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古井貢酒召開股東大會。古井掌門人梁金輝指出,當前酒業處在“冬眠期”的新常態下。在談到古井要堅持“品牌+品質”雙品戰略時,他用“再窮不能窮生產,再苦不能苦銷售”來形容,帶著典型的古井風格。那么,古井貢酒在掌門人梁金輝的帶領下,2016年又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戰略選擇和市場堅持呢?
白酒“冬眠期”,古井蓄勢發力中
針對當下的酒業環境,梁金輝董事長認為,白酒還在“冬眠期”,但白酒的剛性需求還在。冬眠期作為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市場競爭中是團隊、品牌、市場、機制等綜合實力的比拼。未來要再造一個洋河和茅臺會很難,可以說有全國性的品牌但沒有全國性的市場。對于古井來說,現在有品牌張力、品質優勢、管理團隊,壯大團隊、打造駕馭市場的能力是企業的選擇。
在駕馭市場能力的打造上,古井貢酒在產品價格體系和市場管控方面都有明確舉措。首先,在產品價格體系上,古井在今年4月份對核心產品年份原漿5年和獻禮版,上調出貨價和實際成交價,其中出貨價均上調1元,實際成交價分別上調至120元和85元;其次,在市場管控上,近期有媒體曾披露,亳州古井銷售有限公司向淮南某區域價格管控不達標的經銷商做出20萬元的處罰,并對當地辦事處相關負責人進行處罰。
面對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古井的產品結構確實在升級。而且古井的優勢在安徽省內市場比較明顯,過去重點在古井貢酒年份原漿獻禮版和5年,8年處在滲透和培養期,未來古井要占據高端市場,把8年作為一個大壩,保護下面的產品。
古井與黃鶴樓的“千里姻緣”
梁金輝認為,并購不是單向思維,要雙方結合,可遇不可求,盡管公司很早之前就在準備,但成功是一個多方面的因素。古井并購黃鶴樓作為2016年酒業的一場大戲,原因在于湖北是個大市場,現在湖北的環境跟當年古井面臨的一樣,黃鶴樓的體量跟當年是一樣的,看重品牌有根基,有基礎,古井在湖北銷量比較少。
在5月27日,黃鶴樓召開的全國經銷商大會就是有著明顯的“古井”色彩。不只是因為黃鶴樓的新任高管層,包括董事長徐鵬,總經理朱向紅,營銷副總經理王超,財務總監麻玉俠在內的都是來自古井;大會還安排有古井貢酒在團購渠道、鄉鎮市場和酒店渠道的業務經理進行經驗傳授;而且更有來自合肥的一位古井大經銷商表示,自己已經開始在合肥代理黃鶴樓。同時,會上還明確指出,未來古井要做“雙名酒工程,雙品牌運作,邁向雙百億”。在雙百億的遠景目標中,安徽將是第一戰略市場,湖北第二,河南第三。
全國化品牌基因與擴張路徑
在梁金輝看來,全國化品牌基因主要包括:第一,名牌與否,有沒有消費者基因很重要;第二,公司有沒有規模,在區域市場是不是第一,是不是有遠程作戰的能力。第三,有沒有牛的團隊,管理團隊、對財務的管控,這些都需要團隊,是不是步步為營,打持久戰還是襲擊戰,都需要規劃。
全國化做起來非常難,對于黃鶴樓,古井已經做好了3-5年的規劃。而區域性名酒不是沒有全國化的希望,白酒既要有區域規劃性,也有全國的探索。在對外擴張上,除了以收購合作黃鶴樓酒為樣本,推進全國化的路徑之外,一種是在河南、山東等地復制安徽模式,另一種則是在上海、浙江、天津等地,與大商合作推進市場鋪設。
例如,古井公司在上海與百川商貿成立美繽公司,專門開發的年份原漿上海灘3、6、9系列,目前鋪貨和動銷較往年大幅好轉,全年有望實現稅前銷售額上億。同樣,在天津、浙江都與當地大商合資,成功撬開了當地的市場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