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十年,五糧液的股價以41.86元(2月23日)的價格,接近2007年的歷史高價44.43元/股,創出新高。
與此同時,在2017年開年后五糧液再度提價,52度五糧液1618以超過900元的零售價,緊跟在千元陣營里的茅臺之后。此外,包括瀘州老窖、郎酒、洋河、酒鬼酒等酒企的高端白酒,都在2016年通過提價逐漸完善產品的價格體系,從而在一線白酒的頂端品牌中搶位。“都期望抓住茅臺漲價后為高端白酒預留的市場空間。”白酒專家楊承平表示,加上地方性品牌的高端白酒,競爭更為慘烈。
但在西華大學品牌符號研究所所長、營銷學博士劉曉彬看來,“茅臺、五糧液等一線頂端品牌白酒的提價空間還是很大。”劉曉彬認為,高端白酒的品牌管理實際上還是產品線管理,品牌與價格不匹配,與頂級洋酒的價格差距很大,“茅臺甚至可以提到三五千元,這樣就給行業足以預留更多的空間。”
提價與控量并行
2016年,五糧液公司就對核心品牌普五的出廠價進行了兩次恢復性調整,使出廠價達到739元/瓶。今年,五糧液則對52度普五商超價格及批發價格給予了指導性價格:52度普五商場供應價809元/瓶,零售價899元/瓶;從2月16日開始,區域內外加大1618和普五價格維護力度。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五糧液公司近期的營銷政策來看,整體價格體系及渠道盈利的提升將是五糧液公司2017年營銷工作的一個重要目標。“雖然現在漲價對節后的銷售有一定壓力,但隨著五糧液對渠道和價格體系的梳理,我們還是看到了盈利空間。”北京一位經銷商表示。
記者注意到,在股市上一路飄紅的五糧液,主要得益于這兩年通過庫存管控、優化渠道和產品結構,成功扭轉產品低價運行的頹勢。此外,五糧液控量保價的決心也未變。去年年底,五糧液表示,計劃在2017年削減普五25%的發貨量,減出的量分配到低度酒和1618,進一步優化產品的結構。由此,五糧液主流產品的價格直逼千元大關,有經銷商甚至看好一旦2017年市場行情企穩,緊跟茅臺的五糧液甚至有可能在年底加入千元白酒陣營。
從“茅五劍”到“茅五瀘”,陣營的變化凸顯出白酒行業的裂變。瀘州老窖其地位已然受到洋河等酒企的威脅,為此瀘州老窖在2016年則對旗下主流產品進行全線提價,尤其是對個別主打產品動輒停供。
記者注意到,根據經銷商的反映,在9月26日,瀘州老窖銷售公司突發《關于停止國窖1573經典裝訂單接收及發貨的通知》,再次對1573進行停供。到10月份,瀘州老窖則采取價格雙軌制的方式提價,尤其計劃外配額提升到740元,一次性提價八十元。在天貓上,52度500ml裝1573售價為779元,1919酒類直供售價卻低至719元,較春節期間有所回落。
為了改變“茅五瀘”的局面,洋河為主的酒企在2016年是全面狙擊。2016年二季度以來,洋河逐月限制海之藍、天之藍產品供應,大力度消減海之藍、天之藍兩大超級單品的配額,其削減力度在20%~50%不等,控貨力度超前,目前各地海、天產品庫存已經到了歷史最低點,庫存呈現出緊張的狀態。隨后在春節期間洋河小規模提價,攻勢不可小覷。
“有些高端白酒的提價往往是應對性策略,不是戰略性策略,”有白酒專家分析稱,通過提價和控量要明確企業可以達到什么目標,而不是把自己的營銷體系整亂了。“更多的是為了保品牌,而不是長遠的品牌戰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