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推波助瀾?政府文件推動?行業大佬任性?
總之,酒業收購并購,暴風雨來了。
歷史能告訴未來,原因也能告訴結果。
一、并購的原動力---對行業的未來預期
并購與“期望值”之間的關系,是互相決定的,是循環刺激的。
第一,并購行動體現了購買者對行業及企業的期望值預期。不同并購體現不同的預期。
第二,期望值是行業與企業的重要動力。“千夫所指無疾而終”:一個健康的行業或企業,如果希望它死的人達到一定程度 它真的會死。反之,“眾望所歸”的企業行業或個人,沒真實本事,也能發達。凱恩思系統研究了“期望值”的“動力”價值。
第三,期望值是個中性詞。因為“未來預期”而并購,不一定是“整體預期良好”而并購,而僅僅是“所購比所有的預期良好”,為了保值,為了退路,而并購。但依然可以理解為,因為“期望值相對較高”而并購。
第四,非經濟原因導致的并購。因為政策原因、個人私利,或其他原因,導致的并購。政府出于維穩、就業、國企脫困、國企改制、國企做大做強、國企海外政績等的需求,安排國企實施合并、安排國企對外收購,安排民企收購國企。
二、酒業并購的五種類型
1,不看好所購企業,但看好所購企業的某些價值。
(1)投機性并購,看中酒廠土地、原酒。受地方政府邀請---并購---急功近利性銷售----廠房用于房地產等項目---酒業萎縮或停止;
(2)投機性并購,為包裝上市或上市公司營業額而收購---短期強力宣傳迅速擴大銷量---虧損,品牌透支---收購者達到股市運作的目的。
這兩種并購出現,體現了中國制度的不完善,法制的欠缺;體現了中國資金資源的配置已經嚴重錯位,不該有錢的投機者占有了大量財富,只會做壞事,不做好事。但也說明了一個期望值問題:部分酒企,不被看好。但局部資源被寄予了某些期望,包括邪惡的欲望。
2,體現市場競爭的高度激烈程度,體現酒廠轉型的并購。
這種并購,應該說剛剛萌芽。它的特點,就是酒廠的“前向一體化”并購。瀘州老窖的“柒泉模式”、“智同”模式,青海青稞并購中酒網,都體現了酒廠觸角前伸的努力,明顯提高了酒廠的競爭力。但是,“前向一體化”發生的次數還不多,說明酒廠對經銷商的號召力依然強大,酒廠層面競爭并不激烈,多數酒廠還可以舒服地“就地加價轉手倒賣”,“工廠+貿易”。說明行業存在巨大的成長空間!
3,業外著名企業并購酒廠,國外著名酒企并購酒廠,體現了極高的“期望值”預期。
它們的期望值預期,不僅是動力,還是動力源~能吸引更多動力加入。
4,后向一體化的并購最多。如金六福的系列并購,韓經緯的收購山東酒廠,中糧的收購酒廠。
(1)它的出發點是運營商的安全,體現了“工業企業比商業企業安全”的預期;
(2)它是品牌行為。酒廠品牌,有利于豐富企業品牌的內涵。中國社會還沒有培養起對“品牌資產”的尊重,人們更偏重于信任酒廠、而不那么信任銷售公司。并購酒廠,使商業公司的企業品牌更豐滿。
(3)企業戰略進一步明晰。立足于自己的酒廠,使商業企業的供應鏈戰略得到清晰,從而引致一系列驅動市場的策略得到規劃。
(4)改變酒廠之間的力量對比。
5,酒廠并購酒廠
(1)為了某酒廠的銷售網絡,團隊,原酒,而收購該酒廠;
(2)為了短期的GDP而收購;
(3)當地政府邀請,盛情難卻而收購;
(4)為幫助被收購企業脫困,延緩工人失業,而收購;
(5)為降低物流成本而收購;
(6)損公肥私而收購。
酒廠收購酒廠,最該注意的是品牌保護,怎樣防止品牌被稀釋。
三、為戰略而并購
1、企業鏈規劃
先有“企業鏈規劃”,再有并購來深化企業鏈;
先有“企業鏈規劃”,無論現在或將來是否實施并購;
即使完成了并購,也要責任分解。企業內部交易要“親兄弟明算賬”,象對待外部企業一樣對待已收購企業,以“企業鏈+內部銀行”來體現經營的責權利。
所以,并購的前提,并購之后的運營,都是“企業鏈”。企業鏈是個早已存在的普遍事實。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已經不存在;現在的市場競爭,實際上是早已企業鏈與企業鏈之間的競爭;所以,企業鏈之內的各個企業可以象一個企業一樣,在銷售信息、物流成本、倉儲成本、員工績效評估、促銷策劃等方面“無縫對接”;“反向營銷”、“數據庫營銷”、“訂制營銷”、“供應鏈營銷”等,都是用來支持“企業鏈營銷”的。并購,不過是把“企業鏈營銷”改變為“內部營銷” 。
2、核心能力支撐
駕馭不了的女人,仗著有錢而娶進門,然后是紅杏出墻等一系列麻煩,最終離婚、分走家產。
整合不了的資源都是包袱。為了戰略目標而規劃核心能力,基于核心能力而收購。不要因為對方稀缺而收購,不要因為對方行情看張而收購,不能因為對方價格誘人而收購?傊,要有基于核心能力的戰略目標,基于駕馭能力的收購。
3、整合戰術
“優勢互補”是手段。
能否運用“優勢互補”這個手段達到戰略目的,靠的是資源整合的能力。先學化功大法,再吸他人功力吧。
4、創新
看中一家企業的全部價值、收購他的董事會與財務部,被收購企業只是改變了投資者利益主體,當然沒什么不對。
這也是企業的擴張之路,成長之路。但這只是賺錢,不是戰略;趹鹇缘氖召,一定包含創新。1+1,因為互相激活,互相創新,而大于2。于是,社會總財富,在并購中增加,而不僅僅是轉移。
并購,最好是資源配置的優化;bigger than bigger 的并購,則是戰略導向的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