值、營業收入與2013年相比增長均超過10%,實現了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