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改革初見成效
酒類專家王傳才則表示,國內酒業要反守為攻實現反轉,必須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在外部環境較為難于改變時,急需改革內部激勵機制來支撐增長。尤其是一些后進國有酒類企業增長乏力、戰略模糊、執行欠佳,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而改革一個主方向就是“混改”(混合所有制改革). 從制度上看,如今不少上市酒類企業推動內部機制變革、創新,尤其是很多將進行混改,將為行業帶來長期利好。
2014年12月,老白干酒推出“混改”方案,計劃通過定向增發募資8.25億元的方式分別引入戰略投資者、經銷商以及員工持股,拉開白酒國企改革的序幕。該“混改”方案驅動老白干二級市場股價收獲連續三個漲停板,并在隨后繼續走高,成為白酒板塊上漲的“領頭羊”,不足2個月時間漲幅超過90%,市值由36億元大幅上升至最高70億元。
無獨有偶,2014年12月五糧液也在與投資者的溝通交流會上透露,2015年將實行國企改革,引進戰略投資者。據悉,五糧液已與包括長江資本在內的3家投資公司共同出資1億元設立宜賓五糧液創藝酒產業有限公司,五糧液持股45%。
緊隨其后,2015年1月沱牌舍得大股東沱牌舍得集團改制同樣也邁出關鍵一步,發布了混改方案,沱牌舍得集團70%股權以12.19億元的價格在產權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沱牌舍得實際控制人也將因此發生變化。沱牌舍得有望成為第二家民營資本控制的白酒上市公司。
除了上述3家企業之外,貴州茅臺控股的貴州賴茅酒業有限公司于2014年10月注冊成立,引入了中石化易捷以及經銷商深圳市國茂源酒業為股東。山西汾酒 、酒鬼酒、金種子酒等也存在較強的改制預期,也在以不同的方式“試水”混合所有制改革。去年,中糧集團間接入主酒鬼酒,也讓酒鬼酒在銷售領域邁出混改步伐。
未來白酒國企改革將呈現從中、大型的一二線企業到業績差、小型的三四線企業開始推進、以點帶面的特征?梢哉f2015年,國企改革將成為支撐國內酒業的一條主線,混合所有制將為酒類行業注入新活力,給酒類企業帶來改革紅利。
另外,目前一些白酒上市公司不再“單純”了,努力進行多元化擴張,比如增加果酒、保健酒、預調酒等生產開發,防止“一條腿”走路的負面效應,這將給整個行業帶來回暖預期。
還有部分大企在市場疲弱期進行逆勢擴并購,這將有利市場的規范集中、做大做強,使一線白酒企業擺脫增長緩慢的窘態。如擁有巨額現金的五糧液在過去兩年中,已分別收購河北永不分梨酒業和河南五谷春酒業。預計五糧液、茅臺、洋河等一線龍頭白酒企業在2015-2016年的并購動作有望提速,市場強者恒強弱者愈弱的格局將更加明顯。長遠而言,這將有利中國白酒業更好成長。
值得注意的一條政策新動向,也將為白酒行業注入新活力。4月10日,商務部發布的廢止外資進入名優白酒股權比例限制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施行,此項新政策意味著國家允許外資法人掌握中國名優白酒企業的控股權。這意味著外資并購、控股中國白酒業無需再走“曲線路線”,可以直接投資中國白酒產業,使得白酒企業的“混改”余地更大。
另外,渠道重建,互聯網++改造,亦能提升企業經營效益。渠道是酒類生態鏈的關鍵環節,在“互聯網++”政策強力驅動下,白酒企業存在強化優化既有營銷網絡的強烈沖動,搶先邁出第一步的優質企業無疑將受到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垂青。青青稞酒 4月13日公告正籌劃控股中酒網,引起該公司的股價大漲。目前白酒業具有較強的互聯網基因、進行互聯網+改造主要有青青稞酒和洋河股份,未來錢景看好。而張裕葡萄酒4月底則宣布2015年將計劃投資10個項目,總投資額度高達19.1億元,當中涉及張裕國際葡萄酒城的投資額逾14億元,海外并購和利用互聯網+加碼布局海內外業務投資額約3億元。
行業前景仍不容樂觀
相對一部分人的樂觀情緒,行業人士對國內酒業未來還是略顯謹慎。
“任何行業都有巔峰與低谷,酒行業亦不例外。如今種種現象似乎都在表明,中國酒業已經走過了一個歷史谷底。”不少酒商均表示“雖然酒業寒冬還沒全結束,但不會再有比2014年更糟糕的了,2015年國內酒市將迎來觸底反彈,小幅上漲。”
福建是國內酒類消費大省,是國內酒業走向的一個主要方向標。在泉州市酒類協會秘書長官禮耀看來,歷經2013、2014年的盤整,國內酒業已從過分依賴政府、軍隊等公務消費中逐步擺脫出來,新培養的商務消費市場、私人消費市場等逐漸培育起來,白酒、紅酒業無論是從銷量還是價格而較,歷經史無前列的大洗盤后已處于一個歷史最低的位置,幾乎跌無可跌,所以,行業觸底反彈是必然,但是,要說國內酒類行業“春天”已經全面來臨,似乎說得過早些,尚需再觀察一段。
廈門酒類同業公會秘書長陳惠玲也是謹慎表示,白酒、葡萄酒作為中國酒業的主要代表,雖然尚未得到有關兩者今年一季度銷售的完整統計數據,但是,部分龍頭品牌的增長是一定的,同時行業分化日趨明顯,三四線品牌、代工品牌可能繼續低迷,甚至還有可能在本輪調整中被淘汰出局。福建白酒、葡萄酒白酒行業尚處于弱復蘇時,不能過分樂觀。唯有“外塑形象內強素質”,國內酒業才能鳳凰涅槃,春意濃濃。
目前統計局備案的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在1500家以上,行業集中度低。在整體經濟低迷、市場競爭激烈以及資源向上市龍頭公司傾斜的背景下,預計行業整合、購并進程有望加速。
時下中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作為消費品行業的酒業,同樣已進入增速換擋期。如何破解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帶來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取得新常態下的新成效,成為擺在國內酒類廠商面前的首要問題。
面對深度調整,除了在“混改”有所作為,白酒業要持續回暖而不是短暫回春,還必須在多條戰線上備戰、鏊戰,仍需在產品、管理、營銷、渠道等多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以助企業盡快走出調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