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哥,為什么賣這個價?
郎哥的價格定得很有意思,同樣的酒水,包裝顏色一紅一藍,材質工藝略有差異,紅郎哥零售價 158元/瓶,藍郎哥零售價168元/瓶。請注意,這不是零售指導價或者建議價,而是有相應管理制度保障的剛性要求。
一般來說,同一系列的白酒,高中低檔SKU的價格差異是要超過15%的。因為只有這樣,同系列產品才有價格的梯度感,其品質梯度感也才容易被消費者所感受。
然而,郎哥定價所遵循的是不一樣的邏輯,為兩款產品所設定的10元價差,則更像是對目標消費者反復揣摩之后,所進行的大膽預測和互動。那么,郎哥 160 元左右的價格究竟是怎么來的呢?
傳統定價的細節定價是毋庸置疑的營銷核心。在營銷四要素中,價格是唯一必須確定一個數字的要素。對于消費者而言,價格就是他要獲得產品所付出的金錢。這時候,價格是一個衡量指標。但對于企業來說,這個簡單的數字不僅包含了物質產品的生產成本和稅金,還有營銷組織、渠道購買、消費者溝通等費用,以及企業盈利預期等等。所以,一款產品的定價,不僅濃縮著企業對目標市場的預判、對競爭態勢的評估,也濃縮著對市場運營的通盤考慮。
現在的白酒定價,預留終端操作資源已經是一個常態。
到了終端,競爭對手的開瓶費是多少?應該比競爭對手高還是持平?終端氛圍如何營造?以怎樣的比例和節奏投入?什么終端配促銷員,什么終端不配促銷員?促銷員如何管理,工資和提成的比例如何設定?團購價格設定多少?二批商、代理商留利多少?預留多少獎勵?每一個問題,都會影響到成本。
順渠道逆流而上,問題依然很多:廣告費用設定多大比例?酒水多少錢?瓶子、盒子、蓋子多少錢?稅金多少錢?營銷團隊運營費用大致多少?一年的銷售規模有多大?每一個問題,都會造成產品成本的變化,影響定價。但另一方面,這些變化又決定了在未來的競爭中,企業是不是有足夠的營銷資源。
選擇沒有對錯,但好的選擇總是服從于營銷整體策略,有助于實現營銷目標。操盤者心中必須有一盤完整的棋,我的產品依靠什么在終端達成銷售目標?敵我優勢如何?市場應該是怎樣的打法節奏?
消費者,是郎哥定價的溯源
郎哥的定價是不是也這樣呢?不完全是。
郎哥的定價也要考慮終端的一系列操作,從開瓶費到終端氛圍營造,一個都不能少。不過,郎哥定價的開頭是從尋找消費者開始的。先找到消費者,再看他們愿意為白酒付出多少錢。郎哥鎖定的消費者,是新一代的 70 后、80 后。
白酒行業關注消費換代已經有十年了,然而,這十年來,在與年輕人溝通這方面,白酒并沒有什么大的改善。為什么70后、80后登臺要受到如此關注?因為70后是一個分界線,前面和后面的人們完全不同,消費在這個時候,將會出現突然的轉向。
但是,白酒目前遠遠沒有跟上消費群體的變化。白酒依然沿用歷史、帝王將相、家國情懷等老套路,試圖與這群消費者溝通,其結果顯然是無效的。這是白酒最大的問題,也是白酒行業的最大機會。
郎哥的目標群體很清晰——換代之后的主力群體70后、80后。如果還需要進一步描述的話,可以加上中等和中等以上收入群體,那就比較接近于中產階級的描畫了。但即使是這樣,也是不準確的。是不是需要更加詳細地描述這個消費群體呢?我們認為暫時不需要。因為就目前來看,白酒行業中鎖定70 后、80 后品牌的只有郎哥。郎哥與其他白酒品牌已經形成了差異化,足夠對目標消費群體形成吸引力了。這種情形之下,沒有必要再去人為地縮小目標群體。
鎖定人群就能夠鎖定價格區間嗎?還不行。因為 70 后、80 后群體的白酒消費價格段從 10 元以下到 1000 元以上。僅僅這樣一個維度還不足以確定郎哥的價格。
物質、精神屬性讓郎哥定價找到了參照物
有了目標群體,我們再來構建郎哥與目標消費者的關系。把關系理清楚了,也許說該收多少錢就明確了。換個角度,這實際上就是定位。
一款白酒產品,總是帶給人物質層面的和精神層面的多維體驗。
