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培訓課上,筆者與學員進行互動時,一個學員站起來提問:“當企業的產品進入一個區域市場,產品與市場的“蜜月期”過去后,市場逐漸趨于平靜,銷售也會不溫不火,請問如何提高區域市場銷售增量?”
這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市場操作難題,當一個產品在經過了與市場的“激情碰撞”,銷量大幅增加后,必然會迎來一個銷量增長的瓶頸,這個時候,不論市場做的好壞,哪怕想持續增長一個不大的點數,都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在當前細節決定成敗的情況下,如果采取一些“滲透”市場的策略與方法,提高市場增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以下是筆者的五點建議:
區域掃盲:
開發空白市場。當一個銷售區域,面臨著提高單個市場也不會有太大增長幅度的時候,我們就有必要審視一下區域市場里還有沒有空白市場或者客戶。這里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區域內的可供開發的空白市場,二是已經開發的區域市場,有沒有可供開發的下游分銷客戶。由于單個市場提升銷量的幅度一般不會太大,因此,要想讓整個銷售區域快速增量,作為營銷人員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掃盲”,即掃除銷售區域內的空白市場。比如,某銷售經理負責一個地級市場,該地級市場有九個縣,已經開發了七個,還剩下兩個沒有開發,那么,這兩個空白市場,便是力爭拿下的增量市場。因為新的市場一旦啟動,即使鋪一遍貨,也會給區域帶來很大的銷量增長。這是讓區域市場快速增量的一個最快捷的方法。
渠道扁平:
導入增量模式。如果說該銷售區域已經實現了“全覆蓋”,所有的縣級市場都已經開發殆盡,那么,增量的方法就是導入新的增量模式。比如,深度分銷或者通路精耕。所謂深度分銷,或者通路精耕,就是實現渠道扁平化,轉移營銷工作重心,原來是圍繞著經銷商“轉”,現在要協助經銷商,盯著“分銷商”轉,直接掌控終端。因此,需要企業大力扶持有分銷能力和服務下游渠道意識的分銷商,需要廠商進一步明確彼此角色與功能定位,比如,廠方人員負責終端開發、終端理貨、客情維護等,經銷商、分銷商負責產品配送、貨款回收,終端商負責產品推介、促銷執行等等,明確各自的分工,專業人做專業事,渠道價值鏈才能有序有效傳遞,才能為銷量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新拓渠道:
覆蓋新的網點。提高市場增量的第三個手段,就是覆蓋新的網點。這里面包含兩層含義:一是開發新出現的銷售網點,比如,新創立的零售店或者其他能夠銷售本產品的新的渠道業態,諸如商務會所等,二是原來未占領的銷售網點。比如,競爭對手的銷售渠道,偏遠地區的零售網點等。對于第一點,我們要學會動態地去看銷售渠道,“長江后浪推前浪”,每年都會有一些經營不景氣的老網點關掉,同時,也會有一些新的銷售網點“雨后春筍”般的涌現,這些新網點,就是我們要攻占的對象,也是增量的保障。對于第二點,競爭對手的銷售網點,就要想方設法,比如,通過給予贈品,大的分銷網點給予銷售區域,零風險經營等等方式,吸納他們銷售公司產品,直接促進產品銷量的增長。對于偏遠地區的未覆蓋的銷售網點,可以通過劃定合理銷售區域與路線等方式,將“觸角”延伸過去,有時說不定還會有新的奇跡出現。比如,某酒企為了增加市場銷量,決定實施“地毯式”覆蓋方法,將原來距離城區70公里左右的偏遠農村一些集市商店、雜貨店及鄉村攤點開發了出來,意想不到的是,原來以為銷量會很小,可實際上每次鋪貨,都凱旋而歸。原來,由于地處偏僻,很多廠商出于成本考慮,都不愿意去那里送貨,這里成了“利基”銷售區域,因此,找到這片“藍海”后,該公司產品銷量增長不少。
提高單店產出:
提高單店銷量。在實現了網點幾乎無縫隙覆蓋后,要想讓市場大幅增量,我們就要在提高單產上下功夫了。在經濟學當中,有個80/20法則,即80%的銷量,來自于20%的大客戶。我們要想提高單店銷量,就必須要緊緊抓住這些大客戶。這里仍然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根據客戶銷量,自然形成的A、B、C類客戶,即核心客戶、重點客戶、一般客戶。二是B、C類客戶,經過自身努力與企業扶持,可能向A類客戶轉化的概率。對于既定的A、B、C類客戶,作為企業一定要資源聚焦,重點客戶重點投放,“好鋼用到刀刃上”,切忌不可平均用力,“吃大鍋飯”,而講究投入產出比。同時,對于第二類客戶,也要根據其自身潛力、配合意愿、分銷能力等,予以重點支持與培養,保持A、B、C類客戶的動態平衡與優勝劣汰。對于客戶來講,提高單店銷量要做好如下工作:一、終端鋪貨,要盡可能地把所有能鋪上的網點都鋪到。二、產品陳列與終端生動化,F在是視覺經濟,要通過終端生動化,讓產品能夠脫穎而出,能夠“易看、易選、易拿”,增加更多的售賣機會。三、促銷推廣。要通過新穎別致,與眾不同的促銷方式,與客戶進行溝通,刺激消費者購買產品。比如,某酒企通過“喝酒中金佛”活動,只要開瓶,就有機會中“開光”的金佛,吸引了很多消費者進行嘗試,銷量增長水到渠成。
重推高增長新品:
推廣新的產品。拋開價格戰、廣告戰的因素,作為企業銷量增長的另一個途徑就是推廣新的產品,在企業的市場銷售趨于平淡時,通過上市新產品,可以讓平穩的市場“激越”起來,甚至可以激活“休克”的市場。由于老市場、老產品,產品透明、價格透明、利潤透明等等,而難以激發起各類渠道商們推廣的積極性,而通過在老市場推廣新的產品,可以增加新的增量點,渠道可以增加新的利潤點,可謂是“共贏”的事情。因此,通過上馬新的產品,尤其是差異化的新產品,可以讓市場“煥發青春”,可以迎來新的銷售高潮。比如,某啤酒企業,在推出了一款新果啤產品后,由于這款產品介于啤酒和飲料之間,屬于邊緣化的產品,擴大了消費群,讓原本不能喝啤酒的老人、孩子、出租車司機等,也能進行消費了,加上口感比較好,因此,快速擴大了市場份額,銷售量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總之,區域市場提高增量,需要考慮新的突破點,在擯棄傳統的價格戰、廣告戰、促銷戰之后,作為企業,完全可以從新產品導入、新市場開發、加大網點覆蓋密度、提升單店銷量等方面,多管齊下,通過尋找“市場縫隙點”,不斷“蠶食”和“滲透”市場,擠兌競爭對手,最終達到提高市場增量的目的。
本文作者:崔自三,經銷商戰略發展研究專家;著名營銷實戰培訓專家;中國總裁培訓網金牌講師;《銷售與市場》聯合培訓中心專家講師;北京時代光華特約高級講師;“營銷OJT”現場實戰訓練模式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