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品牌IP化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并普遍應用的今天,品牌IP化、粉絲化時代已經來臨,如馬云是阿里的品牌IP、柳傳志是聯想品牌IP、董明珠是格力電器品牌IP,同時羅輯思維的羅振宇、吳曉波頻道的吳小波、papi醬等等均是由于自身的大IP效應形成IP化品牌。這一點在酒業已經初現端倪,中國酒業也自然形成了一些大IP現象,如茅臺的季克良、袁仁國,瀘州老窖的張良、華澤集團的吳向東等等,同時比如茅臺的“茅粉節”, “國窖1573·七星盛宴”美酒美食創意品鑒活動,均是新時代的造粉吸粉運動。
品牌IP化是指用IP思維和運作方式開展品牌建設。隨著時代的發展,品牌建設思想和手段也應該與時俱進,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興起的當下,傳播環境、人群習慣、多元場景讓品牌建設運營的難度大為增加,這就促使我們認清趨勢,做出改變。在IP最為盛行的影視領域,最紅的電視劇現在都是網絡首發。萬物皆媒,多屏時代來臨讓品牌傳播從“渠道為王”向“內容為王”演進,與其占領分化成碎片的媒體渠道不如自己制造IP內容。微信、微博、新聞客戶端占據主流受眾更多的時長,用戶看的是內容,并通過跟帖、贊、評論、轉發等形式與之互動。主流人群信息接收習慣變化引發品牌傳播上要加大公關、內容、話題等互動方式的探索和運用。
品牌IP化打造正是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在品牌建設層面進行主動變革的思維和手段。以前,品牌的建設模型是先有知名度,再有美譽度,最后消費者才能對該品牌形成忠誠度。現在,品牌建設模型發生倒置,現有忠誠度,再有美譽度,最后才是知名度。消費者通過IP化內容獲得符合自己價值觀和審美取向的品牌信息,或購買了一款符合自己個性需求的產品后,便會對其產生忠誠度,消費者會主動通過朋友圈或者論壇發表對品牌的看法和體驗,傳播品牌的美譽度,最后就會形成知名度。這說明個性化時代來臨,在這時候,品牌IP就值得企業重視,粉絲營銷已經成為酒業的新模式。
以往品牌和消費者之間欠缺互動,但如今消費者的互動方式已經發生改變,他們追求的是與品牌之間發生互動,所以在互動過程中品牌IP顯的尤為重要!
六、新B2B
近兩年來,易酒批、酒仙團、網酒網、挖酒網等等酒業B2B異軍突起,特別是酒仙團成其不僅沒有燒錢且盈利,挖酒網在資本寒冬兩度融資總額超過兩億元,更是讓酒業B2B充滿想想空間,加之吳向東成立酒業聯盟其重磅投資的項目就是以B2B為主頁的抵達項目,目標直指萬億!
酒業歷經B2C、O2O熱議后,B2B是“曇花一現”還是“酒業未來”?!筆者看好中國的酒業的B2B原因有四:一是從大數據看2015年中國B2B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10.7萬億元人民幣,較2014年增長14.3%,權威機構預測到2018年市場整體交易規模達到15.4萬億元人民幣。二是B2B平臺可以解決兩大問題,一是解決信息不對稱從中產生商機,這也是商業交易的本質。一是通過管理與服務、優化供給側和需求側,提成運營效率和資源使用效率,實現兩端共贏;三是B2B是共享經濟下的產物,在共享經濟讓供給端和需求端雙方的剩余資源和價值實現的對接與釋放;四是B2B是一種互聯網工具,而不是革命化的“替代產物”,它是對傳統渠道運營效率的提升也是優化升級的先進互聯網工具,先用先獲利,會用獲大利!
但對于2017年來說B2B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迎來新的競爭挑戰,前兩年是跑馬圈地階段,接下來是精益迭代階段。務實者生,務虛者死,、配套資源、資金實力、有效市場規模、有效增長速度、有效用戶規模等將是B2B企業資源能力評定的重要考量指標。同時越熟悉傳統渠道的、越熟悉縣鄉村市場的、越熟悉二批終端需求端業務體系的新型的B2B企業越有潛力!聚焦酒類行業垂直細分的B2B企業有效需求端的數量和服務化能力是其成敗關鍵!
