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武俠小說中,一旦有高手打開任督二脈,修煉起來將事半功倍,甚至短時間內將成長為江湖中的絕頂高手。而一家酒企核心單品營收一旦達到百億級體量,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該酒企打開了“任督二脈”,不但讓企業進一步有了抵抗風險、穿越行業發展周期的核心引擎,同時也能更好的驅動企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茅臺、五糧液等頭部酒企保持長期穩健發展節奏的根源也在于此。
據佳釀網統計,目前在整個白酒行業,百億級單品仍屬于“少數派”,僅有飛天茅臺、五糧液普五、國窖1573、劍南春水晶劍等達到了這一營收體量。
不過,今年以來,不少酒企對外宣稱,旗下核心大單品將達到百億級或者準百億級。比如近期郎酒對外表示,今年紅花郎營收有望完成75億左右銷售額,明年將突破百億;又比如茅臺方面此前多次對外透露,今年茅臺1935營收將突破百億。
此外,也有業界專家預計,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的青花汾酒20、習酒·窖藏1988等明星單品2023年全年營收有望站上百億臺階。另外,青花郎、夢之藍M6+、年份原漿·古20、國臺國標、玻汾等憑借最近幾年的穩健發展,也成為百億級單品的種子選手。
事實上,縱觀頭部酒企的成功發展史,其往往都是旗下明星單品的成長史,飛天茅臺之于茅臺、普五之于五糧液、國窖1573之于瀘州老窖、水晶劍之于劍南春等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同時,這些明星單品也對白酒產業版圖和整體市場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比如近年來醬酒品類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飛天茅臺的強勢引領;又比如川酒長期占據濃香板塊霸主地位,也與普五、水晶劍、國窖1573等明星單品的強力驅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在白酒行業過去7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目前也僅誕生了上述屈指可數的幾款百億級單品,那么為何今年以來百億單品陣營出現明顯的“擴軍”之勢呢?
首先,從市場層面來看,消費市場的轉向驅動了百億級或準百億級白酒單品的出現。今年以來,經濟增長放緩、消費需求走低等是國內市場發展的主要特征,不過名酒作為“剛需品”的屬性沒有改變。尤其是在廣大消費者縮減支出的同時,消費更加的謹慎、務實和集中,疊加“少喝酒、喝好酒”已成為消費共識,也因此,契合他們心目中“好酒”標準的名酒及旗下核心產品,自然成為消費的首選目標,這為百億級單品的誕生提供了市場基礎。
其次,從行業層面來看,行業集中度的持續提升直接鑄就百億單品陣營進入發展新階段。當前行業進入到新一輪調整期,疊加行業存量競爭態勢持續演進,強集中、強分化、強擠壓的走勢更加明顯,這直接導致行業的結構性分化進一步加劇。在此背景下,頭部品牌及旗下明星單品的市場競爭優勢被進一步放大,從而市場份額也加速向它們聚攏,從而促進了百億單品陣營的擴容。
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世界優質白酒產區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也曾指出,白酒產業集中度上升,是產業發展中的一個必然過程,它對應著企業規模效益的溢出和龍頭企業品牌溢價的形成。
第三,從企業發展層面來看,企業保持更高質量發展必須聚焦大單品戰略。大單品不僅代表著企業的營收水平與盈利能力,更代表著企業發展的價值高度。比如在目前白酒上市公司前五強中,瀘州老窖雖然營收位于第五,但凈利潤卻高居前三,這主要得益于國窖1573的強力驅動,這也從側面說明,百億級大單品對一個企業高質量發展發揮著頂梁柱作用。
因此,在行業調整和市場轉型的雙重現實壓力下,在酒企之間的強強對話過程中,各大酒企掌握競爭主動權最直接、立竿見影的經營策略,就是企業資向核心單品傾斜,并在此基礎上培育出具有“壓艙石”效應的百億級大單品。今年以來,各大酒企幾乎都加大了市場費用的投入,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這是本輪百億單品陣營呈現擴容之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信達食飲此前研報也認為,隨著行業發展,具有品質、品牌、渠道優勢的名酒成為最大受益者,并在企業聚焦經營的過程中形成了大單品效應。反過來,大單品也能夠幫助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實現正向循環。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白酒明星單品發展壯大,并躋身白酒百億單品陣營,未來一家酒企擁有“雙百億單品”,或是更多百億單品的情況,也不在遙遠甚至正在逐漸成為現實。目前來看,手握“飛天茅臺+茅臺1935”的茅臺大概率將成為行業內首家“雙百億單品”的名酒企業。
總之一句話,本輪白酒百億單品陣營呈現“擴軍”之勢,是由消費市場轉向、行業客觀發展規律和酒企發展高度聚焦等多維度因素鑄就的。隨著越來越多酒企打開“任督二脈”并培育出百億級單品,這在某種程度上或許也意味著行業正在進入到百億明星單品爭雄江湖的“戰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