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是中國東部經濟發達省份,在2014年,江蘇常住人口達7960.06萬人,居中國第5位,同時,江蘇13地市GDP全部進入中國前100名,人均GDP達81874元,居中國各省首位,由此奠定了江蘇酒類消費市場的繁榮,一度成為中國白酒的產銷量大省。
相關機構估計,江蘇省年白酒銷售額在70億元以上:高端白酒茅五劍、水井坊、國窖1573等有近17個億的銷售額,中低檔白酒的消費在30億元~40億元,剩下的則為中檔白酒份額。
據江蘇省酒類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王建英介紹,江蘇作為酒類產銷大省之一,其酒水銷量在全國排名第四五位,尤其是在近三年酒行業步入深度調整期,全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江蘇酒水市場產銷增長3%左右,這也說明江蘇市場仍具有發展的潛力。
蘇南、蘇北市場品牌競爭差異大
江蘇作為白酒產銷大省,歷來是各大白酒品牌的必爭之地,可以說市場競爭異常激烈,而由于地域等的差異,又可以將江蘇白酒市場大致分為蘇南、蘇北兩個區域,但這兩個區域競爭差異較大。
蘇北主要是省內品牌之間的競爭,蘇南則是省內外多個品牌競爭。
作為蘇酒的代表者—— “三溝一河”仍是地產酒的佼佼者,在各品牌市場分布上,除洋河形成全省覆蓋以外,其它各品牌格局均帶有明顯的地域性。比如雙溝、今世緣(高溝)主要銷量集中在其酒廠所在地及周邊區域。
蘇北市場可以說是江蘇的酒鄉,而“三溝一河”也主要集中在這里,有關數據顯示,蘇北地區白酒市場中,蘇酒大約占75%的市場份額,主流品牌為洋河、雙溝、今世緣(高溝)、湯溝。而海安地產酒品王,除占據海安縣以外,已經延伸至南通市,產品、價格等規劃合理,發展勢頭良好,不可小視。
而蘇北地區的徐州則是個特例,因其地理位置在四省交界,品牌選擇上與蘇南相似,其市場表現較好的是徽酒和川酒品牌,如迎駕、五糧醇、高爐家,高檔酒口子、五糧春尚可,洋河藍色經典則表現一般。
蘇南地區主要是徽酒、川酒和省內品牌在競爭。整體來看,省外品牌優于省內品牌:徽酒迎駕、高爐、口子,牢牢占據中高檔酒市場份額;川酒五糧醇、五糧春有一定份額,但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瀘州低檔系列依靠常年買一贈一促銷在低檔酒市場表現尚可;省內品牌洋河、今世緣較活躍,其中,洋河藍色經典在高端市場表現最好;今世緣產品線較長,無明顯主力產品;其它省內品牌活力不足。
總體來說,江蘇酒內部的競爭較為規范和合理,洋河、今世緣(高溝)、雙溝主銷產品分別占據高中低檔位。
其次,蘇南、蘇北在消費水平上存在差異。
從普通家庭消費來看,蘇南、蘇北地區之間的消費檔位相差不大。只是蘇北以地產酒消費為主,蘇南地區經濟較為發達,消費水平相對較高,則以知名品牌的中低檔白酒為主,省外品牌占據優勢。
而從高端白酒消費檔位來看,蘇南、蘇北均為100元以上。洋河藍色經典系列在全省占據了主要市場份額,尤其是海之藍在全省高端白酒消費中居首位。蘇南地區,茅五劍則占據了一定的高端市場份額。蘇北地區除海之藍以外,地產白酒的高端品牌在本土市場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如:今世緣國緣系列、雙溝珍寶坊、雙溝蘇酒系列、湯溝窖藏。
蘇南、蘇北的主要差異體現在白酒中檔消費。蘇北的中檔消費檔位在40元~80元,以地產酒為主。徐州地區例外,因為與安徽相鄰,徽酒影響較大,五年口子窖與迎駕系列表現較好。而蘇南的中檔消費檔位在70元~90元,明顯高于蘇北地區,徽酒占據主要市場。
蘇南、蘇北消費求同存異
對于整個江蘇省來說,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一致,只是在消費形態上呈現出了南北差異。
