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9日,以《奮斗與輝煌》為主題的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成立3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及茅臺、五糧液、汾酒、瀘州老窖、郎酒、古井貢、洋河、今世緣、黃鶴樓、董酒、景芝、扳倒井、花冠、泰山、牛欄山、紅星、稻花香、河套、寶豐等大中型白酒企業的主要領導、新聞媒體等悉數到場,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影響之廣,創行業會議新高。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馬勇,做了《中國白酒三十年發展報告》,重溫了中國白酒行業發展歷程,歷數了三十年來重要成果,并對白酒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做了展望。中國白酒三十年的科技創新為中國白酒發展奠定了基礎,那么我們來盤點一下中國白酒三十年科技創新的主力是哪些?
一、高等院校
江南大學
江南大學的生物工程學院是我國白酒科研教學領域的權威學府,多年來致力于白酒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研究,針對中國白酒的特征風味、生物活性物質、風味功能微生物、風味化合物閾值、白酒的陳貯老熟和白酒中健康功能成分等進行全面研究,對影響白酒質量和生產效率的釀造關鍵共性技術以及生產機制進行探索,推動白酒釀造技術的傳承與創新,為白酒行業技術升級和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提供了極大幫助。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教授在白酒行業內享有較高知名度。
北京工商大學(孫寶國院士)
北京工商大學于1999年6月由北京輕工業學院、北京商學院、機械工業管理干部學院合并組建而成;北京輕工業學院創建于1958年,是中國最早建立的一所輕工業高等學校。孫寶國,男,1961年1月生,漢族,山東招遠人,198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輕工業學院日用化工專業大學畢業,在職研究生(北京輕工業學院輕工有機合成專業),工學博士,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白酒釀造發酵與微生物方面其他的知名高校還有中國農業大學,四川大學,天津科技大學,貴州大學等等。實際上清華、北大在白酒方面的科研并不是最強的。
二、科研、檢測機構
中國食品發酵研究院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是我國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國家級科研機構,長期以來,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權威專家不斷采用先進技術,完善白酒微量香味組分的測定方法,深入開展名優白酒真實性研究與鑒別,對傳統發酵產品的特征指標進行深入研究,完成多項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要課題;同時,擔負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職責,配合政府監管部門對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監督檢驗工作,為打擊白酒市場假冒偽劣產品,維護消費者權益,優化白酒行業發展環境,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生物所)成立于1958年,是以一級學科建所的中國科學院直屬科研事業單位,也是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之一。長期以來,研究所致力于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為長江上游地區生態環境建設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戰略新興生物產業的形成與升級提供科學基礎、技術支撐與決策依據。
國家酒檢中心
國家酒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心于2003年8月25日通過了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計量認證/審查認可(授權)。2005年7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質檢科函(2005)238號文件批準“國家酒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更名為“國家酒類及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于2005年9月7 日通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計量認證和審查認可(授權),2006通過了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計量認證和審查認可(授權)擴項評審,授權檢驗的產品范圍為食品、酒類和農產品,共483項。
三、企業國家級、省級技術中心
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為推進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確立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的主體地位,對國民經濟主要產業中技術創新能力較強、創新業績顯著、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企業技術中心,國家予以認定,并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以鼓勵和引導企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負責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對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進行宏觀指導,并牽頭負責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的具體組織工作和評價工作。
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
1998年經國家經貿委批準,貴州茅臺最早成立了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截止2014年度,貴州茅臺技術研發機構已經擁有副高職稱2人,中級職稱9人;博士1人,碩士21人,本科18人;具備獨立開展白酒產品技術研發能力,有力地支撐起貴州茅臺市場開發。
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
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
瀘州老窖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
中法合營王朝葡萄釀酒有限公司技術中
中國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技術中心
廣州珠江啤酒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
還有很多企業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例如習酒,郎酒,水井坊,四特等等。還有部分企業本身是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而集團母公司是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這樣的搭配也使得其技術力量不斷提升。例如習酒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與茅臺集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臺酒業是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與母公司天士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等。
四、企業博士后流動站
人事部主管全國博士后管理工作,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統一指導和具體管理全國企業博士后工作。根據《全國博士后管委會關于擴大企業博士后工作試點的通知》(人發[1997]86號)開展企業博士后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充分發揮博士后制度在科學技術研究、人才培養和使用及人才流動等方面的優勢;逐步形成企業與設立流動站單位的合作機制,促進產、學、研結合,培養和造就適應國民經濟和企業發展需要的高級科技和管理人才;為企業引進和培養高水平人才,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推進企業的技術進步;推動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面向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盡管白酒企業受白酒“塑化劑風波”影響以及中央八項規定和各地“禁酒令”的陸續實施,白酒業“寒冬”已然來臨。然而白酒企業的“科技創新”卻搞得十分熱火,多家酒企陸續設立博士后工作站、大量申請專利,
例如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牛欄山、景芝、口子、仰韶、稻花香、白云邊、今世緣、古城、古貝春、宣酒等等。
實際上,奮戰在中國白酒生產技術一線的所有生產技術人員,都是我們中國白酒三十年科技創新中流砥柱,讓我們向所有為中國白酒發展作出貢獻的人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