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煙酒周刊雜志社執行總編輯、經濟學博士柳旭波
2015年,已經是酒類行業深度調整的第三個年頭了,總體上看2015年酒業開始趨好,有所回暖,行業發展基本觸底,但是,白酒產業基本面還沒有根本性改觀,從白酒業面臨帶動環境看,進入2015年后,酒業調整還在延續,并且基本上與宏觀經濟的結構調整進行同步,也進入了一個深層的調整期,此時酒類廠商需要量個改變,有市場需求,由高速增長轉變為穩定高漲,酒類產品結構由高價位調整轉變為全價位低落,大眾化的特點,進入這兩個趨勢,今年以來,各種創新,尤其是酒種創新如雨后春筍,有酒品風格的創新,有新酒種的大量出現,有消費人群的重新定位,有品牌推廣手段的創新,正是因為看到這種蓬勃發展的勢頭,《糖煙酒周刊》雜志社聯合全國糖煙酒會辦公室,發起了尋找中國酒業品類冠軍的活動,其目的主要在三個方面,第一,發現品類價值,強化渠道對于品類價值的認知,提升經銷商對于品類認同和提升結合度。增加廠商之間戰略合作機會,推動企業重新增長。第二,提高企業的創新動力,強化市場驅動力,為企業創新,提供戰略方向。第三,營造中國酒業產品多元化發展的氛圍,為中國酒業的發展提供多元動力。在今天的中國酒業品類發展的高峰論壇的現場,我們不僅將隆重發布通過投票篩選出來的各品類冠軍,并且,也會通過密集宣傳,多媒體現場展示的方式,將這批優秀產品向經銷商進行重點推介,最終達到這批企業與經銷商的精準溝通和合作。
糖煙酒周刊首席產業研究專家王傳才
去年秋天,我們對行業做出了兩個判斷,第一個判斷就是行業可能會出現非常重要的產業集中度的提升,今年,至少從上市公司角度來看,是獲得了廣泛的論證;第二個判斷,未來中國酒業有可能迎來一個品類多元化的時代,那么這個品類多元化有兩個基點,第一個是基于中國白酒香型的多元化,第二個是基于中國酒業酒種的多元化。品類多元是我們中國酒業未來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因此我的演講是一個提綱挈領式的觀察。
我們可以發現,中國酒業,特別是白酒業,成功的企業的背后,既有基于品牌定位的成功,也有基于品類地位的成功,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勁酒都是成功的例子。中國白酒,100億,200億,300億,400億大企業的背后,都有品類成功的影子,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今天看到很多中小企業,目前雖然盤子不大,但是,從品類的背后,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企業未來成長的軌跡。
因此我們這里,對品類的成長的軌跡做了一個基于市場層面的梳理。第一個,是基于市場細分的消費者的一個價格分類。其實我們會發現,所有的品類成功都一定是在某一個細分市場所獲得了戰略定位的成功,來看中國的小酒種,豉香型、米香型、創新香型,目前為止我們認為在消費者細分這個類別上的創新仍然存在著巨大的提升空間,因此,我們建議所有獲得這一次品類領袖和品類冠軍企業要更加關注基于消費者細分的戰略定位。
第二點,我們希望,這種品類的訴求是基于單一的價值觀的訴求,而不是復雜的概念訴求。
第三個我們認為,創新的口感的香型、很多小眾的酒種,在消費者的適應度上是存在問題的,因此我們覺得構成這個品類成長的趨勢和規模的最重要的要素,可能是市場的口感化。
第四個就是概念的訴求。我們會發現,其實在很多快消品的品類冠軍當中,概念的訴求給中國白酒行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啟發。比如我們大家所熟悉的加多寶、王老吉,它的概念訴求都非常積極,再比如六個核桃等,這些快消品的概念訴求充滿了創意和精準性。
第五個是推廣好創意,真正成功的品類市場,推廣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在我們這一次參評的品類當中,有一個品類在推廣上的創意是非常值得我們很多企業學習的,就是一擔糧二鍋頭落的推廣,非常具有創新性,他有效的將品類與精神文化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適應當下的市場需求的概念推廣,贏得了消費者。
第六個就是渠道簡單化。我們認為成功的品類一定是渠道模式比較單一的這樣的一個結構主體,而不是復雜的渠道結構和差異模式。實際上從當下的中國白酒行業可以看出來,主流的白酒企業,都在進行渠道的簡單化,無論是基于互聯網的,還是基于渠道扁平的,方向都是圍繞著簡單化的推廣路徑。
第七個是快速擴容法。一旦我們在這個品類上獲得了占位,一定要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這種品類在市場的強勢戰位,否則我們就會被競爭對手搶奪了這個位置,因此最好在市場擴容上有一個進攻。
最后一個,要闡述的是,構建高壁壘。品類的獨立性有三要素,第一個是技術性的,你構成這個品類的技術是有獨立性的,而不是簡單的模仿。第二個是市場的獨立性,你所開發的品類一定是具備相對比較可觀的市場容量。第三個是結構獨立性,也就是你所開創的成就,一定具備跟這個品類相匹配的特點,因此我們有一個很短的時間內,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品類它的屬性,以及品類給我們這個行業未來所帶來的成長和可能的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