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白酒的清香、濃香、醬香競爭格局已經基本成型,白酒的國際化是行業當下的主要關注點,未來應該用文化、品牌、標準、產品來說話,以三大香型、六大產區為計劃,把中國白酒全面地送往國際化的快車道。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在12月17日舉行的2018中國國際名酒文化節·國際名酒聯盟高層峰會上表示。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李秋喜董事長圍繞如何全面創新引領白酒實現高質量發展,同與會嘉賓分享了一些想法。
首先要啟動中國白酒全面創新2030計劃。對在座的白酒企業來講,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的必然要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一定是質量第一和效益優先,經濟增長最終應該體現為質量的改進和效率的提升,但根本取決于動力的變革,包括創新發展動力和結構發展動力等等,尤其是創新發展動力。李秋喜董事長建議由中國酒業協會牽頭,在全國名酒企業中開展面向未來十年,甚至更長遠的全面創新2030計劃,為未來開大道,以更加宏觀的視角,引領整個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其次要以中國白酒“136”格局為中心,加快白酒名酒的國際化進程。最近幾年來,白酒行業在中國行業協會的團結帶領下,在各個領袖企業的默契協作下,已經積累了非常好的基礎,這個基礎可以稱之為中國白酒“136”格局,1是一個共同的認識,這就是王延才理事長在去年提出的名酒企業要成為弘揚工匠精神、合作精神、誠信精神、創新精神、文化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典范。3是指中國白酒三大主流香型的競合格局已經基本形成,清香、濃香、醬香美美與共,與其他香型各有千秋。6是指世界六大名酒產區中,中國就有宜賓、瀘州、呂梁等這些產區,擁有1928家規模不一樣的白酒企業,產量和銷量占到全國的60%以上。中國白酒國際化也是媒體關注的焦點,要想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應該用文化、品牌、標準、產品試著來說話,要以一個共識、三大香型、六大產區為中心,有計劃有步驟的傳播白酒文化,把中國白酒非常自信的全面的送到國際化的快車道上去。
第三聯盟要擔負起應有的使命。在全球求同存異的大背景下,國際名酒聯盟應該擔負起九項歷史使命,或者是重點打造好九大平臺:文化交流的平臺、政策溝通的平臺、標準建立的平臺、品牌推廣的平臺、技術進步的平臺、管理創新的平臺、智庫研究的平臺、人才儲備的平臺和社會責任的平臺。
李秋喜董事長堅信世界白酒的未來發展必將呈現大同之勢,必將更加光明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