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014年9月19日,閣老貢酒業與互聯網社群“理想國”共同推出互聯網白酒“靠上酒”。內部品鑒圓滿成功后,圍繞互聯網及媒體從業者為主進行以小額資金(1000元一股,最低一股,最高十股)進行眾籌,截止到10月8日,股東達到40人,眾籌金額為21萬元。截止到11月8日,共計銷售4289瓶,進行本金及分紅結算,年化收益為37.32%,第一期眾籌結束,第二期眾籌即將開始。
眾籌是個時髦的概念,白酒是個傳統的行業,很難想象白酒也能眾籌,而且做得還有模有樣。未花一分錢的廣告和推廣費用,“靠上酒”在濟南本地微博、微信朋友圈頻繁曝光,線下走進高鐵展區,而且還接到了韓國訂單,以至于多家風投前來考察。有人說“靠上酒”的成功原因是眾籌,也有人說是定制,還有人說圈層,而筆者認為這是利用移動互聯的手段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升級。通過籌錢來限制門檻,通過分紅來刺激傳播,以籌錢為輔,以籌智為主,才是“靠上酒”初期成功的根本原因。
移動互聯時代下的白酒眾籌,即互聯網白酒從概念提出到產品生產再到銷售落地,每一步都是一次驚險的跳躍;ヂ摼W白酒,概念的提煉及設計需要懂行的人來參與,產品的生產需要酒企足夠的配合與支持,銷售的落地則離不開參與者真正的“參與”。此三個階段,引入不同的眾籌模式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靠上酒”則著重在第三個階段,重在傳播,用移動互聯的手段對傳統酒企進行改造和升級。“靠上酒”初次眾籌緣何成功,筆者認為有三個重要因素:中小酒企在新一輪調整中不甘于屈居一隅;行業調整期原有的通路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移動互聯時代缺少高附加值的社交變現產品。
中小酒企在新一輪調整中不甘于屈居一隅。隨著國家反腐的常態化,酒水的價格泡沫逐漸消散,加之上游原材料的不斷上漲,人力成本及營銷成本也逐年攀升,迫使名酒企業放下身段,區域酒企收縮市場防線。調整就有機會,就看誰能適應調整帶來的紅利。“靠上酒”的出品方閣老貢酒業,是濟南平陰的一家酒企,在坐穩當地縣城酒水市場之后,發現依托舊有的產品體系及人員配備開發外埠市場的困難非常大。因此想通過互聯網非電商的手段來謀劃出一片新天地。
行業調整期原有的通路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行業調整期以來,量價均跌,消費者的平均飲用量也在下滑,消費斷層較為明顯。餐飲、流通、商超及團購等傳統渠道均銷售乏力,節慶消費日趨明顯。白酒因其本身屬性,仍具備巨大的市場容量,而傳統的通路遠遠無法滿足新生代對白酒的需求。舊有的白酒消費者對品牌白酒審美疲勞,新生的白酒消費者對品牌白酒尚無感情。對于“靠上酒”這樣僅依托互聯網圈層傳播的另類白酒,對消費者有著很強的新引力。
移動互聯時代缺少長線高附加值的社交變現產品。作為一個媒體人,不得不承認,電視的開機率、報紙的傳閱率,甚至電腦的開機率均在下降,人們花費更多的時間停留在移動端,這就意味著傳播渠道正在發生悄無聲息的變化。品牌的塑造離不開媒體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如今許多擁有著影響力及傳播力的自媒體人士,卻無法持續將影響力及傳播力合理的長期變現,于是很多先知先覺的人開始尋找長線且高附加值的產品。“靠上酒”的戰略合作伙伴“理想國”曾成功眾籌過月餅,如今把目光瞄向白酒也是情理之中。
互聯網白酒是個精細的活,因此對眾籌的要求會非常高,它需要眾籌到懂傳播、設計、產品、股權、物流等方方面面的人才。“靠上酒”的先期成功,與其說是眾籌,不如說是以眾籌的方式吸引優秀合伙人更為貼切。眾籌是個新鮮的事物,白酒眾籌更是首次嘗試。若生產眾籌或許會走向廠家只收取加工費的產銷分離;若銷售眾籌或許會走向虛擬網絡代理商的渠道扁平;若概念眾籌或許會……
眾籌,一種新的合伙人模式,期待在傳統白酒的營銷中走得更遠。
在此感謝閣老貢酒業總經理胡錫虎、理想國創始人蔣鋒及媒體人陳磊對本文成稿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