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過去一年,楊陵江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2014年8月13日,1919登陸新三板,成為內地首家掛牌的酒類流通公眾公司,在此前8年半的時間里,楊陵江僅僅擁有40多家門店,而在過去半年,他把這個數字擴大了10倍。
對于合作店,楊陵江嘗試了類直營化的輕資產擴張模式,合作的經銷商除了繳納管理費外,剩余事情由1919統一管理,并承諾盈利。
根據1919在2014年的年報數據:其43家老店的銷售收入為5.43億元(不含稅),同比增幅60.62%,平均單店銷售額約1500萬元,最高年回報率為213.04%。
基于線下門店的O2O模式是楊陵江商業模式的核心力量,“不燒錢,能盈利”則是他的法寶。阿里巴巴入股蘇寧給了他更大的信心,他在朋友圈發文稱,“1919不僅一定會成為酒類行業的天貓+蘇寧,還會成為酒類行業的順豐+怡亞通”。
“身份”革命
一場關于創業項目的路演正在進行,眾多年輕的創業者聚集在這里,希望可以獲得官方乃至資本的認可。地方領導人出現在下面,對于政府來說,這是一個宣揚支持創業姿態的絕佳時刻。
楊陵江作為創業導師出現在第一排中。他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對每一個創業的項目做出點評,并給到創業者一些建議。
他顯然成功的扮演了這樣的角色,表達觀點也是他擅長的地方。但他對隨后演講時使用的PPT感到不滿,他覺得,在這樣一個場合,他更應該多講創業,講發展趨勢。
這是楊陵江身份的一個重大變化。至少一年前,他還被稱為“行業公敵”“刺頭”“異類”等,他要做的工作室到處宣講1919的商業模式。但現在,一些新的稱呼開始用在他身上,例如公眾公司的CEO,創業導師等。
更為重要的是,他的商業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我們正在被別人認可的路上了,以前很多人不相信,但事實已經擺在這里,”楊陵江說。
去年,一位政府部門的領導人主動到1919考察,他告訴楊陵江,“以前還真不知道成都也有這樣有名的電商企業”。在此之后,楊陵江還接待過更多各級政府部門的官員。今年,他的公司還獲得了政府部門提供的免費辦公室。
這讓楊陵江有了一種公平對待的感覺。他說,“政府對我們的肯定是我想要的,這是一種平等對待的態度”。但他謹慎處理者這樣的關系,他說,企業發展的軌跡和模式,不會因為這樣的關注而改變。
此前,楊陵江和他的1919一直處于被行業酒廠封殺的風口浪尖上。在過去兩年,1919與茅臺、五糧液、郎酒、洋河等均上演過封殺與反封殺的戲碼。
在這樣的封殺浪潮中,楊陵江選擇了頻繁公開通過媒體發聲的策略。“這實際上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楊陵江說,“很多酒廠到現在不愿意公開和1919合作,對他們來說,和1919合作,面子上過不去,就跟簽署了一樣難受”。
但自從進入政府關注的視野后,至少在四川大本營,這樣的封殺和不平等對待已經少了很多。楊陵江稱,“我們和絕大多數酒廠的關系已經得到改善”。
實際上,自從登陸新三板之后,楊陵江公開發聲的次數在減少,一方面受制于信息披露的規定,更重要的是,他已經不再是當年的行業“刺頭”,而是一名企業家了。
大多數人都同意,作為酒類電商第一家公眾公司的領導人,楊陵江應該承擔更多的公眾責任,對于仍處于萌芽狀態的酒類電商來說,需要一個更有行業視野和企業家情懷的1919。
很多人對楊陵江有了新的期待?缃绾献鞯捻椖俊⒕菩袠I的經銷商乃至機構、券商等,開始頻繁拜訪1919成都總部,人們已經開始相信,這里,有中國酒類電商的代表性商業模式。
當然,對楊陵江更為期待的是他的員工,他們用瘋狂的工作表達著自己的意愿和訴求。楊陵江會告訴來訪的客人,“6點下班后,這里很少有人按時離開”。
好在,楊陵江交出了一份還不錯的成績單。按照919披露的半年報,2015年上半年,1919營業總收入為4.32億元,同比上漲64.73%。核心資源門店方面,1919已在全國30多個省級行政區、100多個城市均開設了近400家門店。對于年內共開設500家門店的目標,楊陵江表示出足夠的信心。
當然,這很有可能只是故事的上半段。楊陵江正在籌劃的是,讓1919真正變為一家平臺公司,成為一個帶有資本運作性質的平臺,而他的其他部門,都將成為這個平臺的組成單元。未來的1919可能會成為一家依靠數據營銷和供應鏈服務取勝的平臺公司。
簡單理解就是,未來,1919負責營銷推廣的職能中心會變為廣告公司,除了給1919提供品牌公關服務外,還可以到市場上接單,為別的公司提供服務;人力資源中心同樣,這個中心會變為人力資源公司,服務于酒類行業的所有企業。
重要的是,各部門之間的協同由原來的基于行政管理的配合變為獨立核算單元,相互之間進行交易合作,成為正式的公司運作模式。而這些未來公司的負責人,都會拿到相應的股權,成為名符其實的“老板”。
這個模式聽起來有點想象力,但并非不可實現。實際上,楊陵江已經開始注冊這些公司,內部的嘗試也在進行,子彈已經飛在路上。
“上市給了我清晰的股權,讓我有機會去操作這樣的變化,”楊陵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