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酒業協會固態白酒原酒委員會宣告成立,并提出要制訂原酒質量、感官等技術標準,建立全國范圍的原酒標準化樣品數據庫,建立權威的第三方感官評價 和質量檢測平臺,建立中國酒業協會固態白酒原酒委員會準入和退出機制。這一事件,再次喚起業內對原酒未來的思考,在行業調整與洗牌的大環境下,原酒產業將何去何從?
在四川省宜賓高洲酒業有限公司,我們看到了原酒企業的積極探索與創新:以標準化、透明化、集約化為基礎,主打優質原酒的稀缺價值,或將是出路所在。
原酒未來待“重啟”
相比于整個行業的調整形勢,原酒的處境更加艱難。
2015年,酒業整體呈現復蘇跡象,廣大酒企廠商通過兩年多來的積極調整,已逐漸適應了新的市場環境,經營業績觸底回暖。但對于原酒企業,其生 存環境依然殘酷。一方面是全國白酒企業的新增產能集中爆發,使其對于外購原酒的需求銳減,而原酒產業自身的問題則在于此前盲目擴張和粗放經營,給自己背上 了沉重的成本負擔。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甚至有人提出質疑:原酒行業還能走多遠?原酒外銷模式是否已不適合白酒未來發展的需要?
回顧上世紀九十年代,四川原酒全面出擊,在各地市場培養了一大批川酒風味的忠實“粉絲”,進入二十一世紀后,白酒市場迎來新一輪黃金時期,原酒 也乘勢提速,產業規模更趨壯大?梢哉f,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間,原酒對四川、貴州兩省的白酒行業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但最近幾年,行業形勢發生了很大 改變,加之一些輿論的誤導影響,使原酒市場迅速萎縮,企業發展步履維艱。
但我們應該意識到,原酒的本質就是優秀白酒產地的精華資源,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代表著中國白酒領先的品質水平,這不會因為原酒企業的市場 困境而發生改變。換句話說,原酒產業能否健康發展,會影響到白酒行業整體的生產水平和質量水平,更關乎中國白酒精華部分的保護與傳承,原酒產業的科學健康 發展,對整個白酒都意義重大。
事實上,工業分工是現代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自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以來,機器的廣泛應用不僅實現了生產的規;,而且使得工業內部的分工 進一步發展,優質原料、品牌、渠道等各種資源的交換共享,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支持。比如在煙草行業,東北、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生產的一些名煙品牌, 其最好的煙葉大部分采自云南地區,而在白酒行業,由于對生態環境有著高度依賴性,其生產、加工、營銷的精細分工,既是提高品質的有效途徑,是產業走向成熟 的科學方式,也是符合消費者利益的必然選擇。
基于這樣的判斷,我們確有必要發揮行業共同的智慧和力量,激活原酒市場,重啟原酒未來。
稀缺決定價值
困擾原酒的問題來自方方面面,這其中既有行業自身的弊病缺陷,也有市場環境變化所造成的影響,包括公眾、輿論的認知問題。在這種復雜形勢下,原酒行業要創出一條創新發展道路,必須找到關鍵的突破口。
這個突破口或許就是優質原酒的稀缺價值。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宋書玉曾表示,對于白酒產能過剩的問題,應該辯證看待,對于有著較高質量水平和優美風味特征的純糧固態白酒,目前有很大的市場需求空間,“特別是隨著人們酒類消費理念的升華,對這類白酒產品的需求將不斷擴大,現有產量還是比較稀缺的。”
稀缺決定價值,這是被市場無數次驗證過的鐵律,白酒同樣不外乎此。在當年,四川原酒之所以受各地酒企追捧,正是由于其品質突出,在市場上較為稀 有,大量酒企樂于將自身品牌和渠道價值,與四川原酒的這種稀缺價值相結合,從而形成市場競爭力;在前些年白酒形勢高漲的時候,越是高價格、高品質的稀少優 質原酒,在市場上越是搶手,而缺乏質量優勢和風格特色的原酒,即使價格更低,但銷售并沒有明顯優勢,至于儲存期較短、存量較大的新酒,則更是“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的雞肋。總之,優質原酒的稀缺屬性,才是整個原酒行業的生存命脈。