七、精釀熱
中國啤酒市場一邊是進口啤酒、精釀啤酒高歌猛進,一邊是大眾工業啤酒一路下滑。近幾年如大躍、悠航、熊貓精釀、牛啤堂、Boxing Cat拳擊貓、萊寶鮮啤、Tap House扎啤工坊、18號酒館、高大師、豐舵、豐收等精釀品牌不斷涌現。
2015年11月,熊貓精釀獲得了天圖資本、智明星通等投資方2000 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
我國傳統工業啤酒銷量則連續下滑,2014年同比下降0.96%,2015年同比下降了5.1%,2016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3%,國內巨頭均無增長。
筆者預判2017中國這一現象會持續,精釀啤酒將成為中國啤酒分化的重要細分品類,原因有三:一是從中美市場對比來看,美國精釀啤酒市場份額占到20%,而中國不到1%,市場潛力巨大!據美國釀酒師協會給出的數據,2015年美國精釀啤酒市場規模比2014年逆勢增長了16%。美國的精釀啤酒制造商達到了5000 多家制造商,生產著超過3 萬種不同口味的啤酒,而這種增長還在繼續。
二是隨著80、90消費者的崛起及中產階級的崛起,消費升級和品質升級促使這部分消費者決絕喝低價位和口味變得越來越淡的諸如青島、雪花、燕京、百威、喜力、嘉士伯等工業啤酒,這也是精釀啤酒生存發展的根本原因所在,一些比利時修道院啤酒的麥芽濃度超過20P°。
三是利益驅使,精釀啤酒的利潤可以高達工業啤酒的3-10杯,運作空間大、利潤空間大,不管是渠道商還是生產商均有動力!
精釀啤酒的出路是“小而美”和“酒莊化”,精釀啤酒的競爭本質在于差異化的品質,是以消費者口味為導向的,重點在于滿足部分細分人群口感偏好、度數偏好、品牌偏好,追求極致品質,因此小而美、酒莊化是精釀啤酒的發展方向。
八、健康熱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亞健康、富貴病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大健康產業興起,加之毛鋪苦蕎、瀘州老窖綠豆大曲、洋河微分子酒等“養生健康白酒”的成功,健康酒成為了行業風口,養生酒、保健小酒、果露利口酒、健康白酒等健康類酒種將在2017年持續發酵,我比較看好健康白酒,他將開啟一個時代,或開啟功能化、健康化白酒時代,其低度化、利口化、時尚化、輕功能化、功能成分數字化、生物化、量化其發展趨勢。但健康白酒的提法存在很大爭議與誤導消費者風險,我建議把他定義為“有用白酒”,如同紅牛、王老吉“有用飲料”一樣,符合中國人的消費心智,在滿足政商務應酬同時,對自己有用,期盼“有用白酒”出現白酒中的“紅牛”、“加多寶”!
從市場規模上,健康酒品類將進入規模擴張期,就其中的保健酒年度增長反應來看,以及依據保健酒的市場規模250億元左右來計算,預計未來5年養生酒的市場年復合增長率保守估計在15%-20以上,其市場規模將超過500億元!
九、連鎖熱
近幾年,酒便利、酒直達、酒快到、1919、也買酒成為了已經成為了中國中酒業發展最快、市場空間最大、投資者最關注的領域。其發展潛力巨大,放眼整個整個國內零售行業其連鎖化程度不足5%,遠遠落后于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60%、40%的比例。
筆者預判酒類連鎖在2017年持續發酵,并呈現五大發展趨勢:1、經銷商商業品牌化轉型和投資持續青睞連鎖將促進酒類流通連鎖業化運動持續發酵;2、連鎖經營和互聯網電商整合將引發連鎖經營雙驅動經營革命;3、直營與加盟的混合模式更有利于快速擴張;4、產品結構驅動和商業品牌驅動混合驅動模式將成為未來商業連鎖擴張的主流模式;5、區域多店模式更有利于酒類連鎖擴張,形成區域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