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楊陵江在微信朋友圈轉發“2017年度紅花郎核心聯盟商共贏計劃”,并評論稱紅花郎酒質不如茅臺的王茅華茅,“如王茅華茅60分,郎酒最多30分。”“1919只是渠道,公正反映消費者心聲而已。”楊陵江說。
評論雖未提及郎酒的新年計劃,但業內人士認為,楊陵江此次“叫板”的導火索就是紅花郎新出臺的市場方案。作為郎酒的核心產品線,紅花郎系列的銷售是郎酒實現“重返百億”的重點。新年伊始,郎酒銷售公司便發布“1號文件”,將53度紅花郎10和53度紅花郎15的出廠價上調10%。
紅花郎銷售策略向終端門店下沉 或弱化經銷商
日前曝光的2017年度紅花郎核心聯盟商共贏計劃顯示,2017年,紅花郎將扶持核心店,弱化普通店;通過簽訂協議,資源下沉,將銷售利潤、政策和廠家服務等向核心聯盟商傾斜;同時以價格聯盟為核心構建核心店聯盟體。
這一系列的規劃將紅花郎將銷售重點向終端推進,直接面向消費者。然而有分析認為,此舉是“繞過經銷商做終端”,將弱化經銷商的地位。由于部分經銷商仍有相當數量的紅花郎庫存產品,這一調整將使他們的處境更加被動。
中國網財經記者就此事詢問楊陵江,對方表示前日關于郎酒的言論造成很大的社會反響,現在“很敏感”,“不好再說了”。對于紅花郎的2017市場計劃,他也表示不便發表評論。
針對楊陵江的評論以及2017年度紅花郎核心聯盟商共贏計劃,中國網財經記者致電郎酒集團宣傳中心主任張繼,截至發稿未收到相關回復。
兩度“開炮”郎酒 稱瀘州老窖為“準三線品牌”
這已不是楊陵江第一次向郎酒“開炮”。由于售價問題摩擦不斷,2013年,郎酒官方發布聲明終止與1919合作,對其所售的郎酒產品不作質量保證,不提供售后服務。楊陵江則稱,廠家利用優勢地位操縱市場,限制經銷商與第三方的交易價格,已違反《反壟斷法》,同時表示“愿意與郎酒溝通,但不會基于廠家的指導價。”
就在前不久的11月,針對頻繁提價、控貨的瀘州老窖,楊陵江再度發起“猛攻”,連發三條朋友圈,稱瀘州老窖為“準三線品牌”,并未點名地指出“一個知名品牌公然操縱價格,漠視經銷商權益,愚弄消費者利益”,曾引起業內關于廠商關系的廣泛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