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業寒冬中,白酒企業把目光紛紛投向了互聯網。日前,酒仙網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與貴州國臺酒業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行了新品發布會,雙方聯合宣布,國臺酒業將選擇酒仙網作為獨家網絡平臺全國首發產品“國臺醬酒”。
事實上,除了國臺酒業,沱牌舍得、酒鬼酒也將于近日推出互聯網定制產品。而在此之前,酒仙網已經和眾多白酒企業進行了一系列類似的探索,開發了包括厚工坊型男系列、汾酒集團封壇原漿、仰韶小陶、三人炫、唐王宴等一系列互聯網研發產品。
1月中旬,還傳出了京東集團創始人兼CEO劉強東親赴宜賓五糧液的消息,引發業界廣泛關注。電商巨頭與白酒大佬的這段“戀情”開始于去年6月份,雙方達成戰略合作,五糧液登陸京東商城,并推出京東定制五糧液酒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酒企紛紛選擇與電商合作,并催生出了酒類爆款“網絡定制酒”,這是互聯網時代酒企電商合作的新興產物。一方面,互聯網產品合理地規避了一直以來酒企和酒類電商困惑的線上線下渠道價格不一致的沖突;另一方面,作為互聯網思維下的產品研發嘗試,通過線上發布、社會化營銷等各種方式的組合運用,快速地突破銷量的巨大成功,也讓酒企看到了一條可行之路。
電商模式能把渠道成本降到最低
記者:白酒企業為何紛紛選擇和電商合作推出“網絡定制酒”?
張春新:國臺酒業這次之所以和酒仙網一起推出網絡定制產品“國臺醬酒”,看中的是酒仙網優質的銷售平臺。其實,這不是國臺酒業在電商領域的首秀,之前,國臺酒業就攜旗下全線產品入駐酒仙網,正式開始了在電商領域的探索。而合作以來的良好業績表現及融洽的溝通,是雙方再次實現合作的基礎。雙方合作以來,國臺酒業的線上銷售實現了非常大的突破,這也為與酒仙網的合作升級提供了動力。
郝鴻峰:我認為,眾多酒企選擇與包括酒仙網在內的電商合作,是因為電商擁有自身的資源優勢、渠道優勢以及多年的電商經驗,可以幫助酒企迅速搶占市場。因為有數百萬會員,還有龐大的交易規模,酒仙網更了解特定消費群體的購物偏好,能夠在產品設計上給廠商更多有價值的建議。另外,酒仙網的電商模式能夠把渠道成本降到最低,使超高性價比成為可能,這兩點使得酒仙網在開發互聯網研發產品上具備獨特的優勢。
記者:您如何看待“網絡定制酒”越來越熱這種現象?
王延才:電商和白酒企業“熱戀”的背后,是白酒行業仍處于調整期,觸底反彈時刻還遠未到來的現狀。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1月-10月,全國釀酒行業在飲料酒中,白酒總產量1003.89萬千升,同比增長4.54%;但10月份單月的白酒產量為111.39萬千升,同比下降2.49%。這意味著,受白酒企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下滑的勢頭影響,全行業的產量正在開始縮減。
郝鴻峰:網絡定制酒之所以這么火熱,主要是因為效益好。目前,互聯網研發產品已經在酒仙網的產品結構中占據重要的一部分,比如,2014年三人炫的異軍突起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有專家認為,三人炫的成功對全行業都有著重要啟發意義,它標志著具有大數據優勢的酒類電商能夠給產業鏈上游酒企更多產品開發上的支持。
網絡定制酒更加貼合普通消費者
記者:“網絡定制酒”是否會成為一種趨勢?
王延才:白酒行業格局正在悄然發生改變,長久以來的公務團購市場已經被大眾消費市場所取代,消費者的體驗被放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對細分人群偏好的洞察以及追求產品的個性化、高性價比已經成為行業趨勢。
肖竹青:之前的一些所謂定制酒,很多都只是淺層次的,比如在包裝上進行一些改變,而現在的網絡定制酒已經越來越個性化,消費者可以定制度數,還可以定制自己喜歡的香型。我認為,網絡定制酒具有物美價廉的優勢,讓消費者既有里子也有面子,將成為今后的一種發展趨勢。我前幾天在酒龍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考察,我很看好他們的三方共贏定制酒運營模式,符合消費者、酒廠、運營商三方的利益。由于省去了中間環節,酒廠采取O2O的形式直接和消費者對接,價格很便宜,消費者得利。
記者:您對于“網絡定制酒”的發展有何建議?
王延才:傳統酒行業調整期還在繼續,未來的走勢各說紛紜,而互聯網研發產品將為這個酒行業的寒冬點亮一盞溫暖的燈。酒企和電商在合作中要善于挖掘共贏點,雙方可以一起贏得更大的市場,促進行業的繁榮。
肖竹青:酒企紛紛加大在電商渠道的布局,線上和線下傳統經銷商利益如何平衡,一直是業內探討的焦點所在。目前,已有部分酒企為搶占線上市場份額,將非主要流通產品用于網上銷售,這樣可以避免造成大面積線上線下產品價格“互相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