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洪江作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2016兩會高端訪談《企業家說》欄目,就供給側改革、降低企業運輸成本、食品安全,以及張裕的國際化、葡萄酒文化普及等話題發表了看法,并與聽眾進行了互動交流。
兩會建言:降低企業運輸成本;食品安全檢測水平要提高
作為人大代表,周洪江今年帶來的議案,其中一個是關于葡萄酒行業的發展,即如何降低葡萄酒企業的運輸成本。周洪江闡釋該議案表示:“像張裕這樣行業的企業在新疆和當地結合建了很多的基地,對促進拉動新疆的葡萄酒產業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有一個問題,新疆到內陸來主要通過鐵路運輸,費用比較高,從南美海運的價格相當于從新疆到煙臺的鐵路價格的三分之一。假如同樣的葡萄質量水平,就企業運營來講,有可能選擇南美而不選擇新疆。”
“國家對棉花等運到內地有補助和補貼,站在行業的角度也希望能促成‘精準援疆’,對葡萄運費也進行一定的補貼。”周洪江指出,新疆的葡萄質量非常好,但當地的人口比較少,大部分要靠內地的市場來消化,所以怎么解決內地的需求端和新疆這個供給端之間的平衡,即運輸的問題,這個很重要。
另一個議案,則是食品安全問題,尤其是提到了食品安全檢測的隊伍要加強,同時嚴格規范公告程序。周洪江表示,企業的產品投放到市場上,一定要有非常專業的設備、人員對產品進行檢驗。在實踐中,有些地方的檢驗機制是比較脆弱的,比如檢測到一個產品質量達不到要求,他們可能馬上要進行公告,在媒體發布,消費者得到的信息是不對稱的,馬上就會知道某某企業的產品不合格。但實際上有可能那個產品是假冒的,并不是原廠家生產的,當發現這個事情的時候,這個糾錯成本企業是始終難以挽回的,因為沒有一個檢查機構會通過媒體說“我檢查錯了”。
“食品安全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工程,企業當然是有主體責任,同時就像踢足球一樣,我們的監督機構作為‘裁判’,水平也一定要提高,”周洪江認為。
周洪江還表示,目前張裕有國家級技術中心,也采購了行業內最健全的檢測設備,根據國家標準開發了很多檢測的方法。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也講到了,在目前的形式下,也要求我們的企業,在供給側發力的時候,一定要我們的標準也和國際標準進行接軌。具體到我們這個行業,一個是要標準要接軌,另一個是完整的技術檢測能力上,包括信息發布上,一定要跟上時代的要求。
供給側改革中,要在“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方面下功夫
談及供給側改革的話題,周洪江表示,對于張裕來說,需要在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方面下功夫。張裕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在國際上有很大的影響,代表著中國的葡萄酒行業。
周洪江說,李克強總理到山東團參加討論的時候,對山東團提出了三點期望,其中有一點就是動能轉換的問題,也就是在舊的動能衰竭的時候,新的動能怎么來啟動。在現代產業體系當中,隨著信息化的發展,隨著互聯網的變化,給傳統企業提供了很多機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幾年,張裕在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嘗到了甜頭,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提升了管理水平。同時,商業模式的變化以及生產過程中的信息化、自動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張裕的國際化方面,周洪江表示,放眼全球,這個行業中規模超過張裕的基本上都走了全球的并購之路,而“十二五”期間張裕從一個煙臺的本土企業完成了在國內新疆、寧夏、陜西、北京、遼寧的產業布局,并且在法國和西班牙有實質性的海外并購;“十三五”張裕會在這個路上邁好踏實的步伐,成熟一家收購一家,在全世界葡萄酒產區的國家認真進行選擇,控股收購一些企業,能夠真正把張裕從目前的資本國際化企業變成品牌國際化、原料國際化、市場渠道國際化,真正成為國際化企業,這將是張裕在“十三五”應該有的一個變化。
創新葡萄酒文化普及,把“游客”變“顧客”
談到葡萄酒工業旅游,周洪江介紹說,張裕做工業旅游做了15年左右,這15年來張裕在新疆、寧夏、陜西、北京、煙臺都建起了酒莊,在煙臺還有一個酒文化博物館。在張裕酒莊里面,有原生態的葡萄園,有葡萄酒生產的工藝展示,還有張裕的百年文化以及所在地的城市文化。游客去了以后可以身臨其境地對張裕產品的工藝、對張裕的管理、對張裕的產品有更深刻認識,從而有望把酒莊“游客”變成張裕產品的“顧客”。
周洪江還特別提到,《奔跑吧兄弟》有一期就跑到張裕陜西瑞那城堡酒莊,是欄目組在各地選景,最終看中了這個地方。“<跑男>節目帶來明顯的變化就是春節過后的大門一開旅游的人很多,超出了想象,”他表示。
另外周洪江還指出,對于國內葡萄酒文化的普及以及消費者消費習慣的培養還處在初步階段,葡萄酒市場需要良性的競爭;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如果國外的葡萄酒良性進入、良性競爭,大家可以一起推動葡萄酒文化普及,一起把這個蛋糕做大。
——與聽眾互動交流——
某酒業自媒體負責人:相比國外,國內好像還沒有一個葡萄酒等級劃分?
周洪江:每個國家對葡萄酒等級的劃分是不一樣的,即便在法國,不同的產區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關于葡萄酒行業的標準,張裕比較早的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把產品分了四個級別,分別是優選級、特選級、珍藏級和大師級。這樣一來,每個等級對工藝有怎樣的要求,都會明確無誤的告訴消費者。
聽眾:隨著購買渠道多樣化,尤其電商成為很多地方、很多年輕人的選擇之后,就發現進口酒里面魚龍混雜,出現了產品質量堪憂,不是原瓶進口等情況。
周洪江:應該說是這樣的,特別是前幾年,進口酒魚龍混雜的情況還是比較突出的。所以我建議消費者到大型的、正規的電商渠道購買。張裕也有自己的電商,而且貨真價實,張裕這個百年的招牌一定為消費者負責,我們不走捷徑,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高的葡萄酒,滿足消費者需求。
另外這幾年,張裕在全國的省會這一級城市做了接近400家的專賣店,這個專賣店提出的口號是成為“消費者身邊的葡萄酒專家”,我們的店員要走出去,到周邊的社區,為消費者講解各種葡萄酒品鑒知識。而且我們店里面有張裕的葡萄酒,也有進口葡萄酒,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再加上我們的電商,這加在一起叫“線上線下結合”,讓消費者享受更方便的購買和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