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較量中,小米旗艦店以銷售額第一雄踞榜首。銷量擺在那里,除了羨慕嫉妒,你有什么好說的?!當然,小米現象也引發了白酒業的思考,在白酒業打造一款小米式的白酒,到底有沒有可能?
其實,小編在做了大量調查之后,還真是驚奇地發現了一個現象,對“白酒界小米”的話題和對此頭銜的爭奪,其實早已經開展。
白酒界的小米有可能嗎?
黎萬強:只做一款酒,每瓶只賺一塊錢、賣一億瓶
對于打造“白酒界的小米”,最廣為人知的觀點是出自小米副總裁黎萬強。黎萬強曾在公開場合說過,假如小米做酒,他有“三個一”的想法:只做一種酒,只賺一塊錢,每年賣到一億瓶。只做一瓶酒符合互聯網思維,即尋求單點突破;只賺一塊錢,是因為互聯網是免費的,免費的背后是微利的;最后一個“一”即要實現海量規;
吳向東:酒業的“小米”自華澤始
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也對打造白酒界的小米很有興趣,筆者在采訪他時,吳總很自信地說“酒業的小米自華澤始”的判斷。去年金六福“超級綿柔”推出后,同時提出了“一元戰略”。一元戰略即,華澤致力于發展市場容量大而利稅率相對較低的產品,只要市場容量足夠大,哪怕每瓶只貢獻1元錢稅收、5角錢利潤,也要做。吳向東認為,現在互聯網思維比較熱,低利潤戰略也是一種新嘗試,其實過去的許多光瓶酒企業也是這個思維,只不過名酒廠不屑于去做,現在就從華澤開始吧。事實上,零售價28元的金六福“超級綿柔”在短短的兩個多月就賣了1000萬瓶。
和君咨詢集團副總裁林楓:“小米模式”在白酒行業難以復制
白酒界是否能夠打造出自己的“小米”?對此,和君咨詢集團副總裁林楓卻并不看好,他指出,白酒行業做互聯網有很大的障礙,“小米模式”在白酒行業難以復制。
林楓把互聯網分為1.0、2.0和1.5。1.0是傳統互聯網,每個企業要找到打交道的方法。2.0大家討論比較多的是小米,這個模式能否復制,他認為有一個東西決定了傳統企業復制不了,因為傳統企業有巨大的存量,即使可以投資一個團隊,但業務模式很困難。所以2.0里面對于傳統企業的意義并不是特別大。核心的實踐就是基于這兩點之間找到一個1.5的模式,就是移動互聯網工具這個本身非常重要的價值意義,找到一種直接把消費用戶組織起來的低成本方式,所以要和傳統企業一起,讓傳統企業找到把本地消費者組織起來的平臺。把消費流量引到傳統渠道的終端載體,下一步讓消費者參與白酒的研發就變成可能。也就是說這種傳統價值鏈的改造通過引流的方式,逐漸變成現實,這是判斷傳統企業在互聯網化改造可能的一個路徑。
酒界“小米”爭霸賽,你來當裁判!
