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創新與體制創新并舉
在資本市場中,由于白酒板塊的防具功能顯著,因此,備受投資者的喜愛。經過4年的行業調整,白酒企業業績的增長也讓白酒板塊在資本市場中迎來一波上漲行情。
華菁證券董事總經理耿欣表示,白酒行業在食品飲料板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6年前三季度,白酒板塊在A股市場漲幅居前,可以說是資本寒冬里的一抹春意,既反映了白酒行業一年來的調整、分化、回暖,也反映了投資者在避險情緒下對白酒板塊的青睞。
"白酒行業作為中國最傳統的一個行業,如果能在機制、產品、渠道創新上取得突破,如果能抓住消費升級帶來的新機遇,如果能夠積極擁抱新經濟,白酒行業的價值就面臨重估的機會。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白酒行業,在看到這抹春意的同時,白酒行業也存在一些不匹配的問題存在。"耿欣表示,現有白酒上市企業的數量和整個行業的規模、發展空間尚不匹配。目前白酒上市公司數量有19家,雖然在2015年、2016年口子窖、迎駕、金徽酒等多家白酒企業成功IPO,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還有一批區域龍頭酒企具備邁入資本市場的潛質。
在耿欣看來,兩年前大家曾預測白酒行業并購重組的大幕就要拉開,F在回過頭來看,盡管行業里也出現了一些有特點、有意思的并購交易,但是改變行業格局的并購并沒有出現。
面對行業內提出的并購潮遲遲不能到來,在耿欣看來,一方面是因為白酒品牌的地域特點、文化特點往往差異比較大,簡單地兼并收購未必能發揮1+1大于2的效果;另一方面,白酒企業在管理能力輸出、營銷能力輸出方面也面臨挑戰;第三,白酒上市公司在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方面也重視不夠。因此,白酒行業的并購不能簡單等同于橫向并購,未來還應該關注縱向并購、跨界并購、跨境并購以及線上、線下業務資產的融合。
事實上,在這一輪行業調整中,酒企為應對行業變局,企業紛紛推出創新舉措。
在耿欣看來,白酒行業的創新主要包括產品創新、渠道創新、機制創新。過去大家講創新更多是講渠道創新,酒類電商的成長、傳統酒企在線上業務的發力都是一些可喜的現象。但是企業不要忘了產品創新和機制創新的重要性。
"日本烈性酒市場二十年前曾經也擔心過由于年輕人不愛引用烈性酒,市場會逐步萎縮。但是現在來看,不僅沒有萎縮,反而增長了。隨著年青一代年齡的增長,消費場景發生變化,消費偏好也會調整。中國白酒行業在產品創新上能不能贏得80后、90后的青睞,也決定了下一個十年行業的高度。"耿欣表示,白酒企業國企占比高,又屬于高度競爭的行業,是最有條件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近年來也看到一些白酒企業在這方面做出的嘗試和突破,但總體感覺還是數量太少、步伐太慢。
而在酒行業深耕十幾年,并曾就職于多家白酒上市公司,現任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銷售總公司總經理劉立清看來,中國的白酒并購不會像啤酒那樣形成寡頭壟斷,國內的白酒一定是多樣性存在。從目前來看,中國的白酒分未兩大類,一類是茅臺五糧液這些硬品牌,一類則是區域名酒。
劉立清表示,整個食品飲料板塊的水最深,過去國家推出的4萬億投資對白酒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如今,國內經濟相對低迷,白酒行業也進入調整期,在經濟沒有轉好的前提下,白酒業難言全面復蘇。雖然目前名酒引領地方名酒出現復蘇,全國名酒企業和區域名酒企業出現復蘇,其他白酒企業都處在水深火熱中。但是,國內名酒企業,未來必須做成稀缺資源,否則也沒有未來。
對于白酒行業的創新,在劉立清看來,時下,消費升級推動白酒發展,而未來,光瓶酒將成為白酒銷售的主角,從幾元到幾十元的光瓶酒會越來越多。另外,隨著消費者對白酒認識的逐漸提高,純糧固態白酒將成為主流,而采用液態法生產的白酒將大量退出市場。
