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重點解讀安徽白酒市場。安徽是典型的白酒產銷大省,16年白酒產量44.89萬噸,占全國白酒總產量的3.30%,排名全國前十,且市場容量大,達到220億左右。安徽白酒以禮宴文化消費為主,價格上移明顯,其中15年徽酒噸價約為5萬元/噸,比行業均價高出18%左右,未來主流價格帶有望持續向100元以上轉移。安徽地產酒主要集中在皖北,而外來品牌則主要從皖南進入省內,其中地產酒表現較為強勢,古井、口子等七大地產酒合計市占率接近50%。分價格帶看,徽酒在50-300元價格帶表現強勢,而省外品牌在300元以上的次高端/高端市場和50元以下的低端市場相對占優;其中徽酒呈現出“100-300元以古井和口子寡頭壟斷、50-100以迎駕/宣酒/高爐家等品牌為主、50元以下以金種子/文王貢等品牌為主”的分層競爭格局。截至16年,古井的省內市占率最大(約15%),銷售范圍基本實現泛區域化,未來將持續受益于省內升級和省外擴張;口子的產品定位類似于古井,二者在徽酒市場形成雙寡頭競爭格局,核心受益于省內消費升級。
空間:市場容量大,消費升級明顯
安徽白酒產量排名全國前十,是產銷大省。2016年安徽省白酒產量44.89萬噸,同比下降3.37%,占全國白酒總產量的3.30%;2015年收入約為232億元,同比增長4.52%左右,占全國白酒行業總收入的4.17%。2016年安徽GDP增速、人口增速分別比全國高出1.99pct、0.26pct左右,財富效應和基數效應共同推動安徽白酒消費市場擴容,其中16年白酒市場容量已達到220億左右。
以禮宴文化消費為主,價格上移明顯。2015年徽酒噸價約為5萬元/噸,比行業均價高出18%左右,其原因主要在于安徽以送禮和宴請為主的白酒消費情景比較多,這種情景下的白酒消費使得消費者極其注重面子,白酒消費具備更強的升級需求,故安徽的主流消費價格帶上移更為明顯。例如婚宴用酒的價格已經集中到100元以上價位,而商務宴請的價格更是不斷向200元以上升級。
徽酒噸價提升具備兩個明顯階段:1)2010-2012年期間的快速提升,增長幅度約為77%,主要由行業高景氣度背景下酒企紛紛提價所致,這一階段屬于不理性提價;2)2012年以后的緩慢提升,核心受益于消費升級帶來的產品結構升級,屬于理性提價階段。我們認為未來安徽白酒市場的提價邏輯是屬于第二階段的提價邏輯,產品結構升級帶動行業單價提升。
格局:本土品牌主導,價格帶錯位競爭
徽酒市場相對封閉,本土品牌占主導。安徽地產酒眾多,且主要集中在皖北,如古井、口子、金種子、高爐家等,而外來品牌則主要從皖南進入安徽市場。16年古井省內營收約為33億,由此推算古井的省內市占率約為15%;口子窖、迎駕貢、金種子、宣酒、高爐家、文王貢這六大主要本土品牌16年分別實現省內收入23.14億元、16.69億元、10.16億元、約10億元、約8.18億元、約4.16億元,其中第二大品牌口子窖的省內市占率約為10.52%,且上述地產酒合計市場份額接近50%。
安徽白酒市場呈現出明顯的價格帶錯位競爭格局,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1)本土品牌在50-300元價格帶表現強勢,而省外品牌在300元以上的次高端/高端市場和50元以下的低端市場相對占優。一方面,300元以上價格帶具備重品牌的消費屬性,品牌力不足導致徽酒在次高端及以上市場處于弱勢,故該價格帶雖然有本土品牌(如古井16年、口子20年等),但體量非常小,基本被茅臺、五糧液等省外名酒占據;另一方面,50元以下低端市場的利潤空間相對較小,而以營銷見長的徽酒通常具備較高的營銷成本,并不熱衷于拓展低端市場,故該價格帶主要以二鍋頭、老村長等省外品牌為主。因此,在品牌需求相對弱且利潤空間相對大的50-300元價格帶,徽酒憑借產區優勢、消費慣性等成為當地消費的主品牌。
2)徽酒呈現出“100-300元以古井和口子寡頭壟斷、50-100以迎駕/宣酒/高爐家等品牌為主、50元以下以金種子/文王貢等品牌為主”的分層競爭格局。經過長期的混戰后,徽酒各品牌形成了較為明晰的價格帶劃分:
古井和口子聚焦100-300元價格帶,形成良好的雙寡頭壟斷競爭格局:100-200元區間主要以古井原漿5年、口子6年、洋河海之藍為主,是當前省內消費的主流價格帶,且古井5年和口子6年占比大;200-300元以古井原漿8年、口子10年、洋河天之藍、五糧春為主,但總體量不大,是未來省內消費升級方向。
50-100元價格帶主要以古井獻禮版、口子5年、迎駕貢銀星、宣酒、高爐家等本土品牌為主,品牌數量多且競爭激烈,其中古井獻禮版和口子5年份額相對較大,這一價格帶部分需求在向100元以上和50元以下轉移;
而50元以下的本土品牌主要以金種子的祥和系列、文王貢的正一品系列為主,但占比較小,生存空間受到消費升級和省外品牌替代沖擊的雙重打壓。
徽酒的場景割據趨勢日益凸顯。在品牌數量眾多的100元以下市場中,不同地產酒試圖打造專屬且強勢的消費場景,以此提升差異化競爭力,比如文王聚焦婚宴消費場景、金種子開辟健康白酒領域、高爐家強調以重逢、歡聚、團圓為主題的聚飲消費場景。
聚焦:古井受益于省內升級和省外擴張,與口子在省內100-300元價格帶形成雙寡頭壟斷格局
徽酒主要以區域性酒企為主,品牌力相對較弱,但以營銷見長。截至16年,除了古井和迎駕貢之外,其余地產酒的省內營收占比基本上均高于60%,其主銷區域仍以安徽為主。此外,在眾多地產酒中,唯有古井具備名酒基因(第二屆至第五屆名酒),徽酒整體品牌力相對薄弱,但卻憑借渠道創新成為全國白酒營銷的典范,例如古井的“三通工程”、口子窖的“盤中盤模式”等均具備強大的地推力,有助于渠道下沉和精細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