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嘉在中國的“進攻”布局
盡管譽嘉在2013年尾做出了“只做銷售服務”的調整決定,但其在中國市場上的拓展舉措仍然可圈可點。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拓展與鋪墊,譽嘉旗下品牌在中國的市場布局才顯得有條不紊。其中,尤以“夏迪”最具代表性。
2010年,譽嘉獨立,其后經過一年左右的內部架構梳理,譽嘉正式在中國市場落戶。分拆進入中國市場之初,譽嘉旗下的兩大品牌夏迪與烙克,分別由福建吉馬和建發酒業負責全國市場總運營,但譽嘉的戰略則是要進一步擴大中國市場銷售,鑒于當時的市場情況,細化品牌及其代理權,是最為適合的途徑之一。而中國市場第一品牌CASTEL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譽嘉的思維,于是,他們采取了與CASTEL類似的招商合作方式。夏迪,這一進入中國市場最早的進口葡萄酒品牌,終開始了其品牌細化之路。
2012年期間,譽嘉公司旗下夏迪品牌取消了吉馬的全國總代理權,并先后引入了三家新的戰略合作伙伴,分別是深圳南宇兄弟投資有限公司、深圳金御酒莊和北京華龍酒業,其中,南宇兄弟代理其夏迪銳度和夏迪凱港兩個系列;金御酒莊代理其夏迪五代光輝系列。而夏迪體系中最為知名的郵票系列,則轉變為開放品牌,由譽嘉中國分公司直接運作銷售,在各區域內招分銷代理。這三家品牌運營公司都具有多年的國內外葡萄酒運營積淀,且也都擁有運作知名葡萄酒品牌的經驗,積累了諸多優質資源。他們的加入,可以說是迅速激活了譽嘉在中國的市場布局。
首先,深圳南宇兄弟投資有限公司,為CASTEL十大品牌運營商之一,2008年進入進口葡萄酒行業,始終保持著逐年穩定上升的增長態勢,團隊建設穩而不亂,產品選擇慎而不雜,亦是當前中國進口葡萄酒運營商中的佼佼者,全國市場資源和營銷理念都具有較強的實力。再者,北京華龍酒業,起步于哈爾濱,發展于北京及其周邊市場,在全國范圍內建有二百多家品牌專賣店,旗下亦代理有數款全球知名的品牌產品,與不同國家的主要供應商都保持著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是當前北方區域最具代表性的進口品牌運營商。第三,深圳金御酒莊,是由深圳長城堡酒業公司組建的新公司,長城堡酒業是中糧長城華南區域的重要代理商,主銷品牌煙臺長城,在廣東市場具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相比較前兩家企業,長城堡在進口酒領域的品牌運作經驗略顯遜色,但其在華南區域的銷售渠道則頗具優勢,且可借鑒國產葡萄酒銷售的一些營銷方式方法,為夏迪打開一個新的銷售空間。
譽嘉選擇上述知名國內酒商合作,是希望獲取一條通向更大銷售空間的捷徑,每家品牌運營商都有其優勢與特點,而因譽嘉在夏迪品牌上曾遺留有較多問題,其能夠在短時間內達成與大酒商的合作,也實屬不易。2013年,夏迪在中國的銷售布局已經基本成型,為了更進一步的提升品牌影響力,從而促進銷售,譽嘉公司還特別邀請了澳大利亞最負盛名的葡萄酒大師詹姆斯(James Halliday)到華,進行了一場推廣夏迪新品的大型發布會,令得夏迪的品牌形象與認知在中國市場更進一層。
除夏迪外,譽嘉旗下的南非著名品牌庫馬拉系列,也展開全國運營商招募,廈門港發集團和上海的一家貿易公司則分別是其庫馬拉系列的品牌運營商。而譽嘉旗下的一些規模不大的品牌,也在中國市場挖掘了不少新的合作伙伴。這一時期,夏迪在中國市場的拓展可謂是風生水起,進攻布局顯著。
中國酒商仍是巨頭們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
渠道最大的變化就是從過去餐飲、商超、夜場三大傳統渠道轉向電商、俱樂部、會員的個人消費渠道。未來將以高端產品走俱樂部O2O路線;低端產品走社區便利店微終O2O路線,控索不同層圈運作的商業模式,目前正在進行中。
進入2013年,中國市場的經濟與政治環境發生改變,葡萄酒消費量驟減,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作為全球葡萄酒巨頭企業,要保持在中國市場的形象,就需要有高昂的成本支出,顯然,從實際的銷量與所產生的運營費用相比較而言,性價比很不合理。于是,譽嘉公司放棄了獨立銷售,將中國分公司的職能進行了調整,由銷售型轉變為服務型,協助國內的各運營商進行銷售。至2014年上半年,這一調整已基本到位。
市場方面,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鋪貨與消化,原有的遺留問題已基本解決,夏迪銳度等品牌的上升勢頭開始顯現,F有運營商結構中,南宇依然保持穩定,華龍酒業通過專賣店體系銷售。唯金御酒莊,有知情人士告訴筆者,其核心負責人因個人身體原因,部分業務或將有可能轉手給另一家具有國企背景的大公司。于是,業界曾有傳聞稱夏迪代理權易手,但這一消息卻并不屬實。據深圳南宇兄弟投資有限公司營銷總經理張強透露,“夏迪銳度上半年的銷售情況十分穩定,且呈現出較好的上升趨勢,而夏迪的品牌產品系列,短時期內也不會發生變更”。在他看來,譽嘉從最初的大力尋找合作伙伴,到現在基本以服務運營商為主,是符合現階段的中國市場發展趨勢的。“國外的葡萄酒巨頭,在中國都需要一定的適應期,中國市場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而最能掌握并適應這些規律的便是中國的品牌運營商們。一方面,國外企業需要充分信任與支持中國的品牌運營商拓展市場;另一方面,中國的品牌運營商也應加強自身學習與提升,打造更為專業化的推廣平臺與推廣方式。這樣,才能實現強強聯合,讓更多的中國消費者品嘗到優質的葡萄酒產品。同時,也能讓更多的酒商分享成長收益”。
如果說CASTEL的成長軌跡是國際葡萄酒巨頭在中國市場上走出的一條示范性道路,那么,譽嘉就可以說是沿這條路向前進的第一位“路人”,盡管譽嘉在這條路上走的時間很短,但這條路卻也遠未到頭。CASTEL在開設了十大核心品牌運營商體系后,開始引入品牌自主運作,譽嘉則在拓展了幾家綜合品牌運營商后,選擇退居幕后,更大力度得支持酒商發展。我們不能肯定,在三五年后,當中國的葡萄酒消費氛圍再度高額提升,譽嘉是否仍將“御駕親征”,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市場上,擁有高專業度和資源整合優勢的品牌酒商們,始終會是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