作為酒類消費大省,江蘇省的消費者比較成熟、理性,有著明確的消費需求。這主要體現在,自飲講實惠,聚飲(送禮)講面子,消費者在不同場合飲用不同的白酒產品,這種消費習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檔酒較少,消費兩極分化的現象。
其次,消費者對品牌有明確的價位認知,不同白酒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擁有不同的心理價位,各暢銷產品之間價格區間明晰。100元以上洋河藍色經典占據較大市場份額,80元~90元五年口子窖最為暢銷,60元~80元高爐家和洋河藍瓷銷量最大,三星迎駕占據30元~40元檔位。
江蘇消費者對品質和產品知名度較為關注。高中低檔白酒消費,都是建立在對品牌了解的基礎上。非知名品牌只能在縣級市場進行機會型銷售,地方性品牌只能在區域范圍內動銷。
在消費習慣相同的前提下, 受經濟等因素的影響, 蘇南、蘇北在消費形態上呈現差異。
江蘇省白酒的主流飲用度數在42~46度。但由于蘇北地區接近山東、河南等北方省份,民風樸實,男人性格直爽,酒量較大,飲用度數相對較高,多為46度。蘇南地區民風柔韌,男人性格溫和,飲酒適度,相對飲用度數較低,多為42度。
而蘇南經濟較為發達,消費層次比較高,中高檔約占總體銷量比重較大,消費結構呈紡錘狀,較為合理。
由于蘇南地區受上海、浙江地區影響,葡萄酒、黃酒等品類近年來在蘇南地區市場份額不斷上升,已經牢牢占據細分市場,并進一步分化白酒市場。
蘇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蘇南較低,中低檔白酒是銷量的主要來源。同時,由于商務等接待需要,高端白酒銷量較穩定。由此,蘇北地區白酒消費結構呈啞鈴狀,中檔白酒市場份額較少。蘇北地區相比較蘇南較為傳統,白酒、啤酒兩分天下,葡萄酒有一定表現。
中高檔葡萄酒成江蘇市場新寵
近年來,江蘇的葡萄酒市場發展強勁,不少企業紛紛將江蘇市場作為重點戰略市場進行布局。
國產的張裕、長城在江蘇市場競爭最為激烈。張裕實行一系列積極的政策、措施,在中高端領域的市場份額占優勢,其措施包括:一、設立縣級業務代表,實施深度分銷,由各縣的業務代表為基本單元,服務每個客戶,掌控市場情況,從而確保了張裕對市場的強力掌控。二、分產品、分渠道運作,并且分渠道招商,像團購、商超、現飲等分別招商,從而極大的增強了其競爭力,以及渠道的局部張力。三、嚴格管控市場。四是進行高端推廣。
然而,長城卻是江蘇市場最早被認知的葡萄酒品牌,在渠道方面長城也做深度分銷,但其在招商之后,在后續跟進服務上不是很到位,因此在上傳下達方面略有滯后,使得其市場反應相對來說不夠敏捷。
江蘇蘇南地區是我國長江三角洲最為富饒的地區之一,人們生活品質偏高,同時,其位于中國沿江靠海的中心位置,又靠近金融中心上海,對葡萄酒的接受程度比較高,市場表現不俗,由此也成為了“商家必爭之地”。
在蘇南市場,中高檔葡萄酒成為市場的新寵。據了解,蘇州的葡萄酒消費量已大有趕超白酒之勢,在常州,葡萄酒的消費增長很快,最近兩三年每年以13%的速度在增長。蘇南的葡萄酒消費熱潮也逐漸影響到蘇北地區,像揚州、泰州地區也都有經銷商紛紛開始尋找進口酒產品,希望在本地建立專賣店、會所、商超、團購等渠道。連云港,徐州等地現在也有很多經銷商關注、運作進口葡萄酒。
時下,有越來越多的區域經銷商加入到進口酒銷售的隊伍中來,進一步推動了江蘇進口葡萄酒市場的發展,也為江蘇葡萄酒市場帶來新的亮點。
進口葡萄酒的氛圍在江蘇日漸興起,市場銷售的品牌效應也逐步凸顯,像卡斯特在江蘇的認知度比較高,很多地級市場的分銷商都有代理此產品。
可以說,不論白酒還是葡萄酒,在江蘇市場都仍舊具有發展的潛力,江蘇市場也正處在崛起的重要時刻,相信隨著江蘇酒水市場的不斷成熟,其將迎來一個輝煌的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