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停貨、提價,國窖1573對經銷商的成交價也做了指導,而且對違規的經銷商進行處罰。雖然國窖1573的漲價“套路”并不新穎,但很奏效。今年一季度,國窖1573一季度回款近40億,亮眼的成績穩定了其高端白酒三甲的行業地位。
青花郎:攪局者扮演郎酒高端酒前鋒
在茅五瀘等品牌圍繞旗下核心產品價格進行各項調整時,之前幾乎淡出人們視線的青花郎忽然殺出,也加入到這場盛宴中,成為高端酒陣營名副其實的攪局者。
5月11日,青花郎調整出廠價,在上漲15%后,青花郎廠價較之前提高了100元,建議零售為1098元每瓶,介于茅臺和五糧液之間。從今年開始便正式成為郎酒集團重點推廣打造對象的青花郎,終于在價格上有了具體行動,它的提價在業內自然迅速引起圍觀。
郎酒的高端產品以青花郎為代表,眼盯著同等價位的五糧液和國窖1573,順應消費升級并搭乘行業復蘇的列車,搶占高端白酒一線陣營。
從央視黃金時間的冠名和相關廣告的投放來看,郎酒在青花郎推廣上投入巨大,青花郎未來自然要擔任起郎酒品牌力打造的重任。因此青花郎提價,躋身高端白酒行列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對于郎酒來說,意義重大。不過能否成功攪局,還要看青花郎如何盡快處理相關遺留問題,并制定自己的一套價格模型。
貴州醇:炒作者?價格劇變背后的疑問
這場價格游戲中,不光只有傳統名酒品牌,不少二三線品牌甚至區域品牌也加入了進來,比如最近以“價格巨幅調整”成功吸引眼球的貴州醇。根據貴州醇的漲價通知,從4月15日起,經典裝35度貴州醇(1×12瓶)的經銷商開票價由原來的17元/瓶,調整為230元/瓶,漲了超過13倍;市場零售建議價由原來的35元/瓶,調整為280元/瓶,漲了8倍。
在提出漲出廠價13倍后,一度“消失”的貴州醇再次回到人們的視線里,但人們不禁要問,提價13倍的自信從何而來?
為什么要漲這么多?貴州醇的董事長李風云表示提價的產品是貴州醇的經典款,值這個價。
但行業內外很大一部分人對貴州醇這次提價持懷疑態度。曾經賣二三十元的產品如今要賣二三百元,不僅是品牌力不足以支撐這么高的價格,就連以前本就不大的市場也可能會萎縮得更小。
然而貴州醇圍繞價格的“大手筆”還沒結束,隨后又被曝出部分產品價格被腰斬,如貴州醇大品醬香市場零售價每500毫升由880元調減到368元。再次引起行業一片嘩然。在賺足了眼球后,貴州醇這樣簡單粗暴的玩法還必須得經受市場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