當前,已有很多產品參與到了打造白酒界的小米的競爭中。我們來看看,誰更有“小米相”。
“洋河微分子酒”高度契合“健康消費”理論,作為概念型產品,“洋河微分子酒”強調白酒品質,突出分子量小代謝快、口感更綿柔、包裝獨特簡潔等特性,從消費體驗角度出發積極打造微分子酒的健康品質。同時,“洋河微分子酒” 借助自身的洋河一號及互聯網中心,快速實現產品移動式宣傳與人際傳播,并運用朋友圈轉發、微話題、微生活等營銷新思維,充分調動用戶參與到品牌的互動傳播來。
除了關注酒質本身,小米功夫還實現了獨特至簡的包裝設計。小米功夫通過互聯網了解消費者的理想口感需求,據此調整傳統白酒原料配比,創新出最接近消費者理想口感的濃香型白酒。同時還讓消費者參與到包裝設計環節。同時,在營銷推廣上“小米功夫”堅持親近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和交流互動,“小米功夫”以酒為系,以微信朋友圈為核心平臺聚攏起一批號稱“米飯”的粉絲,建立了“小米功夫生活圈”,并以“吃貨節”等名目進行粉絲互動。
華澤集團打造的超級綿柔,核心聚焦超級大單品,以優質的酒體、精美包裝和極具誘惑力的產品價格迅速實現匯量增長。超級綿柔在上市前曾生產500余件,在山東等多個重點區域選擇千余位目標消費者進行口感測評,在收獲高度評價后才進行規模生產。在2013年的雙12大促銷節點,金六福啟動“王寶強大派福—超級綿柔全網首發預售零元搶購”活動,每天2800瓶只送不賣,連送七天,活動期間共有30余萬人涌入金六福官方旗艦店,為新品上市實現造勢效果,保證了產品和品牌的活躍度。
瀘州老窖的三人炫,借助電商平臺的運營數據,精準鎖定目標人群的消費興趣和消費需求,并充分運用社群媒體與口碑效應進行傳播。在品質上,經過10位調酒大師盲測、200多人盲品、1000名資深酒友測評,“三人炫”在口感最大限度地迎合消費者需求。在價格上,2斤裝的瀘州老窖“三人炫”139元的網絡首發價,并在上市之初采取“買一送一”的優惠政策,表現出類似于小米手機的優質“性價比”特性。
從互聯網預熱到官網預約再到開放購買,厚工坊“型男系列酒世界杯限量版”處處體現了 “口碑至上”的互聯網思維。厚工坊“型男系列酒”迎合消費人群趣味推出世界杯產品,同時還突出自身的漫畫風格與小瓶創意。在營銷方面,“型男系列酒世界杯限量版”大量應用了社交媒體,并通過一系列活動引起公眾參與興趣,最終達到口碑傳播的效果。因此,厚工坊的整體設計思路近乎完全遵循小米路徑:無限貼合用戶的需求,強化消費者二次購買。
如何成就白酒界的“小米”?
以上產品都在著力成為白酒界的小米。然而,“小米”到底有哪些特點?什么樣的產品才有可能成為“酒界小米”呢?
1、讓產品成為“病毒”。這話是說,要有高性價比的大單品,要讓行業和消費者同時為之尖叫,不僅需要產品優質低價為營銷推廣做支撐,產品本身還必須是營銷推廣的起點,產品即病毒,產品即傳播口碑的最佳媒介。
2、線上先火,帶動線下。縱觀上述有“小米”潛質的品牌都是擁有互聯網基因的。皆是在互聯網上進行宣傳營銷,獲取大批量潛在消費者的關注,而后在線下爆發銷量。
3、傳播口碑化,傳播手法更加關注消費群體。利用消費者喜聞樂見的語錄傳播語,比之其他傳統白酒的宣傳更貼心。
4、增強產品“帶入感”,形成粉絲效應。這是指要讓消費者參與產品生產。小米之所以能夠開啟“粉絲經濟”在于其讓消費參與了產品的生產環節,切實了解消費者需求,能與消費者形成互動,這就需要對消費者的心理特征與行為模式有較為深入的把握。
5、渠道電商化,消費者在哪里,渠道就在哪里。消費者的購物陣地越來越多地轉移到網上,于是白酒的消費渠道也開始慢慢向網上轉移。
6、服務強化互動性。產品與消費者溝通的頻次更多,消費者一些細微的意見反饋能夠更快速得到重視并在產品上進行回應。而之前傳統白酒在賣廣告,服務都是單行線,“有去無回”,所謂消費者服務也成了擺設。酒界小米需要真正把消費者放在第一位。
總體來說,盡管也有很多人質疑酒界小米的可行性,但無論如何,“小米經濟”和“小米粉絲效應”已經給白酒行業來帶了很多有益的啟示。總結而言啟示就這三點:要有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產品、要換換白酒營銷的新思維,要關注與一個群體的多方面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