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理性飲酒日”擬于每年10月第三個周五舉辦,今年的活動將于10月16日舉辦,主題為“理性文明,拒絕酒駕”,將以北京為主會場啟動,上海、重慶、廣州同步舉辦分會場,成都、貴陽、南京、合肥、杭州、青島、煙臺等十余個城市和地區同步推出市場活動。中酒協宋書玉秘書長認為主要包含三方面內容:第一,適度、愉悅地飲酒,不過量飲酒;第二,不在某些情況下飲酒,比如駕駛機動車、操作機器、懷孕時、疾病狀態下等;第三,未成年人不飲酒。那么就理性飲酒,我來淺談問題一二三,希望大家對于理性飲酒,健康飲酒有個初步認識。
1、酒精在人體里面是如何“行走”的?
酒,在人體內是通過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大腸途徑進行流通的。在流通的不同部位,酒精的吸收速度各不相同,一般說來,十二指腸>胃>大腸>回腸>口腔。飲入的酒精大約80%由十二指腸及空腸吸收,其余由胃吸收。在空腹飲酒時,人體大約1 h內可以吸收60%的酒精,1.5 h內可以吸收90%的酒精,2 h內可以吸收95%的酒精,2.5 h內所攝入的酒精則可全部被吸收。習慣飲酒的人,其酒精的吸收速度要比普通人快。而胃內有無食物及食物的量、食物的種類及性質、胃壁的情況及飲料含醇量等,也會對酒精的吸收速度產生影響。酒精經消化道黏膜吸收后,5 min即出現在血液中,酒后30—60 min可達到最大的血醇濃度。血液作為酒精的承載者,可將其迅速傳輸到人體各臟器及組織中并進行累積。醫學研究表明,體內酒精只有不足10%可經由尿液、呼吸、汗液及唾液等直接排出體外,90%以上的乙醇均需在肝臟進行代謝。大部分酒精是通過肝臟內的兩套解酒酶的作用被氧化代謝的。第一套酶是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第二套酶是微粒體乙醇氧化酶。肝臟對乙醇的代謝過程主要是氧化分解的過程,乙醇進入肝臟以后,首先在乙醇脫氫酶(ADH)的作用下氧化成乙醛,又經乙醛脫氫酶(ALDH)的作用轉化成乙酸,乙酸進入血液后參與乙酸的代謝過程,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同時釋放大量能量。
乙醇脫氫系統:乙醇→(乙醇脫氫酶作用)→乙醛
非乙醇脫氫系統:乙醇→(微粒體乙醇氧化酶作用)→乙醛
體內乙醇代謝流程:乙醇→乙醛→(乙醛脫氫酶作用)→乙酸→二氧化碳+水+熱能
2、酒量與什么有關?
剛剛提到了酒精最終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從肺被呼出,水從腎臟被排出。喝酒臉紅的人是只有乙醇脫氫酶沒有乙醛脫氫酶,所以體內迅速累積乙醛而遲遲不能代謝,因此會長時間漲紅了臉,只能期待肝臟里的P450(特異性比較低的一群氧化酶)來慢慢將攝入的酒精代謝掉。如果你身邊有喝酒海量之后面不改色的人,那也不要盲目羨慕,因為有兩種極端情況:可能他們的體內兩種酶都沒有,所以不會表現出臉紅的癥狀,只能靠肝臟慢慢分解,這樣的人最容易喝醉,肝臟也最容易受損。也可能身體里兩種酶的含量都極高,體內的酒精能夠迅速被代謝成為汗水和熱量排出。
第一套酶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這兩種酶的活力大小基本是由基因遺傳決定的,也就是說人的酒量大小基本是從父母那繼承得來的是與生俱來的。第二套酶是微粒體乙醇氧化酶,這套酶的活力較弱但卻是可以誘導的,也就是說經常喝酒的人這套酶的活力可以逐漸提高大約5倍左右,所以酒量又是可以煉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