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初,應媒體之邀談到2014年中國白酒時,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兼白酒分會秘書長宋書玉曾用三個關鍵詞作總結:自信、創新、共擔。2015新年伊始,對于2015年的中國白酒,他同樣使用了三個關鍵詞——堅守、誠信、突破。
在1月15日于貴陽召開的“2015年中國醬酒產業戰略研討會”上,宋書玉談到,“如果說2013年,中國白酒產業提及最多的詞匯是‘深度調整’、那么在2014年提及最多的詞匯就是‘調整到底了嗎?’、行業什么時候觸底?底在哪里?什么是底?”。
宋書玉認為,我們在應對行業的變化時,要看得清、穩得住、有策略。“只要看清楚行業的變化,也就觸底了,沒有看清楚就是還沒有觸底,可能是深不見底。擦亮眼睛,認清形勢,認清自我,策略得當,那就調整到位了”。
隨著整個白酒行業在調整和探索中走過2014年,我們可喜地看到有些企業通過產品結構調整、營銷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逆勢增長的企業雖然鳳毛麟角,但是也為產業發展帶來了春風。
而面向2015年,宋書玉認為,我們應該踐行這三個新關鍵詞。“堅守是產業發展的根本保障,誠信是讓消費者堅貞不渝喜歡我們的根基,突破是以創新為驅動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的動力”。
“再造”無法回避
宋書玉在去年曾判斷說,白酒產業已經進入了深度調整期,無論你接受還是不接受,白酒產業調整已成事實。無論主動還是被動,消費市場產品和產業結構的變化都是必然的。
他列舉了白酒行業在2014年發生的七大變化:高端酒消費信心變化、產能增加迫使增速放緩、酒類流通企業庫存壓力、其他飲料酒的沖擊、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白酒價格帶壓縮、市場秩序混亂、競爭不公平等。
隨著嚴控“三公消費”政策實施以來,公務消費收緊帶來了高端酒消費下滑,“不敢”消費使得高端白酒銷量萎縮,二者的疊加效應更是造成高端白酒市場需求打折。因此,高端白酒要維持量價,必須先尋找新的消費需求者和已有消費者強勁的持續消費動力,這是高端白酒的突破點。
同時,中價位白酒市場由于許多名酒企業產品結構調整,客觀上加大了中價位產品的投入,大大加劇了中價位白酒市場的競爭。因此,酒企必須思考在中價位立足靠什么。此外,低價白酒市場競爭無疑也加入了許多有力競爭者,刺刀相見不可避免。2015年,中、低端白酒市場競爭必將十分激烈。
宋書玉認為,從產業發展角度講,應準備好培育新的消費需求。酒巷深深深幾許,不能否認移動互聯大有破巷之勢。白酒行業觸網之痛不可避免,而從去年發生的一些事情來看,我們的許多企業還沒做好準備。
“白酒的品種、價格、渠道、服務體系再造無法回避,多渠道提供多服務格局正在形成,讓消費感到更舒心、更貼心的時代已經來臨,營銷創新、概念創新一定會被服務創新取代。”宋書玉稱。
宋書玉也提及了的白酒行業“新常態”。產業增速放緩,消費需求理性,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價格帶壓縮,個性消費增長,傳統渠道,移動互聯,個性定制多渠道并存,品質提升,服務升級。稅負重、利潤低,這將是白酒行業的“新常態”。
三重堅守保障產業 我們應該堅守什么?
