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珠江啤酒(13.770, 0.02, 0.15%)業績快報出爐,啤酒業是否復蘇的話題再次引起關注。
珠江啤酒日前發布的2016年度業績快報顯示,營業總收入和凈利潤都實現了正增長,不過,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燕京啤酒近日則因業績低于預期而被下調目標價。
廣東啤酒業協會專家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還是會有一批小企業被淘汰出局。
正負消息都在襲來
國內啤酒市場連續25個月下滑的趨勢,直到去年下半年才得以改觀。而珠江啤酒的業績快報剛好印證了一些業內人士提出的復蘇說。
依照珠江啤酒披露的最新業績快報,2016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54299.38萬元,同比增長0 .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280 .97萬元,同比增長35.66%。
不過,這一趨勢并未在燕京啤酒身上體現。中金公司在最新研報指,國內啤酒巨頭燕京啤酒2016年預計總銷量同比下跌9 .3%,凈利潤同比下跌15%。目標價因盈利預測下調,由7 .47元下調4.3%至7.15元。
據業內專家介紹,國內啤酒業近幾年持續低迷,銷量同比下滑。自2011年起全國啤酒銷量便進入了持續的下行階段,2014年首次出現負增長,2015年下滑趨勢進一步擴大至-4.97%,行業持續不景氣促使公司業績下滑,啤酒企業整體表現不佳。
以重慶啤酒(20.390, -0.04, -0.20%)為例,更是祭出了“關廠”牌,多次對旗下資產進行剝離處置。其近日兩則轉讓公告更是格外引人關注,依照公告,重慶啤酒擬以20元交易對價,向外轉讓所持下屬安徽九華山公司和亳州公司的全部股權。
洗牌仍會與弱復蘇同步出現?
應該說,盡管近三年持續低迷,但國內啤酒行業進入2016年下半年后情況有所好轉。來自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8月啤酒產量當月同比,自2014年7月以來首次錄得4.2%正增長,特別是在2016年12月,同比增長更是高達15.2%。
另外,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進口啤酒量也在增長。據悉,2017年1月中國進口啤酒3.24萬千升,同比增長6.2%。進口金額2.48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4%。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和已于日前發表報告,認為內地啤酒行業進入復蘇,預期今年銷量增長由負轉正。有鑒于華潤啤酒產品組合加快升級,毛利有望擴張,大和還同步上調了對華潤啤酒的評級至“跑贏大市”,目標價由17.3港元升至18.4港元。
“啤酒業今年弱復蘇的可能很大。首先,實業方面整個都有望觸底反彈,啤酒消費與房地產投資增速正相關,該品類在建筑行業從業者中存在較大的飲用需求,隨著房地產投資向好,啤酒行業將隨之出現好轉的基礎;其次,近年來夏季氣溫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啤酒的需求,這方面可能也會在今年有所改善;另外,整體消費步入正向也將對啤酒消費構成促進作用。”一位啤酒行業業內人士也如是分析。
很顯然,從量的增長來看,行業景氣度有一定的恢復。但這種恢復是反彈還是反轉?廣東啤酒行業協會會長周茂輝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2017年行業形勢還是不明朗。
“我們確實看到珠江啤酒等企業,也包括湖南等部分企業,業績向好,但一些地方今年1月份市場消費數據比去年同期還是有所下降。預計,今年小企業仍會有壓力,部分甚至會被淘汰出局。”周茂輝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