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業新秩序的建立
甲午年末,說一句寬慰從業者的話,酒都不好賣,行業再差還能差到哪里去。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新時代已然悄然來臨,未來誰能玩轉“社群經濟”,誰就能成就酒國霸業,引領酒業的浪潮。
一個時代結束,會開啟另一個時代;舊的生態平衡被打破,新的生態平衡會形成。在價格回歸價值的過程中,在酒民新舊交替的過程中,在品牌競爭衍生的過程中,在移動互聯東突西進的過程中,或許會使白酒企業進行大規模的整合,或許會使白酒銷售渠道盡可能的扁平,或許會使酒類電商進一步發展,或許會使……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白酒的平均飲用量在下降,白酒的消費人群在萎縮。還有一點可以肯定,在移動互聯的沖擊下,沒有強烈文化屬性的白酒品牌將會很快被新生代所遺忘。“馬太效應”會更加的明顯,無法有效利用互聯網的區域酒企會進一步淪為城市特產,僅僅被當地人所熟悉,很難向外拓展。
酒業新秩序會建立在契約精神之下,隨之而來會帶來三個顯著的變化。首先是,白酒的毛利率將非常低,白酒的價值真正回歸價格;其次是,白酒的價格體系成為“啞鈴型”,奢侈產品與大眾產品層級明顯;再次是,白酒成為日常生活中主動消費的一部分,而非工作應酬中的情非得已。
白酒毛利率低成為新常態。白酒產能已經嚴重過剩,供遠大于求。在第一波市場調整時,酒企的主流產品及系列產品開始降價以迎合市場需求,這一點已經在2013年漢醬、仁酒的價格攔腰斬所證明;在第二波市場調整時,原酒企業及中小型酒企會面臨現金壓力導致投糧減少甚至無錢投糧,這一點在2014年茅臺鎮不斷有消息傳出酒企關張及無錢投糧所證明;在第三波市場調整時,規模以上酒企按照現有體制很難再有增長,這一點被名酒企業不斷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及異地并購酒企所證明。未來仍然會有調整,調整的市場表現為“價格戰”,直到大部分企業沒利潤為止,白酒暴利的時代終結。
白酒的價格體系成為“啞鈴型”。目前白酒主流產品價格從不到十元到近千元,酒企產品的價格呈“金字塔型”、“倒金字塔型”、“紡錘型”,未來國內產品價格體系會朝著國外那般發展,高端酒只占很少一部分,低端酒占據主流,而中等價位的酒將會很少。價格基于價值,然后才是供需,高端酒朝著“奢侈品”方向發展,中低端酒成為大眾日常消費的產品。要想成為高端產品,一是品牌有足夠張力,二是產品質量足夠強,三是產品數量足夠稀缺,而目前來看,國內大部分酒企的產品都很難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
白酒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主動消費。隨著政務消費潮流的冷去,隨著80后、90后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意見領袖”的引領作用將越來越弱。再加上移動互聯時代人與人交流方式的轉變,社會人群被分割成一個個價值觀相同的“小圈子”,舊有的規則很難依靠“點對面”的傳播撬動這些圈層。新時代的消費者,習慣于自主性的選擇消費,在大浪淘沙之下,總會有留下大量的白酒消費者,他們對品牌并不忠誠,他們喜歡喝白酒,但很難成為某個品牌的忠實消費者。
美好的酒業新秩序僅僅是理想,而現實中的新秩序要依賴于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形成。希望未來白酒能突破香型限制,突破產區限制,帶給消費者更多的創新與回味。
酒文化去除被賦予的榮光,拋開后期被加入的集體意識、服從意識,僅僅當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劑,其實也挺好。
2015年,浪花淘金英雄,期待白酒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