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經典且悠久的探戈舞來說,二十年并不算什么。但能陳釀二十年的葡萄酒,實在非同一般。至少,在阿根廷是這樣子。然而,年輕一代的葡萄酒經營者正要顛覆當地由來已久的葡萄酒理念。從酒瓶外觀,到酒的風味,阿根廷葡萄酒將要出現激動人心的變革。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最明顯的變化就數酒標了。各式各樣的圖案,如超級英雄、埃舍爾立方體、甚至是一些十年前絕對不敢往酒瓶上放的拼圖都出現了。酒名也都以奇特的方式被印刷在酒標上,如“嘿!馬爾貝克”(Hey Malbec!)、“《美錯》”(Biutiful)和“Ji Ji Ji”。這一系列的新變化,都源于一群年輕的釀酒師和農學家,他們均對葡萄酒有著獨特的見解。盡管他們的父母追隨傳統并極力維護家族品名,這群年輕人卻選擇走另類的潮流路線。打個比方吧,此舉就好比他們正脫下以前的西裝革履,換上時下流行的牛仔褲和運動衫。時代變遷是原因之一,但阿根廷葡萄酒的改變可以說是大勢所趨。
創意無限的年輕人
這些新面孔大概30至40歲,帶著獨樹一幟的品味與審美觀,他們進入了葡萄種植和釀造行業。受到自身文化背景的影響,他們的工作理念也有別與老一輩的。馬蒂亞斯·黎西提(Matias Riccitelli)就是個好例子,該酒莊的Republica del Malbec在近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而另一位釀酒師馬蒂亞斯·米切里尼(Matías Michelini)則在葡萄酒的風味和包裝上進行了大膽地嘗試,不走尋常路。當然,年輕而富有創意的葡萄酒經營者并不只有他們倆,但這也足以說明,阿根廷的葡萄酒正邁向新的發展道路。
不走尋常路
年輕人帶來的新氣象不僅僅指酒標的創新,還包括新的風味和口感。與老前輩的想法并不相同,年輕的經營者正在做這樣的研究:他們希望收成期可以提前。如果說,在過去二十年,成熟度是一個重要的指標,那么現在,葡萄的新鮮度才是他們的追求。
盡管過熟的葡萄會使葡萄酒的風味變化不那么明顯,從而能夠奪取更多市場份額,但主打新鮮的葡萄則能更好地展現產區風格和它們獨有的特點。這樣一來,消費者的選擇范圍也就更廣了。這就是年輕一代的新理念,與他們的前輩恰恰相反。
兼容并包
在波爾多(Bordeaux)地區,富有內涵的且酒體飽滿的酒,尤其是波美侯(Pomerol)的葡萄酒和成熟的梅洛(Merlot),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創新的代表。美國的加州和納帕谷,也在世紀之初開創了生產剛強醇厚、層次分明的葡萄酒的先河。如今,這讓阿根廷青年們意識到,他們可以在傳統之外另辟新天地。
在阿根廷某些二線產區,走稀奇古怪路線的葡萄酒正嶄露頭角。阿根廷人看到,在勃艮第(Burgundy),即使面積很小的葡萄園,也能釀造出風格迥異的葡萄酒。而盧瓦爾河谷(Loire Valley)則是以新鮮、香草味濃郁以及鮮為人知的葡萄酒生產商而聞名。至于羅訥河谷(Rhone Valley),釀酒師則在醞釀他們自己的一套新的標準。這些地區并沒有因循守舊。相反,他們在不斷革新,生物動力葡萄酒就是最好的佐證。而這也恰好啟發了阿根廷的釀酒者。很多葡萄酒產區都在大力改革,阿根廷釀酒者們甚至把目光投到意大利,盡管這個國家還沒成為眾人競相模仿的對象。
各地關于釀造葡萄酒的理念并不相同,因此,阿根廷的釀酒師們不得不四處探訪學習。他們的足跡遍布法國羅訥河谷、意大利、美國以及意大利的波爾圖(Porto),只為以全新的角度詮釋對產區、葡萄品種和生產系統的理解。這些付出都是為生產更好的葡萄酒作出智力投資。
可見,所有的行動和努力都為創新帶來重要影響。我們也由此知道,只要對葡萄酒充滿熱情,并樂于探索,你的所思所想最后都不會白費。今天,也同樣如此。我們相信,阿根廷年輕一代的行動,將會為該地的葡萄酒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