在物質層面上,郎哥的酒體更適合現代人的飲酒需求。郎哥的酒體設計師沈毅指出,現代人喝酒主要是為了交談,酒要喝著舒服,刺激性不能太強,太強了影響談話;但是又得有酒味兒,得是酒,才有感覺,才能點燃,才能放得開。最后,好酒要醒得快,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這些要求,郎哥全部都達到了。
在精神層面上,郎哥既是消費者的朋友,帶來鼓勵和正能量;又是消費者自己內心的投影,時刻在關心自己,告訴自己,生活還有詩和遠方。紅藍郎哥,紅色的叫勵志紅;藍色的叫歐派克藍,藍天白云是國人的夢想,它代表自由和夢想。
這樣的產品定價有參照目標嗎?沒有。如果非要找一個參照的話,洋河藍色經典可以算得上一個。洋河藍色經典系列的價格是多少?100元、300元、600元。這是一個重要的參考。
消費場合,讓200元走進郎哥定價的視野
白酒消費非常特殊,同一消費者,根據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場合選用不同價位和品牌的酒是普遍現象。
郎哥發現,過去三年,餐飲終端正在悄悄發生巨變——大圓桌在減少,小方桌在增加。什么意思?高檔的、正式的宴請聚餐數量在減少,輕松休閑的三五人小聚會在增加。傳統的餐飲酒店經營困難,但個性化餐飲主題餐吧卻以每年 15% 的速度快速增長。郎哥發現,這類休閑式聚餐、主題餐吧的?驼檬 70 后、80 后。而這種場合大量飲用的酒是葡萄酒和啤酒,他們的酒錢往往是一款大菜的價格,也就是 50-200 元。這可以看成是他們愿意為一次小聚所付出的酒價。顯然,郎哥是要覆蓋情感流場合的白酒,因此,200 元價位區間應該重點考慮。但問題在于,郎哥是否只定位于情感交流的場合呢?
郎哥的包裝其實透露出了答案,純白的圓柱玻璃瓶,流線造型,極具握手感。西方波普藝術的外在勾勒,東方含蓄之美的內在神韻,達成繁復與簡約的統一,傳統與時尚的和解。是的,郎哥希望覆蓋白酒適齡人群的最大公約數。其兩種顏色適用于多種場景:朋友聚會、婚壽宴席、自己小酌、商務宴請。
雖然200元的價位段一直頻繁閃現,但以商務宴請的平均意向價來看則偏高。那么,郎哥的價格該如何鎖定?
競爭,最終鎖定郎哥價格
我們發現,現在醬香酒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品類。茅臺獨領風騷,成為醬香白酒的領頭羊。往下的第二品牌是紅花郎,特別是紅花郎10年,成了醬香白酒的硬通貨。在茅臺和紅花郎10年中間,存在600多元的價格空檔,但其中基本沒有全國性品牌的成長空間,甚至就連200元以上也不適于醬香品牌發展。
那么,100元以下又如何呢?由于醬香白酒的生產工藝特殊,零售價下到100元以下,除去各種費用,廠家獲利將非常微薄,這個品牌的持續發展就有問題。如此看來,100元以下和200元以上,均不適合全國性醬香品牌涉足。那么重點考慮的段位就集中到了100-200元之間。
白酒產品的定價,銷售規模的影響也非常大。操盤者必須要為郎哥規劃一個基本的銷售規模,用這個基礎規模來配套組織和人員。在集團層面,郎哥規劃的銷售盤子是第一年7000萬元,三年達到5億元。也就是說,市場年銷售5億元,50萬箱是郎哥的基礎銷售規模。
憑借郎酒中國名酒的背書、央視投放的氣勢,借助紅花郎“硬通貨”的市場地位,郎哥本來是可以把價格定到最高點 200元的。但郎哥的操盤手希望把50萬箱的銷量變成一個門檻,為后來者設置一個不大不小的壁壘。50萬箱是一個很不錯的銷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攤薄市場費用。當郎哥市場形成規模以后,跟進者就有可能面臨盈利困境,而郎哥則能通過控制成本來獲得優勢。于是,郎哥的價格被定到了158元和168元。
最后,在紅藍郎哥價格相10元這個問題上,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不一樣,讓兩款產品有一點能讓人感知的差異化。這和 IPhone 土豪金要多賣 500 元的道理完全一樣。對于郎哥的目標消費者而言,這10元錢根本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