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5.8%,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網民手機上網比例繼續攀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不斷推進,為互聯網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ヂ摼W經濟在深刻改變人們生活的同時,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不斷加速滲透到各行各業,為各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你能看到多遠的的歷史,就能洞悉多遠的未來。通過對20多年中國互聯網經濟發展的歷史的洞察,我們發現了“中國互聯網經濟發展三段論”,即網時代、聯時代、互時代。
網時代是信息結網時代,在1995年瀛海威開創首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的時候,網絡上的信息還少的可憐。當時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數字化”,即將信息上網,連接信息。因此在中國互聯網發展初期,門戶網站最為風光,新浪,搜狐、網易就是個中翹楚。而網時代的高潮則出現在百度2005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搜索引擎讓信息鏈接更加便捷,也標志著中國互聯網網時代歷史使命的基本完成。
在信息鏈接之后,物與人的鏈接變得越來越重要。傳統商業中,商品需要通過層層中介渠道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這就產生了巨大的交易成本和時間成本。而聯時代正是“去中介化”的時代。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平臺,打破中間多重環節,以平臺為核心連接人與物,極大的加快了商品流轉效率,豐富了社會供給。
而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每一個個體都被賦予了更大的自由,于是以人為核心構建的全新商業邏輯誕生了。自媒體讓每個媒體人能脫離組織實現知識輸出;微商讓每個人基于社交網絡成為銷售終端;新零售讓每個實體門店都能夠和客戶產生自由鏈接……互時代是“去中心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是數據終端,人與人的連接將帶來無限可能。
中國互聯網經過20余年的發展,徹底改變了商業社會的方方面面,幾乎所有行業都經歷著互聯網改造所帶來的變革。中國酒業作為傳統行業代表,也與互聯網緊密結合,B2C、B2B、C2B、O2O等等創新模式與傳統分銷、團購等模式一起共同構建酒業豐富的營銷格局。根據卓鵬戰略的“中國互聯網經濟發展三段論”來看中國酒業的互聯網生態,我們認為目前中國酒業正處于從“聯時代”向“互時代”轉化的關鍵節點。從線上電商的異軍突起到O2O的雙向整合,從酒類連鎖的快速擴張到新零售變局下的“人貨場”重建,互聯網經濟下的酒類商業世界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卓鵬戰略研究團隊結合對中國酒業深入的洞察力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利用跨界思維,對中國互聯網經濟下的酒商生態發展歷程進行盤點回顧,剖析酒類電商、酒類連鎖在互聯網迭代中的走勢,并闡述新零售時代傳統酒業的轉型應對之道。
新勢力:酒類互聯網十年發展簡史
1、酒類互聯網1.0時代:2008—2014年
2008年是酒類互聯網發展的關鍵一年。在此之前,雖然也一些酒企涉足電子商務,但尚未形成規模。這一年,中國網民數量首次超過美國;阿里巴巴正式推出B2C平臺——淘寶商城(天貓商城的前身);酒美網、酒斛網、也買酒等酒類垂直電商平臺成立,宣告中國酒業互聯網的“聯時代”到來。
在阿里電商模式引領下,酒類電商企業一開始就扮演著“革命者”的角色。2009年成立的酒仙網,以及后期逐漸從線下走向線上的1919都先后與白酒行業傳統的層層分銷模式展開“對決”,進而演變成電商平臺和白酒廠家的“對決”。新勢力的出現必然會撼動傳統世界業已穩定的利益結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也必然會走向融合。在酒業電商發展初期,茅臺、五糧液、郎酒等酒為了保護價格體系和經銷商體系,與電商平臺頻繁“翻臉”。但在電商消費高速發展的沖擊下,酒企也逐漸接受并主動融入電商浪潮中來,紛紛開展與電商平臺的合作。同時電商平臺也意識到傳統分銷模式還依然適應于中國市場,同時線下的商業價值依然巨大。
幾乎與酒類電商發展初期同步,酒類零售業也開始了連鎖化變革的進程。2005年華致酒行成立;2006年1919開始線下連鎖布局;2008年,名品世家成立;2010年酒便利誕生……華龍酒行、銀基品匯一號、久加久、俊德酒業、桐楓煙酒等國內知名酒商紛紛探索連鎖之路。線上、線下兩大新渠道勢力登場,雖然還比較稚嫩,但注定不可小覷。
2、酒類互聯網2.0時代:2014—2018年