白酒的物質屬性告訴我們,國人對這個中華民族的風味食品有著強烈的嗜好性。因此,宋書玉首先提出要堅守白酒的品質。同時,我們在學習世界上先進文化的同時不能忽略自己的文化,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白酒文化我們必須堅守;最后,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不能沒有白酒,我們堅守誠信誠意為消費者服務好的宗旨。
在堅守品質方面,宋書玉認為,我們行業品質的堅守者,或者是在堅守基礎上品質的提升者,最終都是成功的品牌和企業。從專業視角看中國白酒,真正高品質具有鮮明個性的白酒少得很,1%的理論多年來沒有改變。
典型的個性特征,多年一致的品質保障,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一定是贏得更多消費者喜歡的白酒品質。宋書玉堅持認為,堅守品質,不斷提升品質是成長為白酒名酒企業,樹立百年品牌的當然選擇。學習別人,失去自我,沒有堅守,也許就沒有未來。讓消費者喝出不變的品質,是消費者喜歡的根本所在。在消費者理性來臨的時代,堅守品質尤為重要。
當前白酒價格帶發生變化,客觀上迫使我們的一些產品價格發生變化,但決不能以降品質換取降價格。以高品質、低價格贏得消費者才是明智之舉,依靠概念創新,包裝華麗,忽悠消費者一定不長遠。
在文化堅守方面,白酒是精神、文化和物質的嗜好性產品,是交際、禮儀消費中最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產品,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華民族一樣,中國酒與中華文化息息相關、水乳交融。
中國白酒世界上工藝最復雜的蒸餾白酒,是對人的感官沖擊最豐富蒸餾酒,舉凡綱常禮儀、詩詞歌賦、懷鄉情懷等,都與中國酒形成了有趣的酒禮和酒俗,也有提倡文明飲酒的高雅飲酒風尚。飲酒之時,品味藝術,陶冶情操,形成了獨具魅力的中國式文化。而我們應該在此想一想,我們在這方面做得怎么樣?
在堅守服務方面,宋書玉表示,誠信服務消費者是永恒的主題,沒有消費者青睞,白酒何以生存?堅守服務消費者至上的宗旨,是現今所有企業最重要的選擇,“誰服務的好,誰的忠實消費群體就大,誰就主宰了未來”。
“當前形勢下,堅守品質和服務,也需要更大的勇氣。服務是要有成本的,也許現今要有敢于盈虧的精神,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在白酒產業深度調整之際,要有盈虧的精神,也許是觸底反彈的最強勁的動力”。
在產業誠信下突破
樹立良好的白酒產業形象,是白酒從業人員共同的責任和義務。2013年,中國酒業協會提出了品質誠實,服務誠心,產業誠信的“中國白酒3c計劃”,這一場聲勢浩大的行業計劃,涉及科研、服務和產業政策。
所謂品質誠實,是為了進一步提升中國傳統白酒的品質安全,為中國白酒國際化奠定基礎。服務誠心,意在為消費者提供誠心的服務,加強白酒科普和文化的宣傳,要用消費者聽得懂語言描述白酒。而白酒的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則是要規范、提升行業誠信水平,同時提升產業準入門檻,提升產業整體水平和形象。
除了樹立產業誠信形象,宋書玉認為,在整個白酒應該覺醒的時刻,白酒行業要依賴創新的驅動力。首先創新消費文化。白酒從物質上講,個性化的風味特征是爭取消費者的法寶之一。從情感消費上,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是其法寶。我們應該以國際視野看待飲酒健康,看待飲酒的快樂,看待酒的消費文化。
白酒為什么成了消費者熟悉的陌生人?在宋書玉看來,中國白酒洋洋萬言難道其玄妙,而我們高度濃縮的兩個字“干杯”來表達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豐富多彩的消費文化,所以成了這樣,這是我們整個產業應該深刻反思的。
“有很多的消費者因為怕喝多酒、喝醉酒而選擇了其他的酒,是不是我們的勸酒文化該改一改了。健康飲酒的風尚是必須由我們業內率先垂范的。我們要建立健康白酒,飲用健康酒,飲酒健康的白酒新消費文化。健康、快樂的飲酒之風是中國酒文化的主要組成,高雅藝術的飲酒也自古由來。長幼有序、舉杯有禮是中國酒文化之魂”。宋書玉說,我們要研究中國白酒引用時消費者的參與感、儀式感。以客觀、理性、負責的態度面對公眾,踐行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
“我們有責任告訴消費者什么是中國白酒,什么是好白酒?怎么樣喝白酒?什么意識喝什么酒,怎么喝。引導消費者品味酒之神韻,品味酒之酣暢,同時又滿足健康需求。中國白酒消費新文化、新趨勢的建立,對推動中國白酒產業發展期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宋書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