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落幕的全國兩會上,有個炙手可熱的關鍵詞“一帶一路”,被35個全國人大代表團反復提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連續提及三次,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稱其為“2015中國外交的關鍵詞”。
根據《華夏酒報》記者綜合各方面獲得的消息,即將于3月底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有望成為“一帶一路”對外宣示的重要窗口。屆時,將會出臺“一帶一路”規劃,其中包括一份詳細重大工程項目清單。
作為中國在構建亞歐大陸全方位開放格局的新構想,“一帶一路”戰略除了展現中國外交的思維,更激發了中國各地和相關行業關于財富的想象。
從“一帶一路”的遠景來看,近期著眼于“基建互通、金融互通、產業對接、資源引入”,遠期則致力于“商貿文化互通、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共同繁榮”。毫無疑問,這項重大的國家戰略將會給國內產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
“一帶一路”會給處在深度調整重構的中國酒業帶來什么?
關乎未來之路
“一帶一路”最早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9月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設想,同年10月在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正式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簡稱“一帶一路”。巴基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國家對此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
自提出以來,“一帶一路”被列為重要經濟工作部署的重要項目,相關部委將其列入規劃工作,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也對此提出明確要求。所涉及省市地方也欲搶占先機,相繼出臺地方規劃,爭當節點城市。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研究院副院長邢厚媛接受采訪時表示,預期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不僅會繼續鞏固貿易大國的地位,還有能力成為對外投資的大國。“一帶一路”戰略得到周邊國家的回應,也能夠推動雙邊的機制性的合作,貿易合作,產業合作,文化合作。
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和國際經濟復蘇乏力的直接牽制,中國經濟進入增長速度換擋期。“經濟新常態”之下,我們面臨著經濟結構調整、增長方式轉變、發展路徑拓寬、建設海洋強國的內在動力。
而“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正助于構建我們的未來之路。根據商務部的研究,“一路一帶”包括中國在內至少涉及65個國家,覆蓋世界土地面積38.5%,覆蓋世界市場總人口的62.5%,這些國家的GDP占全球GDP的28.5%,其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占半數以上國家。
“從中期和遠期講,我們的目標是要發揮海洋經濟的優勢,打通所有海上通道,將會影響全球經濟總量的92.5%和貿易總量的97%。這是一個全球性的戰略構想。”邢厚媛說。
分析來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國內欠發達的西部省份將受益“陸路”,沿海省份將有望展現自己的海洋魅力。具體的行業來看,基建類企業、國際工程承包類企業、出口類企業、交通物流業將率先受益。
值得注意是,中國酒類行業與上述幾大受益行業相連,尤其是處在甘肅、寧夏、新疆和內蒙古西部(以包頭為界)的西部葡萄酒產區和部分白酒企業,更與之高度相關,“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投資、出口和消費機會、關乎它們的產業規劃和企業發展方向。
醞釀轉型空間
隨著宏觀經濟下滑,國內諸多行業都身陷寒冬。國內制造業經歷長期高速發展之后,逐漸顯現弊端和發展短板。中國酒業已經在調整中備受考驗,即便是酒類巨頭也在伴隨著爭議和陣痛,產業迫切需要新的轉型機遇。
肩負多重戰略意義的“一帶一路”規劃,或為深度調整期的酒業帶來機遇。
作為一個較為完整的理念,“一帶一路”規劃是在通過打造絲綢之路,開拓中國向西向南對外發展的網絡。除了壯大沿線的節點城市,規劃將加強邊緣城市對外貿易和投資力度,甚至開闊產業的轉型空間。
“一帶一路”將大范圍地提升區域開發開放的程度。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把“一帶一路”建設與區域開發開放結合起來,加強新亞歐大陸橋、陸?诎吨c建設。加強中西部重點開發區建設,深化泛珠等區域合作等。