從2008年開始的酒業互聯網1.0時代,既有大小電商如雨后春筍般誕生、發展;也有激烈的廠商博弈。2013-2014年,O2O成為互聯網領域的熱門詞匯,各行各業都涌現出了眾多O2O企業,一時間熱鬧非凡,涌現出了如滴滴、美團、餓了么、58到家、e袋洗等生活服務類巨頭企業。酒類電商平臺開始思考線上與線下的結合問題,于是酒類互聯網進入2.0時代。2014年酒仙網成立酒快到子公司,開始從線上走向線下;輕模式需要重資產,當時類似嘀嘀打車的酒類酒快到、買買圈、洋河一號等O2O風靡一時,一年左右的時間,由于資本問題,終端商難整合問題、消費者難教育問題,發展艱難,風口轉向了B2B。
酒業線上線下融合在另一個細分電商領域開啟了“小時代”。2014年,挖酒網、易酒批成立,2015年壹吉購成立,利用B2B模式重構行業產業鏈,發力針對流通端的批發業務。易酒批成立三個月后,易酒批順利獲得了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數百萬美元的A輪投資。B輪融資是在2015年9月,共2億元,易酒批此后又進行了B+輪和C輪融資,源碼資本均參與其中。在兩年時間里,易酒批獲得融資11.42億元;挖酒網亦是兩輪融資2.3億元;酒類B2B平臺一方面受著資本的熱捧,一方面面對著廠家與大商的質疑與抵觸,也正是由于主流廠家、主流商家對于主流產品的保護與限制上線B2B平臺,至于B2B平臺前途如何大家還在觀望。
與此同時行業大商也紛紛嘗試平臺化發展之路,正式商源集團的“平臺+”讓他成為了現代大商平臺商轉型典范。浙江商源定位于是“平臺+”模式。構建一個開發、共享、共建、共生的體系,向服務型、整合型轉變。一是把流通領域“散、小、亂”的渠道商整合到供應鏈平臺上來;二是把上游眾多的企業、產品分門別類地整合;三是把相關聯的資本、資源、智業、服務、機構等業態整合進來·。
同時有著跨界領域供應鏈整合巨鱷之稱的深圳怡亞通通過供應鏈生態圈戰略,大手筆切入酒行業,進行渠道整合,以“供應鏈+互聯網”為核心,對整個商品流通行業進行全鏈條升級,構建O2O/B2B2C模式的商業生態,通過投并購等方式整合區域大商,幫助區域經銷商進行互聯網+轉型,提升管理與運營效率,幫助零售商解決庫存、物流、門店流量和提高消費者購物體驗等問題,更能解決廣大零售從業者的真正痛點——品牌商、渠道商和中小零售商間的壁壘,使得品牌商、渠道商、零售商實現集約共享,享受供應鏈生態圈的紅利。同時怡亞通打造的“星鏈”體系,分別是為品牌商服務的“星鏈云商”、針對零售門店的“星鏈云店”、針對個人賣家的“星鏈友店”,以及面向消費者的“星鏈生活”。星鏈是一套邏輯性很強的供應鏈體系,體現的是供應鏈思維,也就是如何解決供方需求的思維,以邊實現O2O的落地。成為了酒業的新生力量。
隨著酒類互聯網商業模式和思維的逐步成熟,線上線下融合加劇,改變了網上電商和實體門店的競爭、對立局面。人們意識到,線下實體店以消費者為中心,增加門店的體驗價值和增值服務價值;線上門店可以方便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和購物機會,全方位滿足消費者對產品與服務的需求。所以在酒業1.0時代萌生的電商和連鎖兩大渠道模式徹底實現融合發展。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O2O模式成為行業主流,意味著酒業互聯網的“聯時代”階段性實現。雖然酒業電商化、連鎖化發展還有很大的增量空間,但物與人鏈接的歷史使命已經基本完成。移動互聯技術的爆發式發展讓人與人的鏈接成為主旋律,酒類互聯網進入全新的時代。
新時代:酒類新零售時代大幕開啟
隨著互聯網發展,競爭升級,單一的人與物的商業連接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單純的B2C,O2O的互聯網模式無法適應社會多元化的發展需求。當酒類互聯網發展進入“互時代”,新零售成為了必然趨勢。
2016年,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他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傳統零售電商的時代已經過去,新零售即將成為主流。
在過去四年的時間內,阿里、騰訊兩家公司在新零售版圖重構方面就累計投入1600億資金。國內超市領域市場占有率排名前十的公司中已有七家被阿里和騰訊參股。風起云涌的新零售浪潮帶動了中國零售業的發展。根據全國26家代表性零售類企業營業收入增速的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1-9月收入同比增速達到12.2%,這是2011年(27.2%)以來首次回到兩位數百分比。
在阿里、騰訊的引領下,金融資本、產業資本和社會資本紛紛加入新零售領域。在生鮮超市、雜貨店 B2B、體驗式專業連鎖、無人零售等多個領域,新零售的創新探索和競爭正在全面鋪開?梢灶A見,2018年新零售將走向縱深,更多垂直行業的新零售化改造將催生標桿性品牌和獨角獸企業。
中國酒業是萬億級別的巨量市場,而且酒類消費具有高頻、高粘性特性,非常適合新零售轉型。因此,卓鵬戰略憑借對新零售深入研究提出預判:2018年將成為酒業新零售元年。酒業新零售時代到來標志著酒業互聯網進入3.0階段。未來兩年,酒業互聯網將在O2O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全面新零售轉型,一方面,技術升級迭代為新零售提供了多場景、深互動、強鏈接的智能化零售可能性;另一方面,移動互聯下的人與人自由鏈接,人、貨、場等傳統零售要素被重構,時間、空間的局限被打破,零售的邊界被重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