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型”白酒產業,是支撐仁懷市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的一項支柱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個被譽為“中國酒都”的縣級市,出現了兩次發展白酒產業的高峰期,有人幽默地調侃:仁懷發了兩次“酒風”。
然而,每一次“酒風”之后,都會遭遇一場寒冬。面對全國經濟下行壓力,面臨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一個擁有200多家規范白酒企業、數以千計白酒品牌的仁懷市,如何通過“供給側”改革,盡快適應新常態,迎接一場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使其早日走出低谷,轉型升級才是唯一選擇。
兼并重組促轉型
“茅臺酒銷售價格的波動就是仁懷地方白酒產業發展的晴雨表。”一位長期關注這一行業的業內人士如此評價。
2011年底,白酒產業進入寒冬和深度調整期的信號已經開始釋放出來,而對此非常敏感的仁懷市決策層和業界精英們,并沒有因為突如其來發生的變化而感到恐慌。
“2012年6月,作為仁懷市白酒產業核心區的茅臺鎮,就如何應對變化,在規劃‘醬香型’白酒產業發展區域布局時,針對鎮內白酒企業長期以來出現的‘小、雜、亂’現象進行了整頓和規范,這一做法就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兼并重組。”仁懷市委常委、茅臺鎮黨委書記王強說。
據了解,在短時間內,茅臺鎮就下猛藥、出重拳取締、關閉了非法白酒生產企業和小作坊210家,污染企業66家。
通過引入“祥康”、“賀天下”等戰略投資者,推進地方白酒企業實現規范重組。目前,鎮內資產規模上億的酒類企業已達10多家、千萬以上的達50多家,其余企業的規模均在500萬元以上。
“在當今變幻莫測的白酒市場上,如果還像過去那樣偷偷摸摸、小打小鬧,做一車賣一車,甚至干一錘子買賣的事情,早就行不通了。要想去搏擊市場風浪,必須練好內功。”這是在白酒市場摔打了30多年的酒老板陳果的切身體會。
在去年8月6日召開的仁懷市委工作會議上,遵義市委常委、仁懷市委書記張翊皓說:“仁懷市要以打造千億級產業和培育千億級園區為目標,以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精準制定白酒產業轉型升級方案,開展‘白酒產業戰略重組和產業層次提升五年行動計劃’,‘十三五’期間要按照1個千億級企業來引領、3個100億級企業來支撐、10個10億級企業來帶動、40個1億級企業來跟進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1314’白酒工業骨干集群的轉型支撐作用。”
品牌引領促轉型
按照“扶持龍頭、創建品牌、擴大市場”的這一思路,近年來,仁懷市在支持酒類企業爭創馳名品牌、著名商標的同時,還做好“仁懷醬香酒”的地理標志證明和商標認證,并建成了“仁懷醬香酒”的地方標準體系。未來五年,仁懷市要爭創中國馳名商標10件以上、著名商標120件以上,形成合理的白酒品牌梯隊,提高“仁懷醬香酒”在市場上的話語權。
在茅臺鎮的楊柳街上,酒旗獵獵迎風招展,賣酒的商鋪一家緊挨著一家。一家叫“茅村黔酒民俗館”的店鋪尤為引人注目。記者走進店里參觀,這哪里是在賣酒,儼然是一個釀酒工藝的博物館。館內陳列的一件件古法釀酒的工具以及飲酒的器具,讓人置身于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之中。
“在白酒產品同質化競爭越來越白熱化的時候,已經顯得非常理性的消費者,在琳瑯滿目的產品中,更多的是尋找屬于個性化極強的東西。經營者真要想略勝一籌,除了確保過硬的產品質量外,還必須在研究酒文化上下功夫。當下,賣酒的時代已經結束,而‘賣文化’的序幕正在徐徐拉開,我們打造的個性化商鋪便是緣于這一初衷。”“茅村黔酒民俗館”老板丁浩峰笑著對記者說。
“近年來,仁懷的酒老板通過賣酒而悟出了許多營銷的道道。知識產權意識、品牌意識、文化意識逐漸深入人心,并開始付諸行動。”該市白酒協會執行主席呂玉華說。
市場拓展促轉型
在白酒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以來,仁懷市的白酒企業按照“政府引導、酒協搭臺、企業唱戲”的方式,紛紛創新自己的營銷模式。
據了解,2013年以來,仁懷市委、市政府分別在上海、北京、深圳、哈爾濱、長沙、廣州等地舉辦了十多次招商引資暨“仁懷醬香酒”推介活動,并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杭州娃哈哈集團、上海家化集團、天津天士力集團以及吉林省的祥康集團等戰略投資企業相繼落戶仁懷。
特別是2014年4月,仁懷市白酒協會發起的“醬香中國行”活動在河南省鄭州市正式啟動以來,每到一地都掀起了“仁懷醬香酒”銷售旋風,一份份合同、一張張訂單像雪片式飛來。
設立在杭瑞高速公路仁懷服務區的“中國酒都名酒匯”,充分利用“互聯網 ”等現代商業模式,精選以貴州茅臺酒為龍頭的優強企業加盟入駐,打造線上線下銷售一體化平臺,吸引了大量南來北往的游客前來品評購買。
“這個酒香四溢的‘醉美服務區’,既有產品銷售,又有酒文化展示,通過利用這種形式打開了一個嶄新的銷售渠道。”市長梁錚說。
位于仁懷市國酒大道的中國(貴州)醬香酒交易中心,自2015年成立以來,積極嘗試“互聯網 醬香酒”的模式,讓企業離市場越來越近、讓企業離資金越來越近。由此,吸引了本土100多家有實力的生產、銷售企業入駐,從而聚合了大量的生產數據、流通數據和需求數據,同時,不斷產生新的交易機遇。
目前,這個中心正在把白酒等傳統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與大數據、大健康和山地旅游等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市場銷售模式的創新帶動生產方式、組織方式、融資方式和服務方式的創新,在“無中生有、借題發揮”中去尋找“藍海”。
相關鏈接
一組看似枯燥的數據卻令人振奮:仁懷市的白酒產量2011年為19.6萬千升、2012年為25.3萬千升、2013年為30.7萬千升、2014年為34.1萬千升、2015年為36.8萬千升、今年前4個月為12.6萬千升。
據了解,目前,仁懷市正在以融資創新促轉型的模式,按照“模式創新、產品多樣、引金入仁”的思路,圍繞“金融信用市”創建,深化銀政、銀企合作,同時,抓住“新三板”轉為上市公司的機遇,用政策來鼓勵支持白酒企業上市融資,幫助企業解決過渡期生產建設資金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