另外,劉立清還表示,經銷商與酒廠聯合在今年表現的淋漓盡致。河套老窖推出的合伙人計劃,就是與經銷商一起共同決策,就某一個產品進行捆綁銷售,并以分紅的形式進行回報。
同樣,作為地方品牌酒企代表之一的順鑫農業,其旗下的牛欄山二鍋頭的銷售在行業內被評為"隱形成長冠軍"。作為順鑫農業的董秘,在安元芝看來,牛欄山二鍋頭有著濃郁的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公司抓住地緣優勢,深度挖掘京味二鍋頭的文化內涵,并提出釀老百姓喜歡喝的好酒。
對于白酒行業的發展,安元芝表示,白酒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作為中國人感情交流和情感表達的載體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悠長的生命力,未來的市場空間依然很大。聚焦到每家企業,未來考慮的是如何做的更好的問題。只要酒企根據地域文化做好自己品牌的定位,未來一定有機會。
而擁有養生酒產品的廣譽遠,其養生酒的市場營銷除了擁有覆蓋全國的線下銷售終端外,還擁有網絡渠道。
廣譽遠副總裁吳旭東表示,在養生酒方面,公司積極開展差異化、精細化的市場分析,確立了養生酒的特色市場定位,以山西、江蘇等現有區域市場為重點,以藥店、餐飲店、大型商超和名煙名酒店為核心終端渠道,進一步加大空白市場開發,開展多種形式的養生主題促銷和營銷推廣活動,持續提升產品認知和市場銷量,同時為公司養生酒未來產能釋放、銷量快速提升及拓展覆蓋區域奠定市場基礎。
地產白酒品牌資本價值凸顯
作為資本市場中的小眾板塊,19家白酒上市公司囊括了主流白酒企業。但是,對于整個白酒行業來說,19家上市公司顯得略微單薄。白酒行業的調整未迎來并購潮出現,但是隨著行業的深度調整,必將有一部分白酒企業被并購或倒閉退出歷史的舞臺。
那么,在未來白酒業并購潮中,什么樣的標的企業會受到資本的青睞?
在2015年逆勢并購了山東溫和王酒業的四川鳳求凰投資有限公司,其董事長韓東對于投資白酒的理念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
四川鳳求凰投資有限公司、山東溫和王酒業集團董事長韓東表示,A股共有19家白酒上市公司,但全國一線白酒品牌的PE倍數相比其他熱門行業并不高。而資本在尋找投資、并購標的企業時,看重的并不是PE倍數,而是成長性高的酒企。
記者查閱A股19家白酒上市公司市盈率可見,19家公司中,有12家酒企的市盈率在40倍以內,其中,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的市盈率分別為25.5倍和21.84倍。
"茅臺、五糧液市值很高、凈利潤高,但市盈率卻很低,因為這些企業太大了,因此在資本市場中的運作空間相對較小。而區域性酒企,比如酒鬼酒、金種子酒,這些區域酒企上市后股價一路走高,則充分說明地方名酒的投資價值。"韓東表示,資本的本質是逐利的,越小的酒企,成長空間和成長速度會越高,資本越青睞。
在韓東看來,現在高端白酒的出廠價及渠道價格透明,在資本市場上,名酒的資本價值已經兌現完成,而區域名酒的價格相對不是很透明,成長空間大,因此,未來,中國的地產白酒品牌的資本價值會越發凸顯。
"資本選擇標的企業時,應選擇具有老品牌,只有老品牌,有根基的企業才有未來。"韓東表示。
事實上,韓東自2015年接手山東溫和王酒業至今,1年時間,溫和王酒業的規模從原來的1億元增長到目前的4億元,原因是這家酒廠具有歷史底蘊,抓住新資本引入、轉型升級的大好機遇,并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產品品質,并改變銷售策略,最終在白酒行業進入擠壓式競爭階段內實現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在肖竹青看來,中國的酒業營銷轉型需要從渠道驅動轉為消費者驅動,山東溫河王酒業集團實踐總結的經驗是分行業滲透與分圈層營銷。通過大數據精準營銷,大平臺彼此成就,溝通消費者意見領袖放大消費體驗傳播,讓消費者意見領袖帶動圈層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