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促銷看光瓶酒的發展趨勢
一、 光瓶酒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詞,只是一種包裝方式。
光瓶酒價格低,利潤低,多是低收入群體飲用,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認為光瓶酒就是低端酒。
另外,由于低端消費者最愛占小便宜,講究實惠,所以大家又都認為光瓶酒也必須做促銷。
按照這個邏輯,那么光瓶酒都是低端酒,還必須得促銷。
但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江小白等一些時尚類光瓶酒,對消費者幾乎從不促銷。而且對自己的定位從來都不是低端產品。
其實換算一下就很清楚,江小白100ML光瓶酒,市場定價20元,折算成500ML,買很多品牌的酒都能找回來幾塊錢,完全是中檔酒的層次。
所以未來光瓶酒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詞,檔次和定位的區別決定光瓶酒將進行內部區分,或將分為時尚類、功能類、流通類等幾大類。
二、 光瓶酒在價值上將獲得一定的提升。
盡管多數光瓶酒存在價格上的矮化,但并不代表其價值的低端化。如洋河藍優,因常年開展促銷活動,免費品鑒等,在農村市場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成為大家呼朋喚友小聚的產品,隱隱有取代50元左右盒裝酒的趨勢。
再如老村長,去年也推出30多元的新品。據經銷商介紹,價格的提升意味著品牌價值的拔高,而最直觀的反映就是促銷上有所不同。“以往老村長的促銷品以毛巾、抽紙等為主,新品由于是啟動階段,促銷品大多為美元、現金等”。
三、下一個風口在低端光瓶酒。
調查中,經銷商表示,近兩年促銷品越來越好,而且中獎率并不算低,就這樣企業銷售額還在連年增長,低端酒其實和很多人想象的有出入。
的確,自行車、電飯鍋都是價值數倍于低端酒的產品,而且中獎率還不低,這說明低端酒的利潤還是可觀。
如兩個酒產品,一個10元,一個100元,前者賣一瓶掙1.5元,后者賣一瓶能掙12元,盡管價格高的酒利潤是低端酒的8倍,但是同樣銷售1000萬,低端白酒卻要多掙30萬元。很多品牌的低端酒高毛利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而且光瓶酒市場也一直不斷擴容,根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白酒市場容量5000億,其中光瓶酒約占10%,大約500億。
剛剛過去的2016年,很多光瓶酒企業明顯的增長,各項指標明顯好去2015年,光瓶酒企業如老村長、牛欄山、江小白,增長顯著。風口特征明顯。
四、 光瓶酒“系統化”營銷時代來臨。
盡管部分光瓶酒高毛利,但是同樣的銷售額要比賣價格高的酒辛苦的多。尤其光瓶酒多依靠盒蓋獎、低價格、人海戰、終端戰、流通戰等,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支持的方式獲得市場突破。
隨著行業的調整,這種投入產出比小,且對手容易迅速跟進的模式無法適應市場的需要,營銷迫切需要升級。
再看江小白,從來不依靠人力做市場,而是經營青春、情懷,用營銷上的突破實現品牌影響。盡管現在他體量不算大,但名氣有了,營銷思路清晰,好日子還遠嗎?
所以,導入系統營銷體系,建立一整套精細化、系統化的營銷管理體系和可復制的市場運營模式,才是未來光瓶酒品牌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