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新疆啤酒業發生了一樁大事:全球第四大釀酒集團嘉士伯啤酒有限公司“飲下”同行業15強之一的新疆烏蘇啤酒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烏蘇啤酒”),收為全資控股子公司。嘉士伯集團中國區發言人胡鉞表示,嘉士伯目前沒有對烏蘇啤酒更名的計劃。
華潤雪花收購金威,百威英博收購金士百……歷經十多年的跑馬圈地,我國啤酒業競爭格局的逐漸穩定,消費市場開始出現結構性變化。
就在消費者還在懷念“奪命大烏蘇”的傳說時,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卻擔憂新疆啤酒行業的發展。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啤酒年產量達到4921.9萬千升,同比下降0.96%,這是24年來中國啤酒產量首次負增長。
根據啤酒花發布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顯示,受新疆整體啤酒消費和市場容量下滑,啤酒花業績出現下滑。通過本次交易,啤酒花出售啤酒等相關業務,注入未來盈利能力強、資產質量良好的醫藥流通行業相關資產(即同濟堂醫藥),公司主業實現戰略轉型。啤酒花持有的烏蘇啤酒全部股權以協議方式出售,嘉士伯現金支付對價5.59億元。
2014年中國啤酒業年度峰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前五大啤酒集團行業集中度高達75%,分別是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2014年,行業集中度繼續提升。何勇表示,中國啤酒市場已趨于飽和,啤酒業將從高速成長期步入更加穩定的成熟發展階段。
在新疆啤酒市場,自治區酒類專賣局局長金小平表示,從目前啤酒行業整體發展和多種限制來看,新疆屬于區域性的壟斷經營,目前啤酒年消費量約60萬噸,與前幾年相比,略有下滑,且低端產品通過薄利多銷以占領市場份額。
在全國啤酒市場出現萎縮的背景下,新疆啤酒企業產能卻在增加,企業看中的是新疆及周邊中亞國家尤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城市的市場潛能。
自治區酒類專賣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嘉士伯烏蘇啤酒在新疆擁有烏魯木齊、烏蘇、阿克蘇等地的7家啤酒廠,年生產能力約60萬噸,占新疆啤酒市場份額約60%以上。燕京啤酒年生產能力超20萬噸,占市場份額20%以上。剩下約10%的市場份額,則被青島啤酒、西涼、黃河等其他品牌啤酒瓜分。
金小平認為,新疆消費者年啤酒消費量約60萬噸,相對于80萬噸的年生產能力,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新疆啤酒企業想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走出去。
對于嘉士伯收購烏蘇,金小平分析,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新疆處在全新發展的新時期,嘉士伯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想借這股“東風”,將產品向中亞市場輻射,預計下一步是將其產品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城市進行布局。
這一點已得到印證。今年6月,首批17550瓶帶著俄文商標注解的烏蘇啤酒,通過巴克圖口岸進入哈薩克斯坦,這也標志著中哈兩國塵封20年的酒類出口貿易業務再次開啟。
事實上,作為全球啤酒巨頭的嘉士伯,早已在中國西部市場攻城略地,西藏發展、蘭州黃河、重慶啤酒等幾家主營啤酒業務的公司都與其存在股權關系。
從嘉士伯自身來看,收購烏蘇啤酒彌補了西北市場的短板。從整個啤酒行業來看,由于此前嘉士伯、百威等外資品牌在華收購個案不斷,區域性啤酒公司已被蠶食殆盡。
烏蘇啤酒被收購后,多數消費者關心的是,這個品牌能否保留下來。
金小平分析,啤酒屬于大眾消費,嘉士伯啤酒屬于中高端產品,目前在新疆產量很小,而烏蘇啤酒已經開拓、建立了穩固的銷售網絡,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考慮,嘉士伯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大動作。
烏蘇啤酒企業事務部經理高浩峰表示,成為嘉士伯全資子公司后,烏蘇啤酒將秉持本土強勢品牌與國際高端品牌同步發展的品牌組合策略,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組合都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提升。
這在業內并非個例。截至2014年底,青島啤酒在全國20個地區擁有60多家啤酒生產企業,其名下已經發展了嶗山、漢斯、山水等區域品牌,通過整合發揮主品牌和子品牌的協同效應,品牌價值連續12年蟬聯中國啤酒行業首位。
繼燕京推出白啤后,今年6月,青島啤酒高調推出全麥白啤,雪花白啤也處于內部測試階段,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燕京啤酒烏魯木齊大區經理陳中友表示,此次嘉士伯全資控股烏蘇啤酒,對燕京啤酒在疆市場的高端產品銷量會有影響。為應對樂堡啤酒,爭奪新疆高端產品市場,燕京啤酒全新推出了一款鮮啤。果啤、軟體飲料方面,推出一款菠蘿味果啤,日后或將研發新產品。
金小平認為,根據消費者口味的變化與產品多樣化的需求,未來新疆啤酒市場可能向高端品牌、特色品牌發展,或許會在果啤、黑啤等多種口味上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