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產業政策對白酒業的影響從來不容忽視。從歷史看,積極的政策往往能刺激行業快速成長,如1988年放開價格管制,2006年實質性降低消費稅,2009年所得稅降為 25%等等;限制的政策也給白酒業帶來波動調整,如2012年以來酒駕禁令、八項規定、軍隊禁酒等國家政策對酒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2017年,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關鍵年,各地方,尤其是白酒主產區紛紛出臺政策助力白酒產業發展,而另一方面已經推行了幾年的“禁酒令”則在今年持續升級。盤點梳理2017年的主流政策,或許能從中發現當前影響行業景氣度的主要因素,以及2018年白酒產業的發展脈絡。
宏觀政策:升溫“禁酒令”,加碼產業支持
縱觀今年來的各類宏觀政策,關于酒類行業的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其一是多地頒發“禁酒令”,公務禁酒進一步升溫;其二就是多省頒布各類規定,鼓勵支持酒類產業的發展。
1、多地發布“禁酒令”
3月23日,北京發布首個區級“禁酒令”,進一步將禁酒工作落到 實處。
9月,交通部、保監會等部門相繼發布通知,對下屬事業單位在公務活動中的用酒規范進行強化。
9月1日,《貴州省公務活動全面禁酒的規定》正式施行。
10月19日,云南省曲靖市頒布“禁酒令”,嚴禁公職人員在公務活動和工作時間飲酒。
11月,廣州市發布《廣州市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實施禁酒控酒工作的通知》。
2、多省明文支持白酒產業發展
1、四川推進白酒產業轉型升級
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對轄區內白酒企業下發《關于推進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重點加大財政資金對白酒企業兼并重組,到 2020 年產業規模要力爭全省規模以上白酒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500億元。
2、河南發布酒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
10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酒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明確指出,到2020年,河南省產白酒在省內市場份額突破40%;噸酒價占全國平均水平的比重突破 80%;入庫稅收接近50億元。
3、安徽鼓勵大力發展生態釀酒
2月,安徽省經信委發布《安徽省“十三五”食品產業發展規劃》,稱將支持安徽省重點白酒企業的兼并重組,組建一批規模大、競爭力強的白酒企業集團。鼓勵安徽省內白酒行業通過技術改造,構建“ 低投入 、低消耗 、高產出 、高效益、生態化”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生態釀酒。
4、山東加大骨干龍頭和知名品牌扶持力
5月,山東省政協副主席陳光帶領調研組,密集走訪了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古井、劍南春、郎酒、水井坊等名酒企業,并對山東本省的多家白酒企業開展實地調研,明確提出政府部門要加大對白酒骨干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的扶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