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的電影《后會無期》中有段經典的臺詞:“聽說過很多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現在很多酒類從業者,迷茫中不停的找尋所謂的營銷寶典和營銷捷徑。
“賣酒人,不**樣,你就會**樣” “淡季必須做好的*件事” “**市場渠道攻略,酒商必看”等等各類營銷資訊,每天變著法的侵占著你的視線。
但是:
這么多的寶典,你都看懂了么?
這么多的寶典,你都用了么?
這么多的寶典,你的市場問題解決了么?
此時一定有很多人搖著腦袋問,這是為什么呢?
當看到案例中各種各樣的營銷技能時,激動之余恨不得馬上就去做,但是當你真正下到市場去的時候,你才發現,一切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
而造成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盲目照搬別人營銷模式,而沒有根據自己市場實際情況考慮,別人做促銷也許是因為市場投入的資金充足,希望添柴加薪,而你在市場本身投入已經超標的前提的下,盲目去做促銷,不僅不利于產品成長,反而加重了你的資金危機。
那么如何根據自身情況去運作呢?
一、好的過程一定有好的結果
X公司是安徽一家知名酒企,他在市場運作過程中目標清晰,市場推進節奏有條不紊,他也沒有什么特別的營銷技能,而是僅僅依靠兩張表格不斷的去找尋與同行的差距。神奇的是每年市場各個競品的銷量排名與這張表的數據排名幾乎一致。
表格一:
看到這你是否想問:是不是網點和氛圍做的越多越好?
當然不是,有的公司做市場,上來咔嚓一下滿市場的鋪網點,鋪滿以后就是漫長的等待動銷。
X公司則不是,他每年的推進速度和節奏都有著嚴格的標準。例如第一年網點占比只能在30%,網點開發結束后,開始梳理其中有效的網點,不斷的總結,不斷的分析。所以他的每一步走的都很穩。
二、聽著激動,想著感動,回去不動
這應該是部分業務員在參加完公司每月各種經營會議后最真實的反應了,會上聽的是熱些沸騰,會后想想還挺激動,回到市場,發現好像沒用,于是接著該干啥干啥了。
導致這樣結果的原因是,他沒有一個明確的工作目標。
表格二:
X公司的辦事處主任每天想著的是:這個月網點和氛圍開發總目標是**家,目前已開發了**家,還剩**家,目前進度是否達標,并把指標明確分配到每個片區和每個業務員身上。
而同市場其他辦事處主任每天被業務員拖著去解決各種進貨,做廣告等繁瑣業務,目標很混亂。
所以說,做市場,不要老想著有什么秘籍和捷徑,每月給自己一個目標,然后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做市場,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在不會的要學會想上級請示,尋求上級的幫助,沒有人能比你上級更了解市場狀況了。當你成功的把問題解決后,你就練就了屬于自己的營銷寶典!
文丨微酒袁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