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晚間,老白干酒發布白酒業上市公司首份年報。年報顯示,公司2014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1.09億元,同比增長17%;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5913.76萬元,同比下降9.80%;基本每股收益0.42元。
當一眾酒企公布2013年財報時,市場人士驚呼,2013年白酒行業進入有史以來最冷的寒冬。不過等酒企2014年的業績預告陸續出爐后,眾人才驚覺,白酒企業的冬天沒有最冷,只有更冷。而水井坊、皇臺酒業酒鬼酒3家公司持續兩年虧損,這也意味著,在資本市場上,這三家酒企戴帽幾成定局。
自嚴控“三公”消費的政策出臺以來,一線白酒企業茅臺、五糧液等以及二線白酒企業中的山西汾酒、水井坊、沱牌舍得、酒鬼酒等業績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下滑。2014年,白酒企業幾乎都逃脫不了價格屢遭斬剁的結局。
在行業寒冬中,白酒企業的經營者終于等到了改變“國有體制對于市場化機制的束縛和限制”的最佳時機。12月2日被稱為白酒行業首單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正式落地,老白干酒推出了市場期待已久的“混改”方案,將通過定向增發募資8.25億元的方式分別引入戰略投資者、經銷商以及員工持股。
今年以來,白酒企業混改方案陸續出路,1月15日,備受關注的沱牌舍得集團“混改”方案終于亮相,其70%股權的“底價”開出12.19億元。
近日,茅臺混改方向被媒體曝光,方案包括:股份公司再融資,其他子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集團控股、其他資本參股、員工入股等。五糧液集團也表示有望減持股份公司股權,且引入戰投、員工持股、薪酬體制改革等措施。
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曾公開表示,五糧液成立了改革領導小組,探索頂層設計,改革將從集團自上而下。在國有股的出讓和減持的同時,將引入戰略投資者、員工持股、薪酬體制改革等措施。
由于歷史原因,白酒行業內多數上市公司均為國有性質。在目前的行業形勢下,國有體制已經成為酒企應對行業調整、快速反應市場的一個阻礙。業內認為,在國家“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導向之下,酒企的改制已進入實質性階段,只是時間和時機的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白酒企業當前已迎來國企改革的最佳時機,在老白干酒混改方案的帶動之下,后續白酒國企改革將陸續啟動,明年國企改革有望成為支撐白酒板塊估值繼續平穩甚至提高的一條主線,未來國企改革也或將呈現出由小企業到大企業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