這對提升我國西部地區的葡萄酒產業開發和開放指導意義尤為重大。長期以來,我國葡萄酒產業更多看重東部和中部地區,包括山東、河北東部(軍都山以東部分)、北京、天津、河南等地,以及河北沙城、山西等省區,而西部產區受到的重視不夠。
與重視不夠形成對比的是,葡萄酒向來是西部省區的重點發展產業,甚至可以是部分區域和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西部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是醞釀中國個性葡萄酒的核心競爭力。
從記者的觀察來看,當前,我國西部地區已經開始有意識借助發展機遇來壯大葡萄酒產業,并借此商貿和文化產業。
去年,中共武威市委書記火榮貴曾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稱,隨著國家全力實施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和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武威葡萄酒產業迎來了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機遇。
“武威處于亞歐大陸橋的咽喉地帶,我們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英明決策,落實甘肅省委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的重大戰略部署,搶抓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火榮貴說。
隨著多重機遇的到來,武威秉持“不拘一格用人才,無中生有抓項目”的理念,建成了甘肅第一個海關特殊監管區——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甘肅首列中歐貨運班列年內將從這里始發,國內運往國際港口鹿特丹的時程比海運縮短2/3。
這為甘肅向西開放打開了新的進出口通道,成為連接亞歐的現代物流國際陸港,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供了更加寬廣的平臺,也為葡萄酒企業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進出口配套服務,為投資者的帶來便利。
未來,武威葡萄酒產業將借轉型機遇,謀求葡萄酒產業向產品、文化、民俗風情、旅游服務和投資業務等綜合項目轉型。
“新絲路”東風
除了利好西部葡萄酒產區,“一帶一路”將使國內重點白酒企業借得東風,獲得產業升級,開拓國際視野。
連接東西方文明的古老絲綢之路,最初是以互通有無的商貿為主要內容,最后拓展到了文化方面的互相滲透,成為一條文化和經濟交流的軸線,“新絲路”的重建,對正在謀求文化復興和企業改革的白酒企業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
處在“一帶一路”上重要節點城市新疆的疆酒板塊就借到東風。聽聞“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后,新疆第一窖古城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文貴就表示:“從歷史上看,新疆第一窖古城酒業起始于絲路經濟帶,從現實來看,我們企業新的機遇點恰好與新絲路的發展相關。”
據記者了解,借助于“新絲路”的影響力,新疆第一窖古城酒業目前已經著手發展更具抱負的產業聯盟。按照他的設想,這個產業品牌聯盟將包含新疆地區一系列工業產品(既體現新疆地域特色,又有一定的銷售規模與信譽度),從而形成降低成本、共用平臺、共謀發展的目的。這個聚合了新疆第一窖古城酒業其它農副產業加工業的產業品牌聯盟,將成為未來古城酒業借以突破地域,打向全國更廣闊市場的一個重要平臺,也是古城酒業創新發展模式、合作模式的重要平臺。
此外,還有白酒企業借助“一絲一路”之風布局海外市場。青;ブ囡朴邢薰緦“一帶一路”政策給青海省帶來更多的貿易和走出去的機會,把青青稞酒的品牌作響,布局海外的市場。
青青稞酒董事、總經理郭守明表示,作為青海省財政支柱企業的青青稞酒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將把脈政策之風,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深入推進,中國與鄰國口岸貿易往來將頻繁,青青稞酒將目光盯上了俄羅斯市場,“青青稞酒不是盲目跟進,目前有俄羅斯商人在跟我們接洽”
在郭守明看來,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和實施,青海在“向西開放”的獨特的區位優勢更加明顯,將為青海發揮自身特色產業優勢,加強與中亞、南亞國家的經貿交流,深化與周邊省區的經濟合作,加快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推動對外開放搭建了新的戰略平臺。
“青青稞酒也會借力政策把企業做大做強,公司有自己的博物館,這里面不僅有青青稞酒系列產品,接下來也擺上葡萄酒,讓來旅游的客人買到這些產品。”郭守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