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廣陽就表示,如果按照現在的計劃從流通環節征稅,那意味著白酒生產大省貴州、四川等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的地方政府會流失大量稅收收入,而對浙江滬、廣東等消費發達的地區來說又會增加當地政府的稅收來源,這樣會加劇地區之間的不平衡,因此推行起來會遇到比較大的阻力。
與之不同,肖竹青頗為期待白酒消費稅改革能夠盡快落地。他認為,動力會大于阻力,因為白酒生產大省只有包括貴州、四川在內的幾個省市,但白酒消費大省就要多很多。此外,最近幾年由于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加上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酒企經營壓力比較大。如果由于地方保護主義,不能讓中小企業生產的酒在全國范圍內自然流通,這是不公平的。
不過,楊光有另外一種觀點。他告訴記者:“酒和煙不一樣,按照國家為中小企業減負的大政方針,國家應該取消白酒消費稅,而不是從生產環節轉移到流通環節征收,這是換湯不換藥。并且目前看來,轉移到流通環節后,稅負不減反而會增加30%到40%,企業的稅負會更重。”因此,在他看來,白酒消費稅改革存在一定變量。
渠道不會獨自承擔
雖然白酒消費稅新政還沒有出臺,但目前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新政落地,白酒消費稅率上升是大概率事件。
酒仙網公關部總監范晉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政策如何出臺企業左右不了,但出臺的話,初步預計白酒的售價會被推高。
董廣陽預計說,從本次改革的背景和現有的信息看,預計消費稅新政重在稅源分配上,稅率或有小幅上升。楊光也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白酒消費稅改革后,企業的稅負成本會增高。
如果白酒消費稅新政出臺后,稅負確實會有所增加,這個成本將由誰承擔?董廣陽認為,如果稅負真有增加,估計會在廠家、渠道、消費者之間進行分攤。至于怎么分攤,主要取決于品牌酒企對渠道的話語權。如名酒廠話語權強,可以直接將負擔轉嫁給消費者或者渠道商,但對于眾多中小企業而言,由于自身品牌影響力有限,話語權低,最終還是由自己承擔。
記者采訪多家酒類流通企業得到的回復是,如果消費稅改革后流通企業的稅負有所增加,企業不會獨自承擔。
范晉宇表示,稅負增加后,酒仙網會跟隨著行業大環境一起走,如果大家提高白酒的售價,讓消費者承擔,酒仙網也會提價;如果大家都去倒逼酒企,讓上游酒廠來承擔,酒仙網也會倒逼酒企。
1919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目前1919主要繳納的稅種有增值稅及其附加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印花稅。如果消費稅新政通過,1919會視具體細節而定,調整稅務規劃,極有可能會提高產品售價。
在楊光看來,由于成本增加,新政會給中小酒廠帶來不小壓力。因為雖然說白酒消費稅是在流通環節征收,但渠道商會將其轉移到話語權低的中小白酒生產企業身上。而不同于大酒廠有高毛利的產品彌補損失,中小酒廠的毛利普遍偏低,所售產品價格低的能到幾元,利潤比較微薄,因此它們可能因新政陷入雪上加霜的局面。
在董廣陽看來,白酒消費稅改革對品牌力比較差的中小酒廠而言,會增加其稅負。在此背景下,行業龍頭企業會打破地方政府稅收留存的藩籬,加大對中小酒廠的并購力度。
消費稅占營業稅七八成
提及白酒消費稅新政時,洋河股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消費稅改革是國家政策導向,改革將涉及征納范圍、環節和稅率以及征收方式等諸多方面,目前,具體政策尚不清晰,我們不便妄測,但公司會持續關注,并本著公司、經銷商和消費者三者利益兼顧原則適時加以應對。”
而從目前上市酒企發布的年報看,白酒企業每年在消費稅上的支出總營收的比例為7.61%到12.3%不等。如茅臺2015年消費稅占總營收的比例為7.61%,34.5億元的營業稅及附加中有24.86億元是消費稅。五糧液去年消費稅在總營收中的比例為8.24%,營業稅及附加中有70%是消費稅,為17.85億元。
總體看來,目前消費稅在各大上市酒企的營業稅及附加中占比七八成。此外,包括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在內的多位酒企老板都曾呼吁,白酒不是奢侈品,是消費者日常飲用的消費品,國家不應該繼續征收白酒的消費稅。
在年報中,包括貴州茅臺、今世緣在內的多家上市酒企也表示,目前白酒行業的稅負比較重。如今世緣就在年報中寫道,該公司的經營面臨稅收政策風險。因為今世緣所處的白酒行業稅賦較高,特別是消費稅占稅賦總額的比例較高。如果未來國家對白酒行業的稅收政策有進一步調整,將會影響該公司經營業績。財報顯示,去年今世緣消費稅占營收的比例為8.41%,消費稅占其營業稅及附加的80%,為2.04億元。
肖竹青也透露,目前國家對該公司旗下產品征收的消費稅是酒廠賣給銷售公司價格的20%,整體稅負比較重。“國家在改革白酒消費稅時,應該對滿足大眾消費需求的中低端酒和高端白酒進行區別對待,對前者減稅,對后者增稅。”
而從行業長遠發展角度看,國家還可以嘗試將白酒從量、從價的復合消費稅征稅方式進行調整,將每500ml0.5元的從量計稅方式取消,給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肖竹青建議說。
楊光認為,現在白酒生產企業總體壓力比較大,國家應該從大政方針層面出發,給企業降負,松綁,從而給中小企業更大的生存空間,這樣才能激發中小企業的發展活力。
此外,從政府層面說,只能循序推進消費稅征收比例慢慢下降,想要取消白酒消費稅還不太現實。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8230億元的消費稅在國家總稅收收入中的占比為6.4%,其中酒類貢獻4%。業內人士分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