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煒相識多年,畢業于華東師大心理學系的他,有著對市場的高敏感度。在他看來, 中國葡萄酒產業發展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精細化階段。
抱著友情客串,放棄了在衫衫集團的重要職位,進入了葡萄酒行業。令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是,偶然進入的行業,結果一干就是15年。
回想當年,在之前的頂峰時期,放棄了不少機會,但,這些年來唯一沒有放棄的就是對葡萄酒的迷戀,金煒笑著說。
法國有一句諺語:打開一瓶葡萄酒,就像打開一本書。金煒說這是葡萄酒最有魅力之處。從此他引申出自己的葡萄酒哲學——“打開一瓶葡萄酒之前,就要打開一本書”。
如今,中國葡萄酒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高端酒的消費人群有哪些變化?需要從哪些方面來抓住他們的消費心理?作為中國葡萄酒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上海海圈投資集團總裁的金煒給了我們如下的答案。
當然,關于高端葡萄酒,首先應該明確一個定義。金煒認為,在前幾年,高端葡萄酒的衡量標準只有兩個,那就是價格和名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拉菲,與其同一級別甚至檔次遠超的酒但名氣沒有拉菲大,拉菲的價格在土豪和官員們的沖天酒氣中扶搖直上,成為中國葡萄酒市場中高端酒幾乎唯一沒有之一的旗艦標志。如今,這個衡量標準已時過境遷。新的高端酒衡量標準已被新的消費人群重新建立。
顯然,反腐高壓使政商豪宴已成忌諱,以膽子取勝的企業家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如今的企業高管拿著本科、碩士文憑再不弄個中歐長江的商學院MBA都不好意思上崗。同時,80后已完全成為社會主流消費群,而80后這個群體海歸比例遠比前幾個年齡段的人群高,換言之,80后群體的國際化程度是目前主流消費群中最高的。
金煒說,這些社會結構的變化都形成了全新的高端葡萄酒消費人群。那么,新的葡萄酒消費人群顯然不是土鱉,當然也不愿意當冤大頭土豪,而葡萄酒又是日常應酬的必舉之物,回到家也許為了健康,也許為了附庸風雅小資一番,也許為了宣泄白天積聚的壓力,也會小酌一下。
在金煒看來,這個消費群體的經濟能力,沒有必要像市井和老農一樣開一瓶湊合的過過癮。他們,必然帶著一定的消費能級指向,相對理性地選擇合意的葡萄酒。這個葡萄酒自然應該是高端的,否則在外對不起自己的身份,在家對不起自己的心理。但這種高端,是有一定理性的高端,不會如土豪般,只買貴的,不買對的。
那什么是對的呢?這也就是我們的高端酒引導消費入口。對此,金煒給出了以下5個重要的引導入口建議:
引導入口一:領袖產區。
領袖產區是全世界層面上的葡萄酒行業和消費者公認的主要產酒國的最有代表性和乃至最優秀的葡萄酒產區。
通常一個主要產酒國只有一至兩個領袖產區,大多數只有一個,如舊世界的西班牙,領袖產區為里奧哈;美國的領袖產區為納帕;澳洲的領袖產區巴羅莎。影響力最大的葡萄酒產酒國法國,盡管有名聲都不小的十一大產區,但能列為領袖產區的也只有三個:勃艮第、波爾多和香檳。
但凡引導選擇領袖產區的產品,就算進了大門。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葡萄酒專家委員會發起和主辦的“國際領袖產區葡萄酒產品大賽”已經連續組織了五年。有幸作為策劃者和參與者,我個人的初衷也是希望借助行業協會的力量在中國的葡萄酒消費市場上逐漸建立一個科學和健康的高端葡萄酒參照系。
引導入口二:代表品種。
領袖產區只能算是一個大門,代表品種才是小門。大門進對,還得小門進準,才會開始領略高端葡萄酒的佳境。一個產區有很多適生品種,但只有品種典型性表現在該產區最為突出,優點為世人絕對公認的釀酒葡萄品種才能稱為代表品種,最有資格成為高端酒。
比如法國波爾多左岸的赤霞珠、右岸的美樂,勃艮第的黑比諾和霞多麗,澳洲巴羅莎的西拉子以及阿根廷門多莎的馬爾貝克等。世人皆知羅曼尼康帝是酒中之王,但這個牛炸天的王中王必須是勃艮第羅曼尼村康帝老哥當年與皇上女朋友彭碧渡夫人爭強斗勝得來的那一小片土地上的黑比諾釀就才算。
曾經拜訪這個表面像個小地主院子般的酒莊,在院子里溜達時看到他們家擺著一瓶酒,也是這個家族的葡萄園生產,但不是在勃艮第,而是在普羅旺斯的園子,品種是赤霞珠,雖然也是超級名門望族嫡系的仔,但價格親民地大跌眼鏡。這就是領袖產區和代表品種構成高端酒基礎的奧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