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新常態,謀新作為
中國經濟進入轉型升級的新常態,經濟將逐漸步入市場化發展軌道,這也意味著紅利時代的結束,已無便車可搭,企業需轉變經營思路:規模化向競爭力轉變。
市場化調整消費者需求也發生了根本變化,非理性消費向理性消費過渡,作為企業來講核心問題是積極滿足消費者的理性消費需求。
二、行業不亡,企業自強
自行業步入下滑通道以來,不少原酒企業老板詢問筆者,關于行業深度調整期多長時間截止的問題,說實話這個問題還真不好猜,就如同行業瘋漲時很難預測期漲勢能持續多久,根本無法回答。因為行業調整本身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大,黃金歲月的嘎然而止便可見非市場化因素對行業影響之甚。
個人預計經濟調整需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下一個十年才是經濟發展開始進入新軌道運行的階段,所以建議企業多關注自身的轉變,以應對不期而至的新環境,只要行業尚且存在,企業便要多一分考慮自強,避免在新的發展軌道上脫軌。
三、雙品牌戰略發展
在《原酒,如何走出幕后亮相前臺》一文中,筆者針對原酒企業的瓶裝酒夢不甚贊同,提出了聚焦原酒發展打造原酒品牌的建議。但對于一些初具規模的原酒企業而言,瓶裝酒通過多年的運營已具備一定市場和銷量(部分原酒企業瓶裝酒份額已超過原酒占比),所以此時再聚焦回原酒發展,況且原酒發展也異常艱難,不免讓這些企業徘徊兩難。
但他們也有一個較為顯著的問題:原酒和瓶裝酒同一品牌運營,這極易造成消費者認知的混淆,所以建議這些企業可采取雙品牌戰略發展,即原酒和瓶裝酒采用不同的名稱,以便應對不同的市場需求。
四、新三大盈利模式
過去原酒企業粗獷的盈利模式無非三個方面:1、品牌酒原酒供應。通過向大型品牌酒供應原酒,獲取簡單原材料費用;2、品牌OEM。中小型品牌酒貼牌加工,獲取原材料和加工費用;3、團購和個人消費。滿足部分團購原酒客戶以及小量的個人消費。
未來原酒必需升級和轉型盈利模式:1、聯合要素品牌打造。由于原酒企業在整個產業鏈上處于極其弱勢的地位,必需聯合產區內的規模原酒企業形成合力,打造聯合要素品牌,與品牌酒公平合作;2、價值鏈服務商轉型。對于中小型品牌酒而言,原酒企業需要提升自己的綜合服務能力,比如產品科研、開發等方面的服務。3、工業體驗旅游。消費者需求的轉變:體驗消費和保真消費,傳統的原酒釀造產區依托自身的釀造環境,再融合消費者的保真消費,是解決原酒直面消費者的重要途徑,在了解原酒的同時促進消費。
五、互聯網需求性融合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讓老態龍鐘的原酒行業無所適從。要么盲目跟從要么不知如何下手,不追又明顯落伍。首先我們要明白互聯網的本質是一場深刻的社會發展變革,完全超越了一個行業的屬性,是整個社會信息獲取方式的變革,如同汽車對人類出行方式的改變一樣。
了解互聯網的本質再來看其環境下各商業平臺的基因:有信息溝通類、有搜索類、有商務平臺類等,理清各渠道平臺基因后,企業再去選擇自己當下或戰略上需求的平臺合作,就顯得游刃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