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兩年,在“魯酒振興”號召下,一系列政府層面以及企業層面的動作頻頻,行業人對魯酒板塊的關注空前,同時,引發諸多期待……這其中,對魯酒龍頭企業的聚焦與討論特別多。與其他板塊相比,魯酒領軍企業以“團”計數,形成了自己的發展特色。
領軍企業團持久的平衡生態
魯酒從“四大家族”(蘭陵、景芝、孔府家、泰山)到“八大金剛”(蘭陵、景芝、孔府家、泰山、國井、古貝春、瑯琊臺、趵突泉)再到加上花冠的“九大集團”可以看出,魯酒一直以來是以領軍團的形式出現在行業中。除去這些領軍企業外,還有部分在一個城市有較大市場占有率的酒企以及諸多縣域酒企。多年來,各類大大小小的酒企處于相對平衡的生態環境中。
領軍企業之間層次差距不明顯
從領軍企業團的市場發展來看,區別貴州,茅臺一家獨大的狀態,也有別于川酒“六朵金花”相對較大的體量,魯酒領軍企業團有自己的特點:第一,彼此之間雖然發展有差別,但具體來看,并無明顯層次劃分,大多數集中在5-30億元;第二,扎實的根據地市場。大多魯酒領軍企業都做好了自己的根據地市場,主要的市場份額也來源于此,規模相對較大的企業,在根據地市場基礎上有向周邊拓展;第三,文化底蘊深厚。魯酒領軍團長久以來發展相對穩定,大多屬于省內的老牌酒企,文化底蘊豐厚。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品牌成長速度與對龍頭的期望值有一定距離
相比于其他板塊,魯酒領軍團中單家企業的品牌力還有待提升,雖然有景芝、國井、花冠等優秀企業存在,但品牌成長速度,與魯酒板塊對龍頭企業的期望值還有一定距離,因此,品牌成長是龍頭企業亟需提升并長期堅持的一項工作。
加強品牌梯次培育,誰是領袖?
6月,山東省政府網站發布了《關于加快培育白酒骨干企業和知名品牌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到2020年,培育一批全國知名的白酒骨干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具有國內影響力的知名企業,提升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優秀品牌企業。培植骨干龍頭企業囊括多家重點單位。加強品牌梯次培育,培植2家主營收入過百億元的全國白酒領袖品牌,培植5家企業主營收入過30億元全國白酒知名品牌,培植20家企業主營收入過5億元全國白酒區域品牌。今年3月,山東省白酒品牌發展聯盟成立大會上,支持魯酒骨干企業兼并重組和上市,壯大企業綜合實力成為聯盟發展重點之一。那么,寡頭名額有限的情況下,誰將占得先機?
“寡頭領袖”會在“九大集團”中誕生嗎?
“九大集團”集中了絕大多數骨干企業,“寡頭領袖”在這九家集團中誕生應該是大概率事件,但市場風云變幻,也并不絕對,九大集團之外,還有一些企業發展勢頭良好,諸如云門、百脈泉等。
集中化趨勢下,聚攏山東市場的會是魯酒嗎?
從市場表現來看,行業分化發展已經成為事實,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更加凸顯,在市場總銷量相對穩定,并且近期內沒有大增長的現狀下,市場在向少數名優企業集中,尤其是凈利潤,集中化趨勢更明顯。并且,凈利潤的集中趨勢更傾向于全國一線名酒企業,各區域市場同樣囊括其中。魯酒板塊,由于全國性名酒品牌的稀缺,在這輪集中過程里,被拿掉了部分銷售份額。
山東市場,現在面臨兩大吸力,一是全國性名酒的吸力,二是區域強勢酒企的吸力,山東強勢酒企能夠吸走多少市場份額,實現多大程度的集中化,還有待時間以及市場的考驗。但實現了省內較高程度的集中,或許是魯酒“寡頭領袖”的必要條件。
魯酒“領軍企業團”的形勢已經呈現多年,當下一些政策以及市場強分化的趨勢,讓行業對魯酒板塊龍頭企業的變化看到了一些“苗頭”,但魯酒板塊較強的發展慣性,又為這種變化增加了阻力。從“領軍企業團”到“寡頭領袖”,需要的時間,或許很長,也或許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