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業巨頭論道創新發展方向
3月25日,2015年中國白酒創新發展合作論壇在成都召開。酒業泰斗、貴州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秘書長宋書玉、中信證券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分析師黃巍等嘉賓紛紛出席論壇,共同論道酒業未來。
在2015年中國白酒創新發展合作論壇圓桌對話中,被譽為中國“酒業泰斗”、“白酒活化石”的貴州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與多位業內精英共話行業發展狀況,圍繞“中國白酒未來發展趨勢及創新之路”為主題展開熱烈的討論和交流。
對于當前國內白酒產業發展狀況,季克良表示:“按照產量的情況來看,白酒產量還沒有調整到位,仍然是產大于銷。”銷量和價格基本上趨穩,但產量還沒有調整到位,現在產量還有一些小幅增長,“我認為可能應該要到不增長或者負增長的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近幾年來白酒行業進入調整時期,高端白酒集中度進一步加深,茅臺、五糧液占到了高端酒市場份額較大比例。對此季克良認為,今后無論高端酒、中端酒亦或低端酒,都會向著酒業技術力量強、創新能力強、質量保證體系好的企業集中,因此這一現象是正常的,未來這種集中的趨勢將繼續。
“行業調整并不可怕。”著名白酒專家鐘杰說道,當前白酒面臨的這一輪行業調整是以前問題的集中反應,同時也更好地提供了反思的時間和修正、創新、改變的機會。“調整不可怕,關鍵是早調比晚調好,調比不調好。而在這次調整中,大家經常講到的酒業新常態,就是緩增長和一個做強做精而不是做大的過程。這不是簡單的做大,而是以做強做精作為主要訴求點。”
另一方面,管理層對行業監管措施的改善與加強也吸引了鐘杰的關注。他指出,今年國家在酒類的監管上已經有比較大的動作在下壓,比如酒的相關標準要集中修訂和集中出臺等,這些對于行業未來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希望我們的經銷商在這一輪調整中主動而為,主動學習,把自己培育鍛煉成為經銷服務商。希望在我們銷售的過程中實現中國酒的科學健康知識的傳播,把中國酒的種植文化、釀造文化、品鑒出塵收藏文化以及酒辭酒賦、詩酒文化傳揚出來,這樣中國酒才能夠進入到良性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之道,這也是我認為在這一輪調整當中應該最明確、最堅定的方向。”鐘杰表示。“我們是做電子商務的,每周都會進行數據分析,團隊通過后臺調出數據進行分析來研究消費者的喜好。”對于白酒應該如何做互聯網這一問題,酒仙網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賀松春提出,必須要關注消費者,關注行業的新變化。“去年大家經常說的是互聯網經濟、互聯網思維,現在,大家要說的是移動互聯網思維。”他指出,行業更新迭代很快,必須研究消費者,才能了解市場偏好。“現在市場上大多是80、90后在消費,而我們終究會老去,新的一代都生活在信息時代。”他建議酒企都應該關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贏取未來。
·嘉賓觀點·王斌(南洋銀行成都分行行長)
發掘更多可以承擔融資的主體
“從金融角度講,我們面臨一個新的消費階段;從銷售渠道來講,也面臨著我們酒類營銷的轉型。”南洋銀行成都分行行長王斌認為,如今白酒行業已從高速發展進入了調整期,虧損額增加,業內出現明顯的差異化。高端白酒銷售相對乏力,酒價整體趨勢向下,一線產品的降價也影響了二線產品的空間,原酒也處在生產過剩的情況。
針對現今酒類企業融資生態環境的變革,王斌提出,類似酒類投放綜合平臺服務這種第三方監管模式已較為成熟,一方面,企業可以與之合作通過將融資總量做大以及成本做優的方式來進行金融方面的改革;另一方面,可以將做實傳統融資與創新融資方式相結合。他強調,將融資主體進行擴展,將過去集中于實體企業與銷售的情況變為在“上中下”進行挖掘,發掘更多可以承擔融資的主體。同時,通過融資租賃、酒窖池抵押投資等方式將企業自身的資產盤活。
宋書玉(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
建立第三方白酒評價平臺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宋書玉在2015年中國白酒創新發展合作論壇中發言時表示,今年將關注行業的三方面重點。一是中國白酒的名酒的成長;二是要鞏固提升現有知名白酒品牌的地位,推動具有良好發展基礎的品牌加快發展,全面提升區域內白酒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共同維護白酒品牌的品牌和聲譽。
宋書玉特別提到第三點,就是建立第三方白酒評價平臺,他表示,這也將是中國酒協今年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這對于中國白酒產業的創新發展是有非常積極和重大的意義。”他指出,由于白酒標準化體系不健全,產品感觀標準不完善,導致質量指標憂及產品。消費者買的產品值不值、好不好,經銷商買的值不值、好不好,都需要第三方的評價。此外,近年來海外資本進入,白酒動產積壓,客觀上也需要第三方公眾對其品質和價格的評價。中國酒協在專業技術人才上具備完善的隊伍,職業體系非常的完整。希望能通過體系和產品認證,建立新的規則,為產業健康發展出力。
宋書玉在發言時還呼吁,大家共同攜手,力爭用新時代創新之路來打造中國白酒行業新的發展,只有創新才能適應社會變革和時代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