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周二官方公布的數字,2015年中國大陸GDP增長放緩至6.9%,是25年來的低點。那么,中國經濟增速的整體減緩,會否嚴重影響葡萄酒消費市場呢?
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Vinexpo與調研機構IWSR本周在北京發布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共計消費1.5億箱(越13億升)葡萄酒,其中有1.3億箱為紅葡萄酒。這個數字相比2014年有所下降。
據分析,中國葡萄酒消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中國整體經濟的減速發展
去年8月份股票市場的激烈動蕩
政府財政緊縮政策帶來的后續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中國市場上消費的葡萄酒有高達80%的比例為國產葡萄酒,而到了2015年,這個比例則有所降低,顯示出進口葡萄酒的發展仍然呈上升態勢。
進口葡萄酒發展樂觀?
根據2015年11月葡萄酒智情(Wine Intelligence)發布的數據,去年前三季度中國的葡萄酒進口額相比2014年同比增長32%,其中瓶裝葡萄酒同比增長35%、散裝葡萄酒則同比增長51%,分別達到13.75億、6.8億美元。
進口葡萄酒在2012年至2014年下半年期間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明顯放緩,但去年已經有回暖跡象。幾個主要的進口國,如法國、澳大利亞和智利等,它們在2015年表現都非常突出,進口量均增長30%以上。(詳情請點擊閱讀:2015中國市場十大葡萄酒進口國排行)
上圖:2013-2015年1-10月份進口葡萄酒數量比較(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幾個主要的進口國在中國市場的葡萄酒平均價格卻有所下降,其中西班牙和意大利兩國的葡萄酒價格更是分別大幅下降28%和15%,就連法國葡萄酒的均價也下降了2%。
業內人士則表示,目前他們所銷售的葡萄酒里中低端價位的葡萄酒增長顯著,行業也漸漸關注大眾消費者,而不是一味地追捧名莊名酒。
中國葡萄酒權威專欄作家李德美提出,葡萄酒的消費動態離不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在整個國家經濟尚未出現明顯的增長時,葡萄酒消費也無法獨立增長。”
因此,不要對中國進口葡萄酒增長的數據過分樂觀。
市場研究咨詢公司Mintel的看法則相對樂觀,他們預估中國的葡萄酒市場在2020年之前能夠增長5%以上。而在這新一輪的增長里面,電商和二三線城市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