同理,原酒行業之所以陷入目前的困難處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忽視了稀缺價值,原酒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原酒產量不斷擴大,給外界的感覺仿佛原 酒產量沒有上限,可以予取予求,而原酒產地的生態優勢、原酒企業的技術含量、優質原酒的稀缺價值,這些全都無從體現。于是,白酒企業以新增產能取代外購原 酒,僅是為了滿足基本的生產需求,并沒有過多考慮原酒背后所附著的品質、工藝和稀缺價值。而消費者甚至談“原酒”色變,認為原酒勾兌就是品質低劣的代名 詞,這種認識與白酒客觀規律相悖,極大影響了原酒行業及整個白酒的健康發展。
唯有正確認識和充分運用原酒的稀缺價值,才能在白酒整體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體現原酒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調節原酒市場供需形勢的重要杠桿,以及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原酒的“關鍵一課”。
高洲的探索與創新
作為全國白酒工業“百強”企業和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高洲酒業堪稱原酒行業中的核心骨干。自2012年以來,高洲酒業如同整個原酒行業 一樣,陷入低迷當中。而今,高洲酒業選擇了以稀缺價值為主導的創新發展之路,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原酒行業對未來的積極探索。
高洲酒業董事長、總經理楊永祥表示,高洲原酒的稀缺價值主要體現在生態、規模、工藝、庫存、年份等幾個方面。在生態上,高洲酒業地處五糧濃香型 白酒的核心產地宜賓,在五糧濃香型白酒的釀造方面,具有不可復制的優越條件,而高洲酒業主廠區籟棚白酒生態園地更是身處天然原始林區,四面環山,林竹茂 盛,原始植被保留完好,屬絕對無污染區域,使高洲原酒具有非常突出的生態優勢。高洲原酒的稀缺價值,首先來自于自然選擇。
規模與稀缺聽起來似乎是一組矛盾,實則不然。高洲酒業現占地2000多畝,有員工6000余人,擁有老窖池6000口以上,其中還包括200年 以上的傳統老窖,高洲酒業現年產優質基礎酒能力達10萬噸,儲酒能力13萬噸。高洲酒業的規模,是以優越生態、現代管理和高水平釀造為前提。高洲酒業的體 量規模,是相對于小、散、亂等原酒行業的傳統弊病而言,其充分保障了原酒品質的穩定性,確保了原酒稀缺價值的有效轉化與輸出。所以說,高洲原酒的稀缺價 值,還來自于規模的沉淀積累。
精湛工藝同樣是高洲原酒稀缺價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洲酒業一方面是傳承五糧濃香型白酒的釀造技藝,堅守固態純糧釀酒標準,另一方面借用高科 技手段研究微生物菌種和窖泥,掌握白酒生態“密碼”。另外,高洲酒業還非常注重原酒產品對市場的適應性,根據客戶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其提供更適合的酒體風 味,使高洲原酒更有效地轉化為客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正是擁有了精湛領先的工藝,高洲酒業才得以將卓越的資源條件,實實在在轉化為原酒的稀缺價值。
根據對白酒市場多年發展過程的研究判斷,楊永祥認為,白酒消費越來越理性,消費者的需求更加精準。“因此,白酒行業標準將進一步規范,固態發酵 酒、固液態混合發酵酒、純液態酒將會有嚴格的區分和標準,以次充好、魚目混珠的狀態絕不會持續。”而這種發展趨勢,正是高洲原酒稀缺價值的起飛平臺。
在高洲酒業的創新謀劃中,既要實施精細化管理,在保障品質的基礎上降低生產成本,并且不斷貼近客戶與市場,使高洲原酒更適應白酒品質創新的行業 趨勢,這都是提升其稀缺價值的有效辦法。同時,高洲酒業還著眼于資本市場的發展機遇,通過吸引戰略投資者、PE投資、混合經濟制、全球品牌開發、集體或私 家儲酒等方式,徹底盤活高洲原酒的稀缺價值。
“不能再把原酒當成簡單的、初級的工業產物,優質的固態年份原酒是一種稀缺資源,就像黃金或藝術品一樣,具有巨大的價值增長潛力。”楊永祥認為,高洲酒業有信心通過這方面的探索創新,為企業發展贏得新的空間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