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間10平米的小型會議室中,楊陵江坐在一邊,表情有點嚴肅。
另一邊,幾個部門的負責人輪流述職,當然,除了述職,他們還希望從對面的老板那里,得到一些東西,肯定或者指示。
要不是有外人在,楊陵江不知道要發多大的火,短短一個小時的會議中,他不停敲打著桌子,先后說了14次“必須”。會議結束的時候,他又說了一次,他告訴這些部門負責人,“我剛才說的,必須馬上落實”。
人員散去后,楊陵江略顯疲憊。這位1919酒類直供的CEO前一天晚上睡了不足5個小時,他靠在凳子上說道,“公司走得太快,要保證不能讓員工掉隊”。
一分鐘以后,他的助理走進來,開始給他安排下一場會,“每天都跟打仗一樣,”楊陵江說。
幾個小時之后,這家中國酒類流通行業,第一家公眾公司發布了自己的半年報,再次打開了外界觀察酒類電商行業的一扇窗口。
“野蠻”時代
1919酒類直供的四大總部之一 ——成都總部,位于成都市環球中心,那里有一個開放的茶歇區,對于大部分到這里拜訪的人來說,漂亮的前臺和咖啡是第一印象。人們愿意相信,“在這里工作是一件舒適的事情”。
但這很可能是個錯覺,至少楊陵江沒有時間享受這樣的舒適。自去年登陸新三板后,楊陵江的生活就跟上了發條一樣,開始了輪軸轉的日子。
他的助理團隊負責安排他的工作日程,最夸張的一周是,連續跑遍全國幾個地方后,還要到國外出差。在出國之前,他還抽出一天跑到重慶,檢查了幾家新開的門店。
這幾乎成了1919公司的工作節奏,整個公司圍繞著楊陵江開始自己的工作,他們要時刻要準備面對老板挑剔的眼光。“快速反應,嚴格執行,這才是創業公司或者互聯網公司的風格,”楊陵江說,“我要保證的是,公司在正確的軌道上快速前行”。
顯然,時間是楊陵江一定要翻過的門檻,在這個酒類電商“軍閥”混戰的年代,誰也慢不起,也輸不起。楊陵江要做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1919做到行業第一的位置。
這可能是一個唯一具有安全邊界的地方,他肯定不想做第二。他曾經說過,“如果我是蘇寧,我絕不允許有國美的存在”。
而他比誰都清楚,很可能,他的對手也這么想。
去年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楊陵江規劃了一個目標:“希望在兩年內能夠覆蓋一百個城市,一千家門店,希望在三年內能夠做到一百億”,F在看來,這個目標有可能提前兌現。
“明年,1919的營業額將超過100億元,擋都擋不住,”在一次朋友聚會上,楊陵江告訴在座的客人,“這是我做了十多年傳統經銷商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為了保證這個目標的實現,楊陵江正嘗試打散公司的管理架構。他要求在今年8月1日前,全國7個大區要完全拆散,變為27個省級公司,進行職能下沉,大區經理只承擔督查職能。
這是楊陵江嘗試公司管理精細化的重要一步。而要知道,這7個大區在今年二季度結束的時候才剛剛組建完畢。他對此態度非常堅決,他告訴自己的人力資源總監,所有人員調配要服從這個安排,否則將在公司失去上升的競爭力。
在一次內部動員會上,楊陵江告訴他的團隊,“1919還要更快發展,隨著市場的擴大,職能體系將繼續下沉”。但變化的速度超過了大多數人的適應能力,一位高層開玩笑稱,別的公司是老板帶著員工跑,我們是老板拽著員工跑。
結果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他需要時不時的處理一些麻煩。最近,他收到一份數據,部門主管告訴他,由于各種原因,呼叫中心的人員離職率有點高。這讓他很不爽,他告訴主管部門,立即拿出一個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
他并不介意別人說這是一個“野蠻”的管理方式,反而樂于接受這樣的說法。他說,野蠻指的是速度和規模的擴張,但管理上我們一直在精細化,花重資上線軟件系統是他經常列舉的例子,他經常在朋友圈里挖苦別的公司,不要弄幾臺電腦就說你懂互聯網或者電商。
“實際上,你現在看到我還在過問很多事情,但這和一年前相比,已經很少了,”楊陵江說。
過去一年,楊陵江和他的1919已經體驗了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在市場上狂飆突進的快感,那間開放的咖啡廳已經成為眾多經銷商和酒廠集中拜訪的地方。
就核心來看,1919商業模式最大的優勢在于,其O2O模式對傳統電商物流費用痛點的解決,將近10%的傳統電商物流費用被打穿,這也是1919“不燒錢”模式的基礎。
此外,在直營店和直管店上,楊陵江又從怡亞通那里學到了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他建立了一個供應鏈管理公司,通過扁平零加價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實現了線上、先下價格一體化,酒品從廠家到供應商零加價。
顯然,這讓楊陵江更加靠近消費者,這也是1919足以立足酒類電商的核心競爭力。道理非常簡單,在任何領域,擁有消費者,